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庸筆下最幸運的惡人,一句話讓武林大亂八十年,卻沒得到懲罰

金庸筆下最幸運的惡人,一句話讓武林大亂八十年,卻沒得到懲罰

在武俠的世界中有個永恆的主題,即是那「正邪之爭」,正所謂正邪不兩立,武林中的各種糾紛多因立場不同而起,這一點在金庸筆下體現得尤為明顯,甚至一些角色、門派早已經被打上了各種標籤,以門派為例的話,那《笑傲江湖》之中的五嶽劍派和少林、武當就是名門正派,而黑木崖日月神教則是邪派,但書中劇情卻又將岳不群、左冷禪這些「正派」角色的皮都要扒開了,反倒是反派的任我行、向問天有幾分光明磊落之感,以人為例就更簡單了,各部書中與主角站在對立面的人便理所當然的被劃分為反派,但你看看那《天龍八部》之中的游坦之,他雖然是與蕭峰為敵,但歸根結底,他一家人因蕭峰而死,他一個貴公子從此淪落為孤兒也的確是有幾分可憐,再加上他真心待阿紫,可見其本性不壞,只怪造化弄人,而這「造化」其實就是金庸老先生手中的筆,所以一個角色是好是壞全由作者一筆定義,而一個角色的結局自然也是由作者來定。

似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人們篤信的一句俗語,但說白了,這不過是人們對於因果報應的一種期許罷了,並不是所謂的「客觀規律」,當然,在絕大多數的文學作品中,作者都會去貫徹這一主題,畢竟沒多少人願意看「惡人逍遙法外」的故事,不是么?但金庸筆下卻是有這麼一位大惡人,他堪稱金庸全書最壞,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他也是金庸全書最幸運的惡人了。

提起金庸筆下經典的惡人你會想到誰?事實上金庸已經儘力克制出現過於臉譜化的人物了,簡言之,他筆下的角色往往具有多面性,比如好人也有陰暗面,惡人總能「回頭是岸」,舉個典型的例子,在《天龍八部》一書中登場的段延慶乃是四大惡人之首,他本是大理國太子,卻被奪了皇位,還變得腿腳不便,因此而報復世人,可當他得知自己有段譽這麼一個兒子之後他卻選擇放下仇恨,重新做人,對於他來說,沒死已是不錯的結局。

又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大惡人成昆,他可以說是金庸筆下最可惡的角色之一了,他甚至都沒有像段延慶這般改過自新,最終是被弄瞎了之後關在少林寺內,所以他也並非本文的主角,要滿足大奸大惡,又要不受制裁,金庸筆下真有這麼個角色嗎?答案還真有,不過不仔細讀原著是發現不了他的。

話說《倚天屠龍記》中有句經典的江湖傳言,即是那「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字,可以說全書的劇情也就是由這二十四字催動,江湖中人皆為得到這對刀劍而互相廝殺。

然而這對刀劍乃是由郭靖夫婦流傳下來,原著提到:「滅絕師太又道:『黃女俠在鑄刀鑄劍之前,和郭大俠兩人窮一月心力,繕寫了兵法和武功的精要,分別藏在刀劍之中。屠龍刀中藏的乃是兵法,此刀名為『屠龍』,意為日後有人得到刀中兵書,當可驅除韃子,殺了韃子皇帝。倚天劍中藏的則是武學秘笈,其中最為寶貴的,乃是一部九陰真經,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盼望後人習得劍中武功,替天行道,為民除害。』」郭靖夫婦本意不是讓世人爭搶刀劍,但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然而更添油加醋的乃是那二十四字傳言,這話又是誰說的呢?

原著又借張三丰之口提到:「不是幾百年,最多不過七八十年,當我年輕之時,就沒聽過這幾句話。」這是殷梨亭問這傳言流傳了多久之後得到的回答,張三丰不說知道天下所有的事,但江湖中有這等大事他應該還是知道的,所以這二十四字也許並非由郭靖夫婦傳下,而是另有人煽風點火。

原著中並未明確提到此人是誰,然而此人放出這等傳言也就擺明是故意挑撥江湖中人去爭搶刀劍,可見從張三丰八十年前聽到這傳言之時江湖就已經出現廝殺了,而連他都不知道這傳言出自何人,可見放出這傳言的人是根本沒有被世人知曉的,這位造成武林大亂八十多年的大惡人自然也就沒有得到制裁,否則這傳言早就不攻自破。

至於金庸為何不明說此人是誰的原因也很簡單,若是寫得過於具體,勢必要講一講八十年前的紛爭,然而填上這個坑的話,傳言不存在,世人不搶刀劍也就沒有《倚天屠龍記》的正篇故事了,嚴格來說這是一個悖論,也難怪連張三丰也不知道這大惡人是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獨孤求敗在《天龍八部》能稱霸嗎?此時代有一特點,獨孤會被吊打
金庸筆下最強劍術和刀法是啥?登場於同一本書中,皆遠勝獨孤九劍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