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玩界都是贗品?馬未都:此人造一批陶俑,騙90萬後被「詔安」

古玩界都是贗品?馬未都:此人造一批陶俑,騙90萬後被「詔安」

正所謂「盛世古董」,在今天不少人都非常的熱愛收藏,但古玩界中的藏品真真假假,實在是令人費解。要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古玩市場上有不少都是真品,這是因為當時收藏之風還沒有如此之火。當時的馬未都剛好走上了這一條路,在古玩界基本都是真品的情況下收藏了大量的珍貴古董,甚至可以說是「撿漏」,當時的他400元就可以買下一件珍貴的宋朝官窯瓷器,如今這種瓷器至少也值上億元。

但如今不一樣了,古玩市場上所謂的「古董」基本沒有一件是真的,就算不懂古玩的人一眼也能看出假;高級一點的文物造假,專家一鑒定就知道是贗品了。

但有時候,專家也是會走眼的;不少文物造假分子就是看到了專家盲目的自信,故意避開專家的鑒定方法,從而騙過專家。馬未都在一次講解過程中就提到我國博物館回購文物的「恥辱事」。這件事情便是「北魏陶俑事件」。簡而言之,就是河南一文物造假村的村民偽造了一批陶俑拿到北京販賣,專家看到後鑒定這是北魏陶俑,便慫恿國家博物館、北京博物館花90萬將其買下。而具體經過如下:

1994年,河南一座北魏時期的古墓被盜,各地專家都知道了這個消息,而古墓被盜的文物中就要陶俑,因此專家紛紛上文物市場「閑逛」,看看有無這些北魏的陶俑出現。國博的一專家在北京著名古玩市場「潘家園」發現了幾具陶俑,根據賣主的說法,這是河南的一工地上挖出的,就這幾具,如果專家想要可以偷偷賣給他。專家一聽,這是來自河南的一座古墓,便聯想到了河南那座被盜的北魏墓。專家雖知道,這是違法販賣文物,但沒有辦法,當時的大背景就是如此,只要沒有證據,賣主咋說都行。經過鑒定,專家證實這是北魏陶俑。

回到博物館後,專家向博物館彙報了此事,各大博物館專家紛紛前來鑒定,完全證實這是北魏陶俑後,國家博物館花了90萬的錢將其回購。事後,賣主問專家,說「河南那邊說還有不少的這種陶俑,您還要嗎,要的話我叫他們空運過來」。這麼一說。專家感覺到事情的不妙,追查線索之下,查到了河南一文物造假村,也就是洛陽南石山村。發現這一批所謂的北魏陶俑其實都是名為「高水旺」此人偽造的。至於為何能騙過專家,自然有其門道。

不少人以為高水旺偽造的這些陶俑騙了博物館90萬後,會吃官司。其實不然,在古玩界,沒有文物造假一說,只有「藝術品」。這陶俑只能說是古代藝術品,至於真假,全憑鑒定人之眼,換句話說,古董造假是可以的,至於怎麼交易,全看雙方意願,若是買到假的,說明鑒定之人的水平不行。高水旺通過各種手段將這假文物弄成「北魏」時期之後,其名聲在外,但很多人都知道,高水旺最在行的是製作「唐三彩」。可以說,高水旺手中製作出的唐三彩可以亂真。

博物館知道後,想將其「詔安」,這是為何呢?要知道,唐三彩是一種極為珍貴的文物,是唐代特有的,在古墓中出土的三彩文物大多數都有所損害,而且在博物館收藏後,因為各種原因,也需要對三彩文物修復。而高水旺作為一個民間高手,是修復此文物的最佳人選。在接到博物館「詔安」的通知後,高水旺是有點拒絕的,但考慮到國家文物需要修復,便答應博物館同意免費修復這些文物,但修復完成後自己要回老家,繼續「仿造」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物學長 的精彩文章:

古墓中有無「粽子」?專家:此「火墓」發現一具,考古隊無人敢動

TAG:文物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