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線崩盤!阿根廷股債匯慘跌,潘帕斯雄鷹為何隕落?

全線崩盤!阿根廷股債匯慘跌,潘帕斯雄鷹為何隕落?

來源:金融界網站

當地時間周一,阿根廷股市、債市和貨幣比索的行情全線崩盤,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成為了新的暴風眼。

稍早些時候的總統大選初選當中,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和前總統基什內爾(Cristina Fernandez)的搭檔大獲全勝,大幅度領先於現任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

這一與此前預期大相徑庭的結果意味著,費爾南德斯組合很可能在10月最終大選當中勝出,而屆時阿根廷政府的財政和經濟政策很可能又會發生戲劇性的轉變,馬克里總統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達成的協議也可能受到威脅,甚至阿根廷再度上演債務違約也不是不可能的,市場有如此劇烈的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就是,阿根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鏈條上高度敏感而脆弱的一環。近年的世界金融歷史當中,凡是提到阿根廷的章節,總是會看到經濟停滯、通貨膨脹、貨幣危機、債務違約等各種令人不寒而慄的字眼。

單單是債務違約,這個拉美國家在新世紀就上演過兩次,分別在2001年和2014年,而第三次是否已經近在咫尺正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至於貨幣危機更是家常便飯,2018年才剛剛經歷一波。正是在2018年比索危機之後,阿根廷與IMF達成了571億美元的救援貸款協議,而這一額度刷新IMF歷史的協議,同時也在財政政策等方面對阿根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並設定了分階段目標,而一旦新政府上台,協議是否能夠繼續推行下去,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今日已經淪為國際金融重大亂源的阿根廷,其實也有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領跑全球,幾乎晉身第一世界的日子。

那麼,曾經展翅翱翔的潘帕斯雄鷹是如何陷入今天這樣糧食不能自給,貧困率高達30%,經濟近十年停滯的泥潭的呢?Cayman Financial Review以專文做了回顧。

當西班牙殖民者來到這片現在被稱為阿根廷的土地上時,他們最初並沒有發現什麼感興趣的目標。與秘魯或者墨西哥等地不同,潘帕斯草原缺乏黃金和白銀等礦產,當地原住民也更加難以征服。

阿根廷西北部地區在殖民時代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開發,因為這裡被當作了以各種商品支援金銀產區上秘魯的基地。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潘帕斯則開發程度較低,最主要的經濟活動只有皮革生產。

1808年,拿破崙征服西班牙,將自己的哥哥扶上了西班牙王位。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人認為,總督已經不能再代表西班牙國王,革命迅速爆發和蔓延開來。西班牙在當地駐軍數量太少,根本組織不起來像樣的抵抗。

獨立戰爭後,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每一個省份實質上都進入了自治狀態,其中一些如烏拉圭和巴拉圭等都選擇了完全徹底的獨立。一段時間內,當地進入了內戰和暴力的時代,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最終,所有餘下的省份,除開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外,都加入了一個邦聯。

1861年,帕翁戰役後,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最終和邦聯達成統一。阿根廷進入和平時代,建立了中央政府。不過,當地經濟依然高度不發達,許多地方還是人跡罕至。

1880年到1913年,這個新生的國家進入了一段黃金時代。阿根廷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發展了國家,引來了移民,並將自身整合到了全球經濟體系當中。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創造了繁榮,大量歐洲移民湧入,主要是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同時也有一些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

他們當時的主要政策包括:

——與英國合作:阿根廷出口糧食和牲畜,進口製造品。

——資本自由流通:大量英國企業,以及相對較少的法國和德國企業都開始在該國投資,他們帶來了鐵路、港口、電報、自來水、電和煤氣。

——授予土地:阿根廷地廣人稀,征服鼓勵歐洲移民去開發土地,生產用於出口的農牧產品。

農產品出口是當時整個阿根廷經濟模式的根基。到1888年,阿根廷已經成為了全球第六大糧食出口國,而到1907年,排名更前進至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沙皇俄國。那段時期里,征服的規模依然相對較小,公共支出從未超過GDP的9%。

不管是移民還是來做生意的外國人,在當地都享有徹底的自由。通貨膨脹始終溫和,為穩健發展奠定了基礎,吸引來了更多的資本和移民。文盲在總人口當中的比例從78%降低到了35%,鐵路總里程數從4000英里增加到20000英里,國家的人口翻了一番,糧食年出口從38.9萬噸猛增到529.4萬噸。

這段黃金時代結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商務鏈條被打破,阿根廷這樣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都大受影響。當時,由於來自歐洲的製造品貨源再也無法保證,阿根廷的輕工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那段日子裡,GDP收縮了,失業率上漲了,聯邦政府也出現了財政赤字。好在,阿根廷在戰爭當中還是保持了中立,儘管他們的一些商業船隻也被德國的U型潛艇擊沉了。

戰爭結束後,阿根廷恢復了出口農產品,進口製造品的經濟政策,然而,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戰勝國紛紛實施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貿易成本大幅提升,困難大幅增加。

不過即便如此,阿根廷的經濟還是重新走上了增長道路。從1920年到1929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增速達到了1.75%,甚至還高過美國的1.22%。

1929年,金融危機爆發,雖然對阿根廷造成的打擊不及一戰,但依然導致了不小的損害。危機的最直接後果之一,就是當時的總統伊里戈延(Hipolito Yrigoyen)被軍事政變推翻,長達五十年的軍人干政時代就此拉開大幕,軍人深度干預政治,只要他們對哪位總統感到不滿,就隨時可以予以推翻,將權力奪到自己手中。

