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仿古青銅的那些器物,大美!

紫砂仿古青銅的那些器物,大美!

青銅器(圖片源自網路)

青銅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以器型雄奇、紋飾精美、鑄造工藝精湛著稱於世,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紫砂藝人基於青銅器的啟示,從中概括、刪除、轉換、發揮和變化,設計出各式各樣新的款式,不但提高了紫砂壺的藝術品位,而且形成了紫砂壺藝與青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千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緊密關係。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徐秀棠在《宜興紫砂工藝陶》一文中,把紫砂傳統造型的來源歸納為六類:即仿青銅器、仿古代陶器、仿古代器物、仿瓜果花木等自然形象、實用器物借形改裝以及各種幾何圖案等。

而在這六類中,列於首位的即是「仿三代、周、春秋戰國秦青銅器造型、彝鼎、尊、爵造型」,即借鑒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物文化,從中汲取創作題材和表現手法,是紫砂壺創作創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國大師徐秀棠《缶式壺》以青銅器之鼎為原型創新設計而成

細數以紫砂仿青銅者,非陳仲美與陳鳴遠莫屬。

陳仲美,生於明代萬曆年間,婺源人,制壺名手。據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載,陳氏初造瓷於景德鎮,以業此多者,不足成名,棄之而來,於宜興制陶。陳仲美的紫砂作品別具一格,吳騫《陽羨名陶錄》曰其「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爐、辟邪、鎮紙,重鏤迭刻,細極鬼工。壺像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莊嚴慈憫,神采欲生。」其作被奉為「神品」。

明晚期 陳仲美製仿古紫砂犧尊

陳仲美款仿古紫砂犧尊

2014年保利秋拍成交價:RMB 529萬

(圖片源自網路)

尊乃酒器,亦為禮器,流行於商周時期,春秋後期偶有所見。商周至戰國時期,出現了紋飾華麗的鳥獸形尊,又稱彝,大致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豕尊、駒尊、梟尊、鴨尊、魚尊等。《周禮·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雞彝鳥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

這件陳仲美所制紫砂犧尊造型上仿造戰國時期的青銅犧尊,氣息端正高古。犧是古代用於祭祀的牛;尊則是酒器。顧名思義犧尊即是「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的酒器。《周禮》將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定為六尊,其中犧尊也稱獻尊,古時「犧」、「獻」同音,都讀作「婆娑」的「娑」。在六尊之中,最為華美的就是犧尊。

這件紫砂犧尊並非簡單的對牛的簡單模仿,而是經過了藝術家的處理。頭型比牛略長,耳朵也高高聳起,整個身體筋骨結實、肌肉豐腴。整體造型有牛之壯而更顯聰慧、靈動。

在犧尊的脊背中間部位,有一個類似酒壺壺蓋的一個圓形蓋,巧妙地形成了一個半環形蓋鈕,犧尊背上蓋鈕之下,就是把酒倒進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里。而酒的出口,也就是現代酒壺的「流」,則在犧尊的嘴裡,古人用犧尊倒酒之時,酒從犧尊嘴裡流出,別有一番情趣。製作之精細,構思之巧妙,令人讚歎。

明陳仲美款瑞獸尊

陳仲美款瑞獸尊

2015年東正秋拍成交價:RMB 368萬

(圖片源自網路)

此件瑞獸尊採用紫泥調砂,模仿銅器中犧尊造型。瑞獸昂首直視,雙眼炯炯,圓耳大鼻,口部大張,頭頂獨角逶迤後伸,神態憨拙可愛。四肢直立撐起肥碩的身軀,兩翼尾巴緊貼兩側,淺浮雕而成,羽翅捲曲流暢,極富動感。寶尊喇叭口,細長頸,直腹,腹下沒於瑞獸身軀之中。

宋元明清時期的動物形尊頗為流行,在吸收商周青銅器造型基礎上,加以改變創新,題材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現實生活存在的動物,另一類則是根據民間傳說和神話而設計的。其用途除了盛酒之外,還在祭祀中承擔著重要任務,《元史?志第二十三》記載:「二曰尊罄。上帝大尊、著尊、犧尊、山罄各一,在壇上東南隅,皆北向,西上;設而不酌者,象尊、壺尊各二,山迭四,在壇下午陛之東,皆北向,西上。皇地祇亦如之,在上帝酒尊之東,皆北向,西上。配帝著尊、犧尊、象尊各二,在地祇酒尊之東,皆北向,西上。」「四曰酒齊。以太尊實泛齊,著尊實醴齊,犧尊實盎齊,山罃實三酒,皆有上尊。設而不酌者,以象尊實醴齊,壺尊實沈齊,山迭二實三酒,皆有上尊,以祀昊天上帝。」明代文獻中也記載祭祀時使用犧尊、象尊等。湖南省博物館藏有「崇禎癸酉歲」款銅犧尊,從時間上證實明末卻有類似器物使用。此件器底刻有「天啟辛酉仲美製」,皆晚明器,與銅犧尊可互為參考。

陳仲美款異獸尊

陳仲美款異獸尊

2015年東正秋拍成交價:RMB 86.25萬

(圖片源自網路)

