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蒸饅頭如何鬆軟且有彈性?學會這4種竅門,自己在家做更健康

蒸饅頭如何鬆軟且有彈性?學會這4種竅門,自己在家做更健康

饅頭是許多家庭日常必吃的一種主食,在很多比方地區一日三餐可能都離不開饅頭,因此饅頭在人們的飲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而且饅頭不僅僅可以單獨嚼一口吃,有好菜的時候還能將蒸饃掰成兩半夾著菜來吃,一口口滋味喜人。

對於很多上班族而言,難有充裕的時間自己親自來蒸了,因此大家都是外出花上一兩塊錢購買蒸饃回家吃。可是對於上了些年齡的人,卻依舊喜歡自己親自蒸饅頭,這不僅僅是一種情懷,其實更是為了安心食用,畢竟自己做肯定不會放入添加劑,吃起來會健康一些。?

不過想要親自蒸饅頭的朋友,想要吃的健康是目的,可是能做出口感鬆軟富有彈性的饅頭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蒸出的饅頭好吃,還是需要了解一些妙招,下面就來介紹4種蒸饅頭的方法,簡單易行,蒸出的饅頭好吃又健康哦。

第一:大家要了解一些蒸饅頭的常識,對於蒸饅頭而言發麵是個不可繞過的程序,有句生活竅門大家要記住「夏季冷水和面,冬季溫水和面」,只有和好麵糰,才能方便快捷的發好麵糰。而且和面的時候必須將麵糰多揉幾遍,這個過程可不能偷懶,畢竟要讓麵糰中的各個部分都充分與水分接觸到,這樣發麵的時候才能均勻,成麵糰的時候彈性十足。

第二:很多人對於判斷麵糰的發酵程度不知道如何判斷,如果拿出沒有發酵好的麵糰直接加工成使用,蒸出蒸饃不僅可能會因為發酵不夠充分而味道很難吃,而且質感就不夠鬆軟。

其實判斷麵糰發酵的程度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識別。就是用一隻手指按壓麵糰表面,形成一個凹陷,隨後收回手指,觀察指尖按壓後的麵糰變化,如果凹陷很快就恢復原樣,則表面團發酵程度欠佳,需要繼續放置在一旁繼續發酵。如果凹陷保持原樣,則說明麵糰發酵程度剛剛好,如果凹陷的程度反而增大了,說明發酵有些過頭了。

如果這樣的方法還不能確認麵糰的發酵程度,那麼就用更直接的方法來判斷,直接將麵糰破開,觀察麵糰內部的情況,一般成蜂窩狀,伴隨有眾多小孔的麵糰就是發明發酵有些過了。

第三:蒸饅頭前,其實很多人都會忽視醒面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揉成形後,將麵糰放在一旁放置一小會,一二十分鐘即可,這樣能夠讓蒸出的饅頭鬆軟,吃起來口感細膩順滑。

第四:上籠蒸饅頭用的水也有技巧,蒸饅頭要用涼水而不能使用熱水,否則蒸出饅頭容易夾生,因為涼水加熱,饅頭受熱比較均勻,這點大家需要多多注意。

只要知道了上面說到的這四點蒸饅頭的竅門,相信以後有空自己蒸饅頭的時候,一定能夠蒸出一籠鬆軟可口的白饅頭,吃著好吃的饅頭,一頓家常飯一定會吃得健康又舒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飾君 的精彩文章:

花開時間各不相同!家中養這六種花,一年四季都能聞鮮花香
其實花都是被你澆死的,這幾種植物該這麼澆,讓你家盆栽油光滿面

TAG:家飾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