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女兒啟蒙一年半聽力辭彙達到4000+,我們的「私藏秘笈」是「循序漸進看動畫」!

女兒啟蒙一年半聽力辭彙達到4000+,我們的「私藏秘笈」是「循序漸進看動畫」!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特別有心、特別巧的英語啟蒙經驗。

花友@專心的米妮媽,自己英語底子並不好,但為了孩子啟蒙,對二語習得理論做了不少功課。她為了保證孩子得到「可理解輸入」,細心地把幾十部經典英文動畫片分為四個難度階段,並且,每個階段中各部動畫片還排了先後順序

這樣,她的孩子米妮通過循序漸進地看這些動畫片,加上其他聽說讀寫的配合,一年半就積累了4000 聽力辭彙,之後一年又開啟了自主閱讀,成功走上了原版娃之路。

在文中,除了「動畫分級」的方法,她還分享了她關於二語習得的理念,和啟蒙過程中她認為要注意的問題。她的經驗,可操作性很強,特別值得借鑒。感謝@專心的米妮媽!

本文由花友 @專心的米妮媽 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我家孩子米妮開始啟蒙還算是比較早的,2歲半不到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磨耳朵的理念。

那時還是2016年,關於磨耳朵,啟蒙圈子裡眾說紛紜,甚至主張盲聽的都不在少數。所幸當時自己思想還有點新潮,認為需要循序漸進的可理解輸入,不僅如此,舊知識需要有效複習,新知識要合理加入。

也是從那時起,只有高中畢業,英語水平渣到不行的米妮媽為小米妮做了一項不小的工程——動畫難度分級。

轉眼間,米妮已經五歲了,距離瘋狂看動畫的時期已然過去了一年。保守估計,一年前她的聽力辭彙量達到了4000 。如今她沉迷書海無法自拔,暢遊在初章故事和中章科普人文歷史的世界,最近測的辭彙量超過7000。

下面來分享下我的動畫難度分級的理念,和實踐經驗。

給孩子的「動畫分級樹「

英語啟蒙中的「根」和「主幹」

在分級閱讀當中,牛津樹(Oxford Reading Tree)非常有名,除了幽默詼諧的故事內容,它的體系框架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它的整體體系就像它的命名,像一棵大樹,擁有基礎辭彙構成的根,生活辭彙構成的主幹和樹冠上枝繁葉茂延伸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根和樹榦的支撐,確保了孩子學習其他各個方面的可能性,因此,資源的整體性尤為重要。

牛津樹內頁

那麼,什麼才是語言學習的「根」和「樹榦」?在一門外語中,可以通過畫面和情景直觀理解的是少數,大部分都複雜難懂。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已知知識的基礎,再加上對畫面的理解和整體猜測來習得。

因此,通過畫面習得的基礎知識,就是學習外語的「根」至於「主幹」,它應當是龐大的,是能夠幫助理解各方各面的知識點的有效工具,它就是生活類辭彙。

通過生活類辭彙的累積,我們可以做到將孩子丟到國外的真實環境中而能很好適應。而對它們,我們可以劃分為交通、職業、動物、地理、植物、烹飪、探險等等專業化方向並進行深入累積。

重視資源難度:借用i 1理論

將資源進行大樹化分類後,我們仍要關注資源的難度,因為當辭彙量大大超綱的時候,孩子理解起來就會很困難。

生詞比例越大,孩子就需要花越多的時間去理解,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度也會隨之降低。因此,難度分級極其重要。

這時就需要引入二語習得中的i 1理論:在這一理論中,i是基數, 1則是難度配比,每次學習一點,i 1都會成為新的i值,i就在不斷地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舊知識被反覆提及並複習,i的基礎越來越大,孩子就能擁有牢固的知識金字塔。

如果我們打亂了i 1循序漸進的法則,給孩子提供大量的同等難度輸入,那麼孩子優先掌握的,則將是最高頻率的生活辭彙,而那些邊緣輸入,會將背人遺忘——若是這樣做,我們往往會花費很大的勁,最終獲得的卻仍是別人累積的初始辭彙。

