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TA系列:既要勇敢拒絕,也要敢於索取

TA系列:既要勇敢拒絕,也要敢於索取

允許自己「拒絕不想要的安撫」

要勇於向自己不想要的安撫說「不」,比如那些聽起來會讓我們不舒服的諷刺挖苦,還有阿諛奉承。(仿冒的安撫、做作的安撫)

另外,我們不想要的負面安撫,比如不負責任的批評甚至辱罵等,我們也要能夠即時做出反應,勇於智慧地捍衛自己。

還有就是對有附加條件的安撫,如一個稱讚後面跟著的一個無理要求,我們也要能夠坦然地說「不!」

允許自己「去要安撫」

安撫可以分為身體的和精神的兩部分。由於各人的處境不一樣,因此人們對安撫的需要也不一樣。

在嚴格清教徒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身體安撫的需要會更強烈一些;

而在一個非常注重成就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精神的安撫需要就會更多一些。

人們往往對自己所具有的安撫需要懷有一種羞愧感,(請注意,這是西方人的研究發現,但也非常符合我們很多中國人的特點!)因此往往對自己的安撫需要採取秘而不宣的態度,而這種自我壓抑的結果往往是產生更為強烈的安撫饑渴

因此,即使非常想要自己親友的某個安撫,也會忍住不說,而總是希望別人能夠猜出來。

但事實是,要求來的安撫和別人主動給予的安撫是同樣有價值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你提出安撫的要求,就會增加得到它的機會。

為了避免因為在安撫問題上的自我壓抑而造成的問題,我們可以採取的健康方式應該是:了解自己的安撫需要,在想要安撫的時候允許自己向他人提出合理的安撫要求,比如在自己感覺痛苦的時候,主動請求朋友的安慰和開導。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我們不僅要允許自己向別人提出安撫的要求,也要允許別人拒絕我們的要求。此外也要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滿足自己被安撫的要求。

換言之,人總有一些時刻是無法被安撫的,這樣的時刻,我們就只能夠學習去接受甚至忍受現實,學習把所受的痛苦化作增長個人智慧的資源。

在向別人提出安撫要求時,還有兩個需要避免的誤區。

一是認為別人都能夠猜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安撫。其實這是不現實的。不要說別人,我們自己常常都搞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安撫,我們自己對安撫的要求始終處於變化中,又怎麼可能指望別人猜出我們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安撫呢?

另一個誤區是認為別人都應該是安撫專家。我們常常認為別人都應該是安撫專家,都應該在我們想要安撫的時候就給我們安撫,並且總是能夠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安撫。這也是不恰當的,就像我們自己從來都沒有成為一個全能的安撫專家一樣,別人也不可能是安撫專家。

其實別人能否給予我們所需要的安撫,一是由對方的共情能力所決定,二是由我們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接受方式所決定。

總之,我們在允許自己向別人提出安撫要求的同時,也要能夠體諒對方。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TA系列:爭來的不香?
精彩故事:真正的男子氣概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