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顆衛星爆炸,俄羅斯背負100億外債,俄航天真的涼了嗎?

19顆衛星爆炸,俄羅斯背負100億外債,俄航天真的涼了嗎?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困難時期,走了很大一段彎路。航天產品近乎廢棄,科技丟了不少,連頂尖人才都被美國挖去了不少。現在的俄羅斯,憑藉著以前的老本,依然是航天大國,算是航天第二。不過近些年政府偏向航空,不太重視航天,進展慢了下來。航天工程可能是人類史上複雜度最高的工程,以發射衛星為例,需要確保在某個時間將多少公斤的衛星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放到多少高度多少度傾角的軌道上,這可不是下雨天騎自行車去菜市場買雞蛋然後將雞蛋打進油鍋里煎荷包蛋那麼容易。發射過程中環境之惡劣,難以想像,設計、研製流程之複雜,如果沒有很好地規劃、決策,很難確保任務的成功。

2017年11月,俄羅斯向太空發射了聯盟2號運載火箭,這枚聯盟號火箭裡面搭載著多達19顆衛星,來自俄羅斯、挪威、瑞典、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的科研機構及商業公司。誰知道在快要到達太空的時候,火箭發生了爆炸,這19顆衛星也全部被毀。俄羅斯也因此背負了100多億的外債,這使得原本經濟就緊張的俄羅斯更加雪上加霜。然而,俄羅斯的航天工業真的如此不堪嗎?俄羅斯有著冷戰技術的儲備,雖然有著吃老本的嫌疑,但終究是把蘇聯的技術給傳承下來了。憑藉著擁有洲際彈道導彈血統的質子號火箭,俄羅斯和同樣起源於洲際彈道導彈的「長征」系列差不多就已經瓜分了商業發射的半壁江山。

衛星發射失敗的案例在美國身上也同樣發生過,2009年以及2011年,NASA兩次進行了「金牛座」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然而兩次發射兩次失敗,更導致攜載的兩顆觀測衛星接連化為碎片,總價值高達7億美元。直到後來,NASA對涉事鋁材進行相關測試拿出證據,該公司才被徹底定罪。而因此受害的企業達到了數百家,據悉,該公司正面臨來自多家購買商的起訴。

近年來我國衛星技術也實現了飛躍發展,中國不僅有藉助機械臂對空間衛星進行抓捕的技術,還有採用空間繩系機器人技術進行抓捕的技術。這將對美國形成空間技術優勢,為提升中國航天技術的優越性,在未來的高新空間技術中佔有一席之地,做出巨大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俄最強防空導彈投入生產,強勢回應北約軍演,喊話美國一決高低
開直升機搶敘利亞50噸黃金,美撤軍敘利亞是借口,不會放棄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