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喝高湯比吃肉有營養?中風患者注意:這5大營養誤區不要「踩」!

喝高湯比吃肉有營養?中風患者注意:這5大營養誤區不要「踩」!

人口老齡化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提高,導致中風患者數量增加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陳濤醫生介紹:多數中風重症患者呈昏迷狀態,卧床時間長,不能經口進食,因此營養治療對於中風患者尤為重要。

在臨床中,人們對中風患者的營養支持存在著認識誤區,常常導致患者營養失衡甚至營養不足。

誤區一:高湯有營養

有人認為,肉和其他原料通過長時間熬煮,營養成分都會進入湯中,所以喝湯比吃肉有營養,其實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除了水,湯的營養全部來自原料,原料中分為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

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容易進入湯內,而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93%以上仍然留在肉里,所以連吃肉帶喝湯是最好選擇。

另外,肉湯也不宜過量飲用。因為肉中含有大量脂肪,在燉制過程中脂肪會溶解在熱湯中,多喝湯容易增加血脂,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

誤區二:輸白蛋白補充營養

現代社會,當人蔘、燕窩、冬蟲夏草、鹿茸等已變成習以為常的保健品時,人血白蛋白成了人們心目中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萬能針劑」。

其實不然,陳濤醫生介紹:當人體內氮代謝正常時,應用白蛋白補充營養與吃普通高蛋白食品,例如雞蛋,並沒有什麼差別

給白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輸注外源性白蛋白,還會抑制機體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並使循環負荷加重,對心功能本來就不好的人更是雪上加霜。

誤區三:食物越貴越好

很多人以為,營養品買就買最貴的,認為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其實未必,食物並不是越貴就越好。

比如以雞蛋和鮑魚為例,一枚雞蛋提供的能量要比一隻鮑魚高,蛋白質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膽固醇的含量雞蛋要比鮑魚高。

從營養價值來看,吃一隻鮑魚和一個雞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不是越貴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物質越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四:食物分好與壞

有些患者家屬習慣把食物分成好和壞。

這是不正確的觀點

比如說肥肉,其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還含有膽固醇,對於能量不足或者能量需求較大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提供能量的食物,但對於能量需求較少或者能量過剩的人來說就不太適合選擇。

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多達40~45種,其中人體最主要的營養素有七大類,分別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水、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每種食物至少含有一種營養素,都有其營養優勢,但沒有一種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食物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如何選擇和搭配食物的種類和數量,卻存在著合理與否的問題。

誤區五:蛋黃膽固醇高

很多人吃雞蛋的時候只吃蛋白不吃蛋黃,認為雞蛋吃多了會血脂高,膽固醇高,特別是一些老年患者,認為吃多了會使血管硬化,會加重原有的心腦血管疾病

其實,人體的腸道會根據身體的需要調節膽固醇的攝入,動物內髒的膽固醇含量遠遠高於雞蛋黃。

另外,雞蛋營養密度高,含有15種以上營養成分,包括膽鹼、葉黃素、葉酸、維生素B及D族、歐米伽3脂肪酸等,是較為優質易得的營養食物。

(編輯zebra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神經外科 陳濤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老太爬坡上樓喘不上氣,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暗藏「隱形炸彈」
男子腰背部脹痛,腹中發現巨大腫瘤!手術過程宛如「拆彈」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