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吉林榆林「6次推諉」患者事件應重新過堂,涉事急診科主任的「專業」意見不應被忽視,無真相不正義!

吉林榆林「6次推諉」患者事件應重新過堂,涉事急診科主任的「專業」意見不應被忽視,無真相不正義!

一則官方通報中顯示,8月3日19點30左右,一名患兒因外傷到吉林省榆樹市人民醫院就診,急診科和神經外科一療區被指相互推諉患兒6次,引起家屬不滿。目前當事急診科醫生已被辭退,急診科主任王福軍被通報批評並罰款2000元。

事件應該於此畫上句號了嗎?看起來不是的。

在媒體採訪中,涉事的急診科主任王福軍如此表達自己的意見——「我科完成了診療任務,無推諉,無首診不負責任,無空崗。」

王福軍介紹,奶奶帶著患兒來到急診後,急診首診醫生判斷患兒屬於輕微擦皮傷,已形成血痂,不需要包紮處置,並建議其做頭部CT和左腿正側位片,以確診患兒是否有內傷。此時家屬提出住院要求,急診首診醫生讓其自行前去六樓神經外科辦理住院。神經外科接診後,判斷患者不用住院,其傷口也不用處置。

王福軍指出,多位醫生判斷無需過多治療後,患者家屬仍多次提出住院及傷口處理要求。該事件中急診醫生考慮患兒不屬於急危重症患者,且有家屬陪同,因此讓他們自行去其他科室就診。該院急診只有內科醫生,將外傷患者分診到相應科室是急診科的常規操作。在此過程中,涉事急診醫生已經履行首診醫生負責制。

應該用怎麼樣的通俗語言來解讀這個信息複雜和打架的事件?

第一個視角是,當醫生的判斷意見和病人的判斷一件衝突的時候,應該執行醫生的專業意見,病人要服從醫生的安排。這是第一個醫療常識。

醫生的判斷是患者輕傷,傷口不需要包紮處理,也不需要住院。而病人家屬的意見是傷口需要處理,需要住院。在這裡,媒體應該以醫生的意見當成專業意見,不能把病人的需求當成合理與正當的需求。

但在這裡,媒體採訪這個事件的過程中,顯然違背了這個基本原則。把患者的意見當成正當需求,醫生成了道理虧的一方。

第二個視角是,如果患者家屬到媒體覺得醫生的處理有問題,並且造成了不良的醫療事件,應該請專業人士來鑒定。現在,當地衛健委的鑒定是——患兒屬於輕微擦傷,可以在家休養,意思是不需要住院,驗證了醫生專業意見沒有原則性問題。

但在這裡,為什麼要問責醫生?並且是最高級別的問責,直接把涉事醫生辭退了。

按照這種邏輯,不需要處理和住院的病人半夜來騷擾醫生,提出不合理需求,醫生不滿足和拒絕了,最後就成推諉了。這種邏輯不是很荒誕嗎?

最後,當地是以媒體負面報道和患方家屬的意見來處理醫生,而不是以專業意見和事實真相,作為裁定的依據。這個事件,在醫療界引起一片的質疑。普通大眾看不明白,但是廣大醫療從業者卻看得清清楚楚。既然這個病人本來不需要處理傷口和住院,醫生處理得很棒,為什麼要如此狠地追責醫生?

當然,不是說涉事醫生們的工作無可挑剔,純潔無瑕。但從結果上來看,至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

醫院不是酒店,醫生不是服務員,如果醫療是圍繞著病人想處理想住院的需要來運轉,那這個行業就會出問題,甚至是大問題。丟失了專業主義精神的醫療就是丟失了靈魂,這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

故此,吉林「6次推諉」患者事件應重新過堂,涉事急診科主任的「專業」意見不應被忽視,無真相不正義!

謝謝支持原創和平台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帥醫事評論 的精彩文章:

老人病危家屬4次求救,醫生卻忙著拍照?文水縣人民醫院的這個瓜,應該怎麼看?
再說復旦女博士劈腿事件

TAG:吳帥醫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