仿照牛津樹,

我給孩子做出了動畫資源的「分級樹」

大部分花友在給孩子啟蒙的過程中,都有看動畫片的經歷,但給孩子們做動畫的難度分級,卻是寥寥無幾。

這也造成了一個現象:有的孩子看了半年小豬佩奇,卻依舊不是很懂;有些孩子看了一部痛苦難以理解,好不容易堅持下來了,換一部再看,又陷入了痛苦難以理解的循環中。

按照上文的「根」和「主幹」的「大樹化」分類,我們可以將視頻資源進行簡單的歸類。

A類節目

對於那些兒歌動畫,以及一些場景對應性強的、簡單的兒童節目,我們可以劃歸為A類。

A類節目包含:

Super Simple Songs 、Little Baby Bum、迪士尼美語世界、Baby Signing Time(寶寶手語時間)、鵝媽媽童謠、Kidstv123等。

在A類節目裡面,我們則可以通過試看視頻內容進行難度劃分,按照01、02、03將其排序。當然,A類節目一般難以排序,因為所涉及的難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句英語對應一個物品或動作或場景。

從節目涵蓋辭彙的廣泛性,和學習效果,我們甚至可以分出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或者從中選擇幾部學習,以確保孩子的學習進度不被大量資料所拖累。

Little Baby Bum

B類節目

對於生活類動畫,我們可以分為B類。

什麼叫生活類動畫呢?就是展現國外家庭生活或孩子圖景的動畫,它的主角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人。

B類節目包含:

Pocoyo、小鼠波波、藍色小考拉、天才寶貝熊(Little Bear)、小豬佩奇、卡由等。

根據父母試看難度,可以將難度按照01、02、03進行排序。上述動畫名稱基本上是按照難度寫下來的。

天才寶貝熊(Little Bear)

C類節目

冒險類和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分為C類,根據難度語速等等,還可以分為C1、C2兩大類。

C1類節目包含:

米奇妙妙屋、朵拉、超級飛俠、汪汪隊、巴布工程師、托馬斯、大紅狗、小馬寶莉、動物街64號、恐龍列車、海底小縱隊、變形警車伯利、Super Why

C2類節目包含:

I Can Cook 、Little Human Planet 、Time For School(幼兒園裡的快樂時光)、手工啟蒙老師(Mister Maker)、Art For Baby Club、 彼得兔、神奇校車、爺爺在我口袋裡、Here And Three、降世神通

因為我前期的英語水平極低,甚至給孩子讀繪本都很艱難,只能通過一起聽一起互動慢慢學的方式,才勉強給孩子開始繪本閱讀。因此,在我家孩子學英語的前期,動畫在孩子的啟蒙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Super Why

孩子在B類初到B類末的時候,辭彙量有了很大的增長,進入C類的時候,更能明顯感受到這一勢頭,任何一部節目似乎都成為了孩子的可理解範圍。因為C類節目雖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卻以生活類為基礎。

也是在這時,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可以理解牛津樹6-9的故事了。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一起啟蒙的幾個孩子身上。

全套牛津樹可長按購買

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照搬外文的音視頻資源搭建起來的,並不是一個適合的外語環境。將孩子的資源歸類和分級,能夠大大地減少無效輸入,提升孩子的外語習得效率。

啟蒙規劃

第一階段:零基礎

看:Super Simple Songs、美語世界Play Along部分、Little Baby Bum、鵝媽媽童謠、Kidstv12、Baby Signing Time

其中,前4部為主線部分;

鵝媽媽童謠在一開始理解起來會比較難,因為有太多的韻律辭彙,因此可以作為韻律基礎累積,並不要求理解的很到位。

親子閱讀:Child』Play(第一輯、第二輯)、甜心英語、Pat The Bunny、艾瑞卡爾系列、培生預備級、海尼曼、餅乾狗

聽:歌曲對應的音頻、繪本對應的音頻

說:常聽常看,引入生活

第二階段:生活辭彙累積

看:藍色小考拉、卡由、小豬佩奇、Pocoyo、小鼠波波、Muzzy、Little Bear

前3部能感受到孩子明顯的辭彙量進步,可以重點學習;

若是孩子在跨越到下一部的時候出現了銜接上的困難,可以藉助第三階段米奇俱樂部、朵拉幫助過渡。

聽:歌曲對應音頻、繪本對應音頻、喜歡的動畫對應的音頻

親子閱讀:小毛人、凱迪克大獎繪本、Raz、牛津樹、I Can Read系列、體驗英語少兒文庫Ab1-9、蘭登系列...

