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部隊文職方陣:暑期里的淬火充電

部隊文職方陣:暑期里的淬火充電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周燕虎?萬輝?汪韻

暑期學員文體活動的安排和組織、慶祝教師節暨迎接新學員晚會的籌劃、學院第一屆軍事體育運動會方案的制訂……看著小黑板上寫得滿滿當當的暑假工作安排,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負責文體工作的文職人員李敏不禁有些頭皮發麻。

忙完學員舞蹈大賽,李敏原本計劃利用暑期陪陪遠從西藏部隊回來探親休假的丈夫王飛,一起帶著兩個孩子探望雙方父母。「要不我陪你一起加班吧?」看到李敏一副為難的神情,王飛開玩笑地說。

「事業第一,工作為重」,漫步營區,像李敏這樣在高溫酷暑下依然激情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的文職人員不在少數。

淬火充電,為了更好履職

7月下旬,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鄭州校區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100餘名黨支部副書記展開了為期7天的集中培訓,其中6名「孔雀藍」引人注目。

「我剛任教研室副主任時,感覺業務抓好、一好百好,對支部建設不是很關注,抓工作單打一。經過這次系統培訓,我認識到:組織不得力群眾不給力,只重業務不抓支部,很難帶好隊伍建好單位。」中文教研室副主任朱倩深有感觸地說。

翻開培訓日程安排,短短几天時間,安排了基礎理論學習、崗位實務訓練、難題攻關會診、培訓總結交流4個板塊,僅專家輔導就有12場。「沒想到日程安排這麼緊湊、培訓內容這麼豐富,從支委會的現場召開到疑難問題的集中研討,所有內容都是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很實在、很管用、很解渴。」雖然犧牲了部分暑休時間,但外語教研室副主任朱勤芹感到此行不虛。

「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鹽鹼、內澇三大自然災害。今天我們瞻仰和學習焦裕祿,就是要學習他的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和奮鬥精神……」培訓期間,學院舉辦了一次特殊的黨日活動。

走進焦裕祿紀念館,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文字,讓人感慨萬千、肅然起敬。在焦裕祿幹部學院,聆聽「學習焦裕祿精神,做合格共產黨員」專題講座,大家深切感悟著親民、愛民、為民的初心使命。觀看專題片《我眼中的焦裕祿》,看到抱病的焦裕祿依然激情奮鬥,許多同志不禁潸然淚下……

「焦裕祿精神,是鼓舞我們迎難而上、艱苦奮鬥的強大思想動力,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把這種事業初心和奮鬥決心融入工作,我們的軍校生活一定能夠燃燒出斑斕色彩。」在交流心得體會時,哲學與歷史教研室副主任賈瑛如是說。

問及暑期安排,賈瑛說了「充電」二字,因為她即將和其他16名文職人員,作為教學骨幹隨隊赴清華大學,圍繞高效教學理念和方法、混合式教學與在線課程建設等內容進行培訓。

堅守崗位,責任浸透汗水

「學員暑期還要上課?」作為全軍首批公開招考文職人員,軍事體育教研室教員王義治有些不理解。在他印象中,各所學校在這個時候已進入「暑休模式」。

雖對暑休有所期待,但只要走進課堂,王義治從不含糊。因為他知道,軍校里的每一堂課,都和未來戰場密切相關,不容絲毫懈怠。

平均每天需要完成6節課的教學任務,王義治經常要為學員進行動作示範。烈日炎炎,一天課上下來,他並不比學員輕鬆多少,衣服經常幹了濕、濕了干,汗流浹背成了家常便飯。「我很享受和學員們在一起摸爬滾打、揮汗如雨的時刻,既是訓練學員,也是磨鍊自己!」王義治坦言。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學院並沒有安排學員暑休,赴作戰部隊實習鍛煉、到校區學習兵種專業基礎知識、軍事基礎技能強化訓練……每個年級學員都有不同的活動安排,學院文職教員最為集中的軍政基礎系,一半以上的人員還忙碌在教學一線。

從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畢業來院的包莉娜,暑期雖然沒有擔負課程教學任務,但經常到辦公室學習。「從地方高校到軍隊院校,從研究量子力學到教授大學物理,這些溝坎跨不過去,很難把課上好。正好可以利用暑期,把以前所學知識梳理一下,把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認真研究研究,以便開學後讓每堂課都出彩。」

教學一線激情似火,科研攻關也是如火如荼。鄭州校區軍事理論創新與作戰實驗中心副主任高建軍,剛剛完成某作戰條令的編修,又一頭扎進外軍人力資源條令翻譯和外軍作戰概念的開發與啟示、某型武器作戰運用與對策研究等課題研究當中。

守土有責,工作扛在肩上

夜幕降臨,走進信息技術室,李傑7歲的孩子正安靜地畫畫。「家屬是醫院護士,經常要值夜班,大寶沒人照顧,我負責網路課程錄製系統、教學訓練數字媒體資源智能服務系統等幾個項目,時間特別緊,只能利用暑期帶著孩子一起來加班趕進度了。」

這樣的場景和片斷,在李傑的工作中時常出現。作為首批社會招聘文職人員,李傑來學院工作迄今已有13個年頭,從當初的攝像師到如今的「多面手」,他干起活來總是風風火火。

憑著對崗位的熱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李傑硬是把一個看似邊緣的崗位弄得紅紅火火,而加班加點、連續作戰,早已成為常態、成為習慣,用他的話說「工作是一種享受」。

相比李傑,黃路可謂身處中心、重任在肩。「請仔細核對秋季學期的課時安排、教學場地、授課教員,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及時調整……」在機關樓見到黃路時,他正在給相關教研室領導打電話。

作為教務處計劃參謀的他,負責學院本部所有課程的計劃安排。細問得知,所有授課教員對他都很熟悉,幹了8年教務參謀的黃路就像一本「活字典」,對各個專業師資力量、各個場地教學資源、各類人才培養任務如數家珍。

「秋季學期將開設130餘門課程,涉及30餘個教研室和300餘名教員,必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利用暑期把教學計劃提前做好。」黃路說,這只是暑期的一項工作,還要組織力量修訂完善6類15種人才培養方案,做好迎接新一輪院校教學評價的準備……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工兵分隊展開首次巡診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介紹新版國防白皮書內容特點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