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紀錄片《激蕩中國》:每個人都是大時代的「踏浪者」

紀錄片《激蕩中國》:每個人都是大時代的「踏浪者」

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集大型紀錄片《激蕩中國》將於8月16日起每周五晚21:20在深圳衛視、22:10在第一財經播出,優酷同步網路播出。

本片以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兩本著作《激蕩三十年》和《激蕩十年,水大魚大》為參考框架,吳曉波親自加盟創作擔任總撰稿和總策劃,巴九靈、深圳衛視、優酷、第一財經、雲集將來聯合出品。

吳曉波表示,「過去70年,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是運氣還是必然?是依靠外力搭了便車,還是源於自身的動力?這些問題一直在吸引著許多學者的關注。有不少人給出了結論,又在不久以後推翻了自己的結論。中國的發展,實在是令人好奇又迷惑的問題。今天的中國,正置身於一個全新而陌生的環境;將要踏出的每一步,結果或許都充滿了未知。從過往中得到的啟示,是對於今天和未來中國的價值所在,這也是《激蕩中國》這部紀錄片希望用600分鐘影像來進行一番探尋的緣由。」

對《激蕩中國》這部紀錄片而言,由此帶來的挑戰就是如何呈現這種壯闊感和加速度。《激蕩中國》圍繞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這兩個核心概念,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視角回望與梳理歷史,探尋這樣一些問題的答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在哪裡?過去70年,中國發展的自身動力何在?哪些革新促成了今天社會生活面貌的改變?它又將帶給不斷前行的中國怎樣的啟示?

在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深刻地感受到,過去的70年,是一代代人共同經歷、共同見證和共同創造的70年,而「中國奇蹟正是一代代平凡的中國人書寫的偉大故事,每一個人都是中國奇蹟的親歷者、實踐者、推動者和見證者。因此,全片特別注重對人物的探訪。」紀錄片《激蕩中國》聯合總導演、第一財經電視製作人陸熠欣說。

紀錄片開篇《七十年,七代人》就以一個普通家庭自述式的表達,展現了不同年代人的特質,和他們所生活和建設的時代特性。而此後的19集,全片一共採訪了超過200位時代親歷者、見證者和推動者,實現對70年中國發展壯闊歷程的一種個體式的表述;同時,從人物的命運轉折中呈現大時代的變遷,構建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的敘事線索。

就在今年7月,剛剛公布的「全球500強」榜單上,進入榜單的中國公司數量成為了世界第一。而二十多年前,這張榜單第一次發布的時候,中國大陸企業的數量只有區區兩家。除了規模,中國的商業邏輯也發生了重構。近十年里,中國人的信息獲取、社交、購物、日常服務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這使得這十年的故事有了非常多新內容,也更加地壯闊、撲朔迷離。」陸熠欣說。

《激蕩中國》單集30分鐘,從創作來講,是一部紀錄片範疇內超大規模的作品。除了對歷史進行關照之外,這部紀錄片還用了一半的篇幅來聚焦最近幾年、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向。《激蕩中國》總製片人、雲集將來製片部總監韓芸表示,「這個項目不僅是波瀾壯闊的經濟發展史,同時也是社會變遷、人民生活變化的榮光史。它儘可能客觀、生動地還原歷史,講述貼近國情民生、影響力廣泛的人物故事,描繪社會發展現實。」

當200多位人物的講述與時代影像有機連接,一個結論就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那就是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條獨特的、不同於任何時代、任何其它國家的道路, 而在時代發展大浪潮中,每一個人都不只是「觀潮者」,也是「踏浪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這位教授30餘年堅守國家海洋漁業權益,一顆「藍色初心」 捍衛「藍色糧倉」
劇迷、演員齊登台,《江姐》說不完也唱不夠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