閱讀時注意平級大量,按照動畫可以理解的級別選定適合孩子理解能力的繪本進行補充。

說:常聽常看,引入生活

第三階段:主題式與冒險類累積

看:米奇俱樂部、朵拉、Super Wings、汪汪隊立大功、變形警車伯利、Bob Builder、Dinosaur Train、托馬斯

聽:歌曲音頻、繪本對應音頻、動畫音頻

親子閱讀:牛津樹、Raz、I Can Read系列、蘭登系列、體驗英語少兒文庫Ab1-9、國家地理百科、Dk、神奇校車、女巫溫妮、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科普類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降低閱讀難度閱讀,用簡單易懂的話表達,去掉不符合心智的知識點。閱讀過程中可以選擇一部科普一部分級的形式。

說:常聽常看,引入生活

第四階段:主題式與冒險類累積(難度、語速)

看:I Can Cook 、Here And There、Little Human Planet、Time For School、Sid The Science Kid神奇校車、彼得兔、BBC紀錄片、降世神通、英文電影

親子閱讀:進入橋樑書、初章書(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選定合適心智可以接受的材料)

聽:從看完讀完之後聽過度到裸聽

說:常聽常看引入生活、口語班

關於自主閱讀:

在0-4歲之間,聽力辭彙累積到近乎母語程度的孩子可以在4歲開始學習自然拼讀。4-6歲之間,6歲開始也不算晚。在0-6歲期間,首要任務,仍然是大量累積可理解辭彙(即聽力辭彙)。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齊步並進。

在材料選擇上,鵝媽媽童謠、Phonics Reader、分級閱讀和章節書,跟讀到聽讀到朗讀到默讀。以自然拼讀學習 全語言(在英語的教學上,全語言的理念鼓勵兒童去猜測發音,而非著重在教導學生見字發音的能力,或是記憶單字的能力)的形式開展,同時大量配音、錄音或者錄視頻,幫助孩子反覆對比語音;

在這一過程中,保證聽力先行,幫助閱讀提升,帶動閱讀能力增長,聽書難度始終高於閱讀難度。

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於閱讀

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親子閱讀。雖然我的英語水平不好,前期親子閱讀做的並不多,但是後期通過學習和點讀筆等工具的使用,也陸陸續續給孩子讀了很多書。

閱讀的主線與輔線

首先要申明的是,讀物在啟蒙的過程中和視頻、音頻相輔相成。米妮一開始閱讀的書,大部分是類似Brown Bear、Five Little Ducks之類的畫面有趣且帶韻律的有聲繪本。

繪本的主要功能和視頻一樣,是通過畫面幫助孩子理解內容的工具。由於在視頻和音頻中也有累積辭彙基礎,孩子學得特別的快。同時繪本所學的知識同樣作用於視頻和音頻的理解當中,也能提升孩子的學習進度。

當米妮開始閱讀越多,接觸了不少知名繪本和分級閱讀之後。我發現,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些書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基礎,讀完一套可以順利理解平級別的其他書籍。但是有一些書籍,讀完之後再換另一套,卻還是感覺有很多的知識點可學。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分級體系中同時出現在初章中章和高章中(同時出現在動畫學習中)。

這不難理解,由於每一套分級或者書籍的研發目的不同,針對解決的問題不同。

比如有一些是給孩子大量鋪生活辭彙的(比如牛津樹1-9),有一些是專門訓練孩子拼讀的(比如第一圖書館),有一些是某一方面綜合知識拓展的(比如國家地理),有一些是講學校里發生的故事(瘋狂學校),有一些則是覆蓋天文地理歷史人文的冒險(神奇樹屋)...

針對目的性的不同,所覆蓋的辭彙面則不同。因此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過程中,則可以清楚的根據自己的目的需求選擇。

在米妮的學習過程中, 我們選擇了一套故事型和一套科普型的相互結合的方式,在重點看完主線材料之後,採取輔線材料平級大量補充的方式。

關於啟蒙,國內的分級居多,繪本較少。但是繪本確實必不可缺的啟蒙材料。繪本語句優美,畫面精美,針對合適年齡的繪本甚至十分符合孩子的心智,有很多溫暖的觸點或是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雖然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孩子應該先掌握基礎用語,再考慮接觸語句優美的表達,否則英語學習的效率會比較低下。但是我們為什麼而啟蒙,不就是為了讓孩子看看更廣闊的的世界,用語言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嗎?

