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這個數字貨幣,央行都已經996了,你還不快來學習下?

為了這個數字貨幣,央行都已經996了,你還不快來學習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公開場合透露了央行數字貨幣的最新進展。他表示,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從去年開始,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相關人員就已經是996了,做相關係統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現在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

所謂DC/EP,即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和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的簡稱。要想看清逐漸揭開面紗的官方數字貨幣,你需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

1,替代紙幣和硬幣

在穆長春的講話中,再次明確了央行數字貨幣是M0的替代,並不涉及M1和M2。

這是什麼意思?

從學術角度而言,M0=流通中的現金;M1(狹義貨幣)=M0+企業等單位活期存款;M2(廣義貨幣)=M1+單位定期存款 居民儲蓄存款 其他存款。

通俗來講,M0其實就是我們手中的現金。這也就意味著,央行數字貨幣注重的是代替我們手中的紙幣和硬幣。因為它們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

有人要問了,支付寶之類的不是已經替代這些紙幣和硬幣了嗎?

穆長春對此的回答是,現有電子支付工具,比如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基於現有銀行帳戶緊耦合的模式,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滿足。所以電子支付工具無法完全替代M0。特別是在賬戶服務和通信網路覆蓋不佳的地區,民眾對於現鈔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DC/EP的設計,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徵,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現鈔比較好的工具。

這裡有兩個信息點,匿名和網路。首先,官方的數字貨幣肯定會支持匿名支付,但如果你以為能夠靠匿名幹些壞事,那無疑想得有些多了,這一點在後面會有說明。此外,上述信息似乎也指向一種可能,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在通信網路不佳或者沒有網路的狀況下,也可以完成支付。

為什麼不涉及M1和M2呢?這是因為M1、M2現在基於現有的商業銀行賬戶體系,已經實現了電子化、數字化。另外,支持M1和M2流轉的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商業銀行行內系統以及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各類網路支付手段等日益高效,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用央行數字貨幣再去做一次M1、M2的替代,無助於提高支付效率,且會對現有的系統和資源造成巨大浪費。

2,不一定用區塊鏈

一直以來,提到數字貨幣,必然掛鉤區塊鏈技術。但是這一次,央行卻說「不一定」。

穆長春表示,在原來設計的時候,曾經有過用區塊鏈的設想。後來發現有一個問題,因為法定數字貨幣是M0替代,如果要達到零售級別,高並發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去年雙十一的時候,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92771筆/秒,比較一下,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坊是每秒10筆到20筆,Libra根據它剛發的白皮書,每秒1000筆。可以設想,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發行數字貨幣,採用純區塊鏈架構無法實現零售所要求的高並發性能。

也就是說,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雖然有其優點,但是根本無法滿足中國零售級別的應用需要。比如Libra的標準,只能滿足國際匯兌。如果像比特幣一樣做一筆交易需要等40分鐘,那整個超市門口都要排大隊了。

所以,央行決定,不預設技術路線,保持技術中立。數字貨幣的技術並不一定是區塊鏈,任何技術路線都可以,央行稱它為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穆長春透露,目前技術還屬於一個賽馬狀態,幾家指定運營機構採取不同的技術路線做DC/EP的研發,誰的路線好,誰最終會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場接受,誰就最終會跑贏比賽。所以這是市場競爭選優的過程。當然,技術路線要符合央行的門檻,比如因為是針對零售,至少要滿足高並發需求,至少達到30萬筆/秒。

雖然不一定採用區塊鏈技術,但央行也明確,法定數字貨幣既具有數字貨幣的特徵也就是價值體系特徵,又具有賬戶松耦合特徵,還具有無限法償的特性。從央行角度來講,無論是區塊鏈還是集中賬戶體系,是電子支付還是所謂的移動貨幣,採取任何一種技術路線,央行都可以適應。而對老百姓而言,基本的支付功能在電子支付和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相對模糊的。

3,堅持中心化

眾所周知,諸如比特幣這種加密數字貨幣的一大特性,就是去中心化。但央行的數字貨幣,卻明確了「中心化」。

這是為什麼?

首先,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中央銀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這種債權債務關係並沒有隨著貨幣形態變化而改變。因此,仍然要保證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中心地位。

同時,為了保證並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需要繼續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單層運營體系,是人民銀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雙層運營體系是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這裡第二層指定運營機構來進行貨幣的兌換,要進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運營機構貨幣超發。

最後,因為在整個兌換過程中,沒有改變二元賬戶體系,所以應該保持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方式,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

簡單來說,就是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之類不同,雖然形態變了,但它本質還是一種由央行信用擔保的負債,那當然也要像實體化的人民幣一樣,由央行來進行貨幣調控、政策傳導以及避免超發等。如果放任去中心化,那肯定會出大亂子。

穆長春還特彆強調,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與電子支付工具是不同的。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電子支付工具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採取的是賬戶緊耦合的方式。而對於央行數字貨幣,我們是賬戶松耦合,即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這樣,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又可以實現可控匿名,央行要在保證交易雙方是匿名的同時保證三反(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這兩個之間要取得一個平衡。這也就是之前提到,利用匿名支付幹壞事不大可能。

如此看來,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將脫離傳統銀行賬戶的限制,打造一個全新的網路,但是否又需要一個新的數字貨幣錢包呢?目前還猶未可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給白領午餐加一份「音樂甜點」,2019年首場市民藝術大課堂走進陸家嘴金融城
2019服博會將首次邀請台灣地區設計師赴大連走秀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