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三大殿的更名與匾聯

故宮三大殿的更名與匾聯

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主體建築,也是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三大殿的名稱、匾額與楹聯,在很大程度上,是當時社會主流觀念的反映。

三大殿名稱的變遷

三大殿的名稱,先後變更過三次。第一次是在明嘉靖年間,第二次是在明清易代之際,第三次是在洪憲帝制之時。

北京紫禁城的原型,是南京的皇宮城。永樂帝通過靖難之役,奪取政權,登上帝位,遷都北京。他下令仿照南京的皇宮,修建了北京紫禁城。南京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分別叫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北京紫禁城一仍其舊,完全照搬。

了解奉天殿,先從南京紫禁城說起。明太祖本是一介布衣,通過艱苦創業,成了開國皇帝。他認為這是上天眷顧的結果,於是給皇宮的正殿(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起名為奉天殿,並規定聖旨的開頭,採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固定格式。奉天,就是尊奉天命,意思是自己登基做天子,不是自立,是尊奉天命的結果。取名奉天殿,正是為了體現皇權天授的觀念。

奉天殿後是華蓋殿。華蓋,本是紫微垣中的一組星名,共有十六顆,像把傘一樣,護衛在帝星上方。天象映射到人間,帝王車駕上的傘狀頂蓋,便被呼為華蓋。紫禁城的名字,就來自紫微垣,紫微垣是天上的皇宮,華蓋星也被明太祖搬到紫禁城裡,成為華蓋殿。華蓋殿後是謹身殿,取時刻反省自己,謹慎施政之意。

三大殿第一次改名,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遭丙丁之厄。嘉靖四十一年九月,重建的三大殿落成,嘉靖帝改其名為皇極、中極、建極,並順帶對三大殿周邊建築進行了配套式的更名:奉天殿前的奉天門更名為皇極門;兩側的文樓與武樓,改為文昭閣與武成閣;奉天門前的左順門與右順門,更名為會極門與歸極門。極是準則,規矩之意。在以儒家為指導思想的明代,這個準則就是推行仁政。

嘉靖帝給三大殿改名,表面上看,是因為三大殿屢遭回祿(火災),借其重新落成之機,用改名來沖走霉運,確保平安。實際上,三大殿的改名,是嘉靖初年大禮儀政策的延續,是嘉靖帝推行系列禮儀改革措施中的一環。嘉靖帝是正德帝的堂弟,本是湖廣的藩王,與帝位無緣,只因正德帝在壯年突然駕崩,沒留下子嗣,因血緣最近,被迎入北京,擁立為帝。登基以後,嘉靖帝為了證明自身帝位的合法性,推行了一系列禮儀改革。為三大殿的改名,嘉靖帝主要還是從維護自身帝位合法性的角度考慮問題的。

1644年,明清鼎革,三大殿第二次更名。入關的清人,將三大殿改名為太和、中和、保和。如果說,嘉靖帝改名,是以「極」為中心,那麼清初的改名,就是以「和」字為中心。除三大殿外,還把會極門改為協和門,歸極門改為雍和門(乾隆初年,為避雍正諱,又改為熙和門)。文昭、武成兩閣,也被更名為體仁閣與弘義閣。太和就是大和,只要天地萬物各按其正常規律運行,不發生偏差,就能維護彼此間的平衡與穩定。清人以異族入主中原,階級矛盾之外,還有民族矛盾,為迅速穩定天下,打開局面,取「和」命名三大殿,也在情理之中。

清帝退位,民國建立,三大殿迎來第三次更名。民國五年(1916),袁世凱復辟帝制,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經過一番「共和」的滌盪,清代命名的三大殿名稱,顯然已不合時宜。為此,袁世凱將其分別改為承運殿、體元殿、建極殿。並將協和、熙和二門改名為經文門、緯武門。雖然官方宣傳三大殿改名是為「承天建極,傳之萬世」,但從用字上看,考慮並不周全,太和改為承運,完全看不出洪憲帝制的新觀念,倒是又撿起了明太祖奉天承運的老一套;體元殿之名,與內廷西六宮之一太極殿的後殿重名;建極之名,抄襲了嘉靖帝對謹身殿的更名,實在看不出有何高明之處。復辟失敗後,三大殿又改回了原來的名字。