The Snowman and the Snowdog

童言無忌永遠不會出現在十八歲,因此,在合適的年齡享受合適的美,依舊是語言學習的重點。

若是孩子暫時無法欣賞,也不必著急,畢竟前面也提到了,繪本對語言學習而言效率是較低的。針對不同年齡有很多不同的繪本,我們仍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閱讀。

平級大量:閱讀中的「辭彙積累經」

在小花生社區,也看到不少人好奇:就一個中國孩子而言,一兩套分級就可以爬到章節書,幾套經典高效的初章就可以幫助孩子過渡到中高章。那麼,既然可以如此快,那又為什麼要反覆在低級徘徊呢?

心智限制

對於啟蒙階段的孩子而言,心智發展限制了孩子的閱讀能力。如果沒有心智限制的話,孩子顯然可以通過i 1選擇高效的主線材料的方式短時間內爬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我曾見過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三歲的孩子可以讀Reading Explorer,可是,孩子的心智夠嗎?可以去欣賞科學人文歷史藝術嗎?當孩子的閱讀或者聽力辭彙輸入過分超前的時候,孩子關注的基本就會以故事為主,可吸收的辭彙很有限。

邏輯的發展,閱歷的不足決定了心智高度無法達到書籍的要求。在這個時候,書籍本身所具備的優勢對孩子而言,統統成了無用的東西,可吸收的微乎其微。

所以與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選擇一些符合孩子心智和情感需求的書籍,幫助孩子打下更加穩固的基礎呢?

英語辭彙具有立體性

我們曾提到英語辭彙具有立體性。真正掌握一個單詞,應當是理解該單詞在任何場景下的意思,並能夠應用自如。

也因此,我們要了解「假性辭彙」這個概念,也就是孩子能理解某些場景而非所有場景下的意思,當這個辭彙出現在一個全新陌生的辭彙以不同的用法出現的時候,它就好似成了一個全新的辭彙,這樣的辭彙我們可以稱之為假性辭彙。

同時在辭彙累積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大量的「邊緣辭彙」,它們不影響你對全文的理解,可拎出來之後你也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

平級大量的過程則是讓孩子累積的辭彙出現在儘可能豐富的環境里,幫助孩子真正立體理解辭彙的過程。

在這裡,要特別避免一個誤區。近年來,國人在啟蒙的道路上非常熱衷於追求達到國外孩子相媲美的程度,常常追求數據上的滿足,經常能看到「我的孩子可以閱讀AR值為6.7的書(達到了相當於國外孩子六年級第七個月的程度)」之類的話。

從國外小學生的閱讀數據來看,RAZ的閱讀課標,在一年級跨越了7個級別,二年級跨越了6個級別。大部分的孩子在一年級結束進入了章節書。哈利波特的閱讀率在國外6-8歲中是15%,而9-11歲則達到41%。

在中國孩子追尋國外數據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表示RAZ的K級別很簡單,但在一、三年級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脫節。甚至在分級跨越初章、初章跨越中章、中章跨越高章的時候,大部分需要中文母語的幫助。

如果以「立體辭彙量」的標準來衡量國內外相同AR數值的孩子的話,那麼,對大部分國內沒有平級大量閱讀經驗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數值里摻雜了太多的假性辭彙和邊緣辭彙。注重平級大量閱讀的國外孩子在立體辭彙量的基礎上仍然有未被統計在內的假性辭彙和邊緣辭彙。

因此,若將平級大量的閱讀比喻為金字塔式的循序漸進的話,通過幾部主線閱讀並藉助母語工具幫助則猶如一座高塔,當它搖搖欲墜的時候,加入了母語工具的支架支撐,幫助過渡到了下一個級別,看似科學,卻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情感需求決定了孩子的學習進度

情感需求的理論依舊是為高效輸入服務。

試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如果在節目同樣難度的情況下,假設一個節目是喜歡的動畫,一個節目則是新聞聯播。孩子對喜歡的動畫的印象顯然會遠比後者深,甚至孩子可以複述印象深刻的片段。