在國際貿易受到諸多限制的情況下,為了替代進口,阿根廷在1930年代持續推動工業化進程。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當中,政府理應在經濟當中扮演一個更重要、更活躍角色的看法逐漸成為了主流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發展工業所需的資本和機器來路被切斷。1943年,阿根廷爆發第二次軍事政變。不過,和當初一樣,阿根廷依然沒有捲入世界大戰。新政府的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一批年輕的官員崛起了。

庇隆(Juan Peron)出掌勞工部,很快就在工會和工人當中聲名鵲起。最終,因為與軍方的實權者理念有差,庇隆1945年被投入監獄。然而,短短五天後,在全國性的大規模抗議下,當局就不得不釋放庇隆,提前舉行大選。

庇隆在1946年的大選當中勝出,政府介入經濟成為了新政府的主要政策。在庇隆任內,一系列私有企業都變成了聯邦政府的財產,尤其是電話、自來水、煤氣等公共服務領域,以及航空和鐵路等交通運輸領域。其他政策還包括從資本家到勞動者、從農場主到產業工人的財富再分配。庇隆的目標是將阿根廷從一個農業為主的經濟體轉化為出口加工業導向型的模式。

這個新時代里,負責監管和引導各個不同行業和經濟要素的力量從市場變成了政府。價格控制人為壓低了一些特定商品的價格,同時還出台了房租管控,以及年底雙薪等措施。財政支出從GDP的16%增加到29%。貨幣供應從1946年到1945年膨脹了250%,導致國家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

為了獲取資金,支持雄心勃勃的政府干預經濟計劃,庇隆建立了阿根廷貿易促進協會(IAPI),政府成為了唯一有權向國際市場銷售阿根廷農產品的中介。想要出口自己農產品的農場主只能先將這些商品賣給IAPI,從後者那裡得到據說可以讓他們免於通貨膨脹和物價波動的「保護價格」。

接下來,IAPI再轉手將這些商品賣到國際市場上,獲取巨額利潤。誕生最初的歲月當中,IAPI為政府創造了大量收入。

可是不久後,伴隨國際農產品價格下跌和國內貪腐的日益嚴重,IAPI獲取的收入就變得難以彌補資金缺口了。

到了1949年,庇隆主義模式陷入了深度危機——由於連續數次嚴重旱災的侵襲,農產品出口大幅度減少。出口劇減直接導致了進口相應劇減,而庇隆主義政府所大力發展的輕工業,又是嚴重依賴機器設備進口的。

工資增長的速度開始被通貨膨脹越甩越遠,價格控制導致私營部門投資大幅度縮水,而政府投資根本填不上留下的巨大口子。

到了1952年,雖然庇隆獲選連任,但是經濟計劃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事實上,在庇隆任內,經濟危機時期的持續時間已經和繁榮時期不相上下。政府將一些行業向私營部門投資開放,制定了新的推動農產品增產的政策,試圖通過凍結薪資來遏制通貨膨脹,並削減了財政支出來控制赤字。

計劃取得了部分成功:通脹增壓力減輕了,GDP和農業出口重歸增長軌道。然而,到了1955年,庇隆徹底失去了阿根廷兩大政治勢力軍隊和天主教會的支持,不久後就在軍事政變當中被推翻了。

庇隆主義體制在阿根廷前後只持續了大約十年,但是,那卻是這個國家歷史上一個決定性的時期。當時,整個經濟政策都發生了激進的改變,而工會獲得了巨大的權力。

庇隆還給予了國民各種法定的權利,將政府的角色從和平保衛者和司法行政者轉變為了贊助者和基本需求提供者。這就造成了一個規模龐大人浮於事的政府,而為了獲取資金來支持各種效率低下卻成本高昂的社會計劃,稅負被提升到難以忍受的水平。

這一新角色同時也使得政府深度介入了許多關鍵行業,而這些行業歷來都以服務低於平均水準卻價格高企而聞名。過度監管成為了大多數經濟活動當中的常態。宏觀經濟層面的扭曲造就了一個無法以合理價格生產合格品質產品的工業。

這一切的後果是災難性的:阿根廷曾經是個繁榮富裕的國家,生活在其他所有拉美人羨慕的目光中,一隻手幾乎已經觸摸到了第一世界的邊緣,但是現在,4000萬國民吃飽飯都成問題,3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連追趕智利等鄰國的經濟表現都很吃力。

現任總統馬克里也沒有進行任何急需的改革,比如削弱工會的權力,減少財政支出,改造退休金系統,修補稅務法規漏洞等。他試圖從宏觀層面逐漸改善經濟的不均衡,但具體做法卻造成了更嚴重的通貨膨脹,更高的失業率,更重的稅負,以及阿根廷比索的更大幅度貶值。

事實是,馬克里政府的財政支出不減反增,進一步惡化了赤字局面。為了彌補赤字缺口,他們只能訴諸發行外債和增加貨幣基礎。現在,阿根廷已經陷入了長期經濟停滯,自2012年以來就沒有任何增長可言。

不過,雖然支持率很低,而且已經因為缺乏認真改革的勇氣而聲名狼藉,但是馬克里還是做出了爭取連任的決定,而前總統基什內爾和其支持的費爾南德斯就成為了他最大的攔路虎。

阿根廷隕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庇隆主義體制下所做的那些改變。1950年代之後,阿根廷因為過度重視工業化而失去了農業方面的競爭優勢,但是他們的工業實質上又無法與其他國家競爭。

與此同時,歷屆政府又都對經濟進行了過多的干預,導致市場嚴重扭曲,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貪腐橫行、增長遲緩,以及外債和稅負水平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的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國航發布公告:取消或備降部分進出港航班
消費類抱團加速上漲,謹防後期踩踏式調整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