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崇禎為保全面子,殺了忠臣,也斷了自己的退路

崇禎為保全面子,殺了忠臣,也斷了自己的退路

明朝末年,大明江山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內有流寇,外有清軍。內外交逼之下,朝廷的幾員戰將,被殺的被殺,戰死的戰死,投降的投降,幾乎沒有能任事之人。戰不能戰,降不能降,唯一的出路,只有與後金政權「和」了。

首先看出和談是唯一的喘息良機,並付諸行動的人,就是陳新甲。

在當時的朝廷大臣中,陳新甲算是一個有些能力並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但他的作為,在當時那個艱難的局面中,顯得有點捉襟見肘,大錯雖沒有,小過卻也不斷。畢竟他是一個久經宦海的人,深知為官之道,頗得崇禎的信任。言官幾次因為他的過失彈劾他,總是奈何他不得,他的官反而愈做愈大。

在崇禎皇帝的密令之下,議和在暗中進行。

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不通過廷議,而要偷偷摸摸地進行呢?

原來,崇禎皇帝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覺得自己是天朝大國的萬乘之主,居然還得放下身段,去和後金這種蠻夷坐下來談判,簡直有辱國體,所以,他要在形式上擺出「漢賊不兩立」的姿態。

但是,形勢逼人,再不談和,眼看就要江山不保。在這種矛盾心理下,崇禎只好半推半就地向現實妥協。

崇禎的性格非常複雜:獨斷、多變、心窄、猜忌、任性,更糟糕的是,死不認錯。很多大臣稍有不慎,輕則罷官,重則斃命。在摸不清皇帝心思的情況下,很多人明明知道局面危急,也沒人敢提議和。

於是,崇禎就將議和大事委託給陳新甲,因為怕大臣們知道,他還數度告誡陳新甲,務必保密。

紙包不住火,時間一久,消息漸漸傳了出來。大臣們開始上疏,說是不可言和。崇禎仗著無憑無據,予以矢口否認。

夜路走多了,終會碰到鬼。有一次,陳新甲收到一份有關議和的公文,看完後,漫不經心地放在茶几上,下吏以為是一般公文,就按一般程序抄了數份,傳了出去。這一來,群臣大嘩,紛紛上疏,表示反對。崇禎一看賴不掉了,只好把陳新甲找來罵一頓,並讓他做一番解釋,想造成一種情勢——議和是陳新甲個人的主意,和崇禎無關。試圖以陳新甲當擋箭牌,把自己的責任卸下來。

對此,陳新甲不但不認罪,反而自認有功,還當廷抗辯一番。言下之意,覺得自己是受命任事,現在事情曝光,不但功勞沒了,還得挨罵受罪,未免太無情。

如此一來,鬧得崇禎下不來台,立即下令將陳新甲關進大牢。陳新甲這才知道大事不妙,開始上疏向崇禎請罪,但是,仍然被砍了頭。

陳新甲一死,其他同意議和的大臣也不敢作聲,崇禎為保全面子,殺了忠臣,也斷了自己的退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1929年唯一一次武林大會,比賽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中法戰爭的黑旗軍,其實效忠的是越南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