再比如,一個科學敏感期的孩子,假設兩個節目難度相同的情況下,科教節目肯定比類似於天線寶寶的節目顯得更加有趣且印象深刻。

也就是說,孩子興趣點、心智意外的東西容易被情感過濾而低效吸收;相反,符合情感需求則會高效吸收。

講述情緒的迪士尼電影《頭腦特工隊》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

和我一起啟蒙的有一位媽媽,孩子三歲多,非常喜歡看《卡由》,而且還能夠看懂台詞和情節。

聽這位媽媽講,孩子對卡由的內容學習進度很快,卡由里的每一個細節,幾乎都和孩子的生活狀態一模一樣,比如第一集關了燈之後孩子的心理活動,甚至連害怕的聲音都一模一樣。因此孩子津津有味地沉浸其中,經常學著卡由的樣子說話,英語的進步也很快。

可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若英語水平同樣只能理解卡由,他卻不一定能耐著性子看下來。相對而言,對孩子稍微有點挑戰和難度,但是展現了他這一年齡段的探索精神的《神奇校車》卻顯得更加喜歡。

因此,在給孩子規劃英語啟蒙路線的過程中。在分好難度的材料區間里,無論是音頻、視頻還是書籍,我們都需要保證在全面的條件下,優先根據孩子的情感需求進行選擇。

每天適合學多少

無論是繪本閱讀還是視頻學習,很多花友都站在多多益善的角度。甚至有很多家庭,在孩子初期啟蒙的時候,和孩子之間的英語交流,不是鞏固孩子常聽常看熟悉知識,而是說一些適合生活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仍然有很多新辭彙的親子英語。

就像吃飯一樣,我們很理解家長希望孩子長高長壯的心情,但是否增加飯量就可以順利長高了呢?要知道,吃的不好,孩子反而會積食不消化。

因此,過多的飯量卻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營養的搭配和鍛煉反而顯得更加科學。英語啟蒙也是如此,每個孩子每天學習的量需要根據孩子的吸收能力因人而異,而高效學習的方法顯然比增加學習量來得更加科學。

如何確定孩子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

這裡的下一個階段,我們可以理解為:如何確定孩子看完這一套節目可以看下一套了,如何確定孩子看完這一套繪本可以學習下一套了。

在啟蒙的過程中,也時常看見花友困惑,我怎麼才知道孩子理解了多少呢?甚至孩子聽得懂聽不懂,看得懂看不懂,父母都無從得知,只能默默以「靜待花開」來安慰自己。

回想一下,在你家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不懂表達的他總是急的大哭,他手舞足蹈地嘗試讓你理解。這時候的你,是否會因為孩子的一個神情就知道他要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呢?

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有太多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看待孩子。所以我才主張站在孩子的角度,儘可能以解決孩子的問題去解決啟蒙中遇到的坎坷。

當我有一次偶然的機會陪孩子看西班牙語的動畫片的時候,我才發現,什麼叫如同天書,可孩子居然看的津津有味。當我們去審視孩子的學習方式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孩子是怎麼樣一個天才。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孩子常聽常看的引入生活,幫助孩子鞏固的同時,是你對孩子學習進度的了如指掌。而非「教」而不知其會不會 。

這也是為什麼,當家長覺得歌詞翻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時候,你卻應該站在孩子的統一戰線嘗試摸索同時適合孩子的解決方案。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高級別檢驗法來確定孩子的水平。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一個孩子在某一套分級中已經爬到了很高的難度,但是回到另一套分級的低級卻發現仍然存在生詞。

前面提到,這是分級研發設計的不同所所造成的,這是正常的現象。

因此,拿到一套分級的時候,我們不妨每個級別選幾本,攀升測試,看看孩子的挑戰區到底在哪個級別,該級別一下可以平級快讀掃盲閱讀,該級別以上可以回到主線材料細嚼慢咽。

動畫亦是如此,只不過動畫因為每集都是差不多的章法,因此隨便看一集無法判斷,需要孩子重複看上幾天到一周,適應章法後再看是孩子的舒適區還是挑戰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老二要來了!設計科班出身的我,這樣從頭到尾裝修了150平米四室二廳的新家……
掌握Sight Words「高頻詞」,才是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的關鍵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