綜合來看,三大殿的三次改名,均是統治者從維護自身合法性的需求出發,把自己的施政理念貫徹其中。從殿名的變化中,也可反映出王朝興替與皇位變換的政治內涵。

三大殿的匾聯

三大殿的匾額與楹聯,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殿外懸掛的斗匾,一是殿內懸掛的匾聯。

懸掛在三大殿外的匾額,字體由上到下書寫,形如稱量穀物的斗,故稱為斗匾,後訛稱為陡匾,起標識宮殿名稱的作用。明清兩朝,三大殿斗匾的外形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清代的斗匾上,多出了滿文。清人入關之後,為保持民族特色,推行「國語騎射」制度。國語就是滿語,要求旗人說滿語,寫滿文,並規定官方正式文書使用滿漢兩種文字。

受此影響,紫禁城等官式建築的斗匾上,也都加上滿文。1912年後,三大殿收歸民國所有,宣統帝退居紫禁城內朝。為慶祝1913年雙十節,天安門至太和殿一律開放三日。在此期間,除溥儀居住的紫禁城後半部分及歸遜清皇室管轄的頤和園、景山、太廟、皇史宬之外,紫禁城前朝、端門、社稷壇、西苑三海、天壇等處的斗匾上,滿文都被民國政府去掉了,把原有的漢字移到中間的位置。故宮博物院在重新油飾這些匾額時,舊滿文的嵌痕還依稀可見。

三大殿殿內懸掛的匾額與對聯,從時間上來說,要比殿外斗匾晚的多。明代的匾聯,既無實物遺存,也沒有文獻佐證,故無從說起。清入關後,為紫禁城宮殿內題寫的第一方匾額,是順治帝給乾清宮題寫的「正大光明」匾。這之後,康熙帝給交泰殿題寫了「無為」匾,並在康熙八年(1669)為乾清宮題寫了「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一聯。

乾清宮與交泰殿都在後廷,作為前朝的三大殿,在順康雍三朝,一直沒有匾聯。乾隆即位以後,這一情況才得以改觀。乾隆四年(1739),乾隆帝為保和殿御題了匾聯,匾曰:「皇建有極」,聯曰:「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題寫之後,反響不錯。在此基礎上,他於乾隆八年(1743),為太和殿與中和殿題寫了匾聯。從清入關的1644年算起,到此時已整整一百年,三大殿的匾聯終於配置完成。太和殿的匾額是「建極綏猷」,楹聯是「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中和殿的匾額是「允執厥中」,楹聯是「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

三大殿的匾聯,均是直接選取自儒家經典,特別是《尚書》與《詩經》。其具體內容,無非是宣揚皇權受命於天,告誡自己和子孫,祖宗創業艱難,後世之君要敬天愛民,公允執政,順應民意,永保江山。乾隆帝這樣寫,一是為了教化天下人心,二是為了給自己與子孫以警示。從藝術角度看,匾聯一味板起面孔說教,缺乏藝術的鮮活與靈動,但在形式上卻能把出自不同典籍的句子輯成合轍押韻的對聯,亦可謂一片苦心。

三大殿殿內的匾額,均是橫匾,從右向左書寫,與楹聯配套使用。三大殿的匾聯,自乾隆年間懸掛,一直使用到清朝結束。民國初年,因袁世凱使用三大殿舉辦國務活動,殿內的匾聯被撤下。又因時局動蕩,保管不善,撤下的匾聯下落不明。2002年9月,故宮博物院依據1900年的老照片,複製了三大殿的匾聯,並按原狀懸掛。

今天,曾經的風雲激蕩早已遠去,褪盡政治色彩的三大殿,成為故宮博物院最精華部分,無論是斗匾,還是匾聯,均已成為故宮博物院原狀陳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天,它們都在向中外觀眾默默地訴說著紫禁城的過往。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作者李文君,故宮學研究所副所長),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笑比哭多,古代詞人的幽默與樂觀
孟子:養善心,成就圓滿人生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