利用紫砂泥料優良可塑的特徵,取材三代青銅器的造型與紋樣,作四足異獸造型,似龍似羊,聰慧靈動,筋骨結實,肌肉豐腴,端正高古。以獸頭為蓋,構思精巧,可謂得心應手、隨心所欲地發揮著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堪為砂藝之觀止。此尊泥色古雅,摻砂斑斕,質地似凍梨皮。腹底鈐陽文篆刻方印【陳中美製】。

陳仲美款天雞壺

陳仲美款紫泥天雞壺

2011年匡時秋拍成交價:RMB 52.9萬

(圖片源自網路)

天雞壺又稱雞首壺,晉時稱「罌」,因肩飾雞首而得名。多作酒具,亦當盛水器用。越窯、甌窯均有燒造。因其造型典雅奇特,具實用性、欣賞性,而深受藏家喜愛。此壺壓蓋鼓肩,圓腹三足。壺的肩部貼寬弦紋一周。腹部下側施弦紋裝飾,龍形壺把得青銅肅穆古拙的意趣,承古開今。底款金文印款「陳仲美製」。

陳鳴遠,名遠,號鶴峰,亦號壺隱,詳見《宜興縣誌》。其生卒年不詳,縣誌錄其為清康熙時期名匠。他善以自然萬象塑成象生茶壺、筆架或器物,造型惟妙惟肖,勇於開拓創新。他為紫砂工藝開拓新路,被譽為「清代第一家」,其作品曾被宮廷選作貢品。

清 陳鳴遠款紫泥仿古壺 (一對)

陳鳴遠紫泥仿古壺一對

2011年嘉德春拍成交價:RMB 172.5萬

(圖片源自網路)

仿青銅方壺一對,通體扁方,口微侈,長頸稍內束,鼓腹下垂,方足。雙獸耳對稱,前後兩面正中貼鋪首,器周身飾拐子龍紋、淺浮雕夔龍紋、並飾雷紋地,腹部貼有蕉葉紋一周,內飾以鳳形紋。整體紋飾規整,做工一絲不苟。此對壺敦實莊重,工藝精湛,堪稱紫砂陳設佳器,足可寶玩。底款:「荊溪陳鳴遠制」。

清早期 陳鳴遠制紫泥梨皮仿古爵杯

陳鳴遠紫泥梨皮仿古爵杯

2014年保利秋拍成交價:RMB 69萬

(圖片源自網路)

這件紫泥梨皮仿古爵杯,雙柱較矮,柄飾獸首;深腹微鼓,飾以饕餮紋;刀形足,三足向外略微伸展,典型的商代晚期爵杯風格,泥質細膩挺拔,尤其足部乾淨利落,表現出青銅器之質感,精細端莊。

清 陳鳴遠制紫砂鳧尊

陳鳴遠紫砂鳧尊

2010年嘉德秋拍成交價:RMB 69.44萬

(圖片源自網路)

器形仿自古代青銅器,整體為尊形,尊腹及足演化為鴨形,也可看做鴨背負一尊,故稱「鳧尊」,是與鳳尊相類的作品。尊口外撇,微束頸。鴨首略揚,嘴張開,鴨頸曲折,頸上有弦紋。尾上翹,足有蹼,鴨身陰線刻出羽毛。

清早期 陳鳴遠制仿古紫砂簋

陳鳴遠仿古紫砂簋

2014年保利秋拍成交價:RMB 105.8萬

(圖片源自網路)

陶藝文化與青銅器紋飾融合的歷史由來已久,五代越窯的仿漢代青銅鳥形把杯,宋代汝窯的「三足奩」、定窯的白釉三足樽等都融合了「青銅文化」的藝術特徵。明代陳鳴遠是最早將古代青銅器紋飾移植於紫砂陶藝的紫砂宗師,拓寬了紫砂藝術的表現方式,既有銅器的內外之美,又不失紫砂陶藝賞玩、實用的價值,把紫砂藝術帶到了另一種境界。陳鳴遠制壺技藝精湛全面,器型上不斷創新。他仿製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古趣盎然。

這件陳鳴遠所制紫砂簋在目前所見的陳鳴遠作品中極為少見,質感逼真,厚實敦穆。製作工藝細緻精美,為紫砂博古陳設佳器。器底行書吟有「鳴遠」二字款。 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食時使用,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這件紫砂簋圓角,斂口,仿青銅器獸耳,簡潔明了,只取上古時代簋造型中渾厚神秘之感,顯得莊重大氣。簋身並未雕飾複雜的紋樣,只在執耳處略施雕琢,莊重而又典雅大方;腹底飾以平行的瓦棱紋,每一層瓦楞皆微微上揚,層層遞增,工藝精密細緻。泥質紫褐色,堅挺潤澤,表現出濃厚的古意,是一件珍貴的陳鳴遠所制仿古紫砂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壺人 的精彩文章:

蔣蓉大師親自指點完成——蔣藝華《柏樹樁》
周桂珍·回紋雙圈——「工極而韻,紫玉蘊光」

TAG:淘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