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催化界走向國際學術舞台的艱辛歷程

中國催化界走向國際學術舞台的艱辛歷程

《催化人生:辛勤回憶錄》節選

辛勤(1939—),生於哈爾濱,原籍山東省安丘,催化學家。1962 年7 月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本期,小編為大家節選了《催化人生:辛勤回憶錄》中的「中國催化界走向國際學術舞台的艱辛歷程」。字裡行間,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辛勤教授那濃厚的家國情懷。

第十六屆國際催化大會在以李燦、包信和、張濤、申文傑為代表的中國催化精英及其團隊的精心策劃和操辦下終於於2016 年9 月在北京成功召開。可以看出:參會科學家都是各國催化界的精英和泰斗級人物;大會報告、Keynote 報告、口頭報告的選題和分布體現催化科學技術前沿和舉辦者的大度;大會設施和服務尤其是志願者堪稱世界水平,大會傳承了世界催化大會的傳統風格,會上播放的歷屆國際催化大會的簡要視頻回顧和國際上諸多催化大師對這次盛會的期許和祝願,也使我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此次會議還恰當地加入了一些中國文化元素,使參會者置身於文/理交融情景之中,備感親切。所以這次北京大會是一次高水平的盛會。這次會上我見到了老朋友(法國的Michel Che 教授、J. Vedrine 教授;美國的A. T. Bell、B. C. Gates、G.L. Hall 教授;日本的K. Domen、S. T. Oyama 教授;俄羅斯的V. N. Parmon 教授;西班牙的C. C. Vicente 教授;保加利亞的L. A. Petlov)以及國內老同仁(徐如人、謝有暢、李宣文、黃仲濤、劉化章、陳誦英、陳慶玲、何鳴元、吳清輝(香港)劉尚斌(台灣))。

在這盛況空前的大會上,我浮想聯翩。這是幾代中國催化界同仁的夢想,上了這個台階,也就是中國從催化大國開始向催化強國邁進的新起點。這次盛會也是經幾代人的努力、爭取才在這代人身上實現的。

觸景生情,回顧往事要從半個多世紀前說起。

1962 年我從吉林大學化學系催化專業畢業,在20 世紀50 年代後期,國內大學開設催化專業的只有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其中北京大學和吉林大學由蘇聯專家德魯思和波力波夫、札哈羅夫開課。記得50 年代後期還分別在廈門大學和吉林大學舉辦了兩次催化研討班,培養了一批人才。在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現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前蘇聯專家聯合培養了一批「副博士」研究生。

20世紀60年代初從蘇聯留學的副博士研究生回到了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領域涵蓋了催化學科的全部六大理論。催化課內容幾乎全部是蘇聯人的工作:巴蘭金的多位理論;伏肯斯坦的半導體電子理論;柯巴捷夫的活性集團理論等六大理論。當時大家的腦袋裡的催化全都是蘇聯的,全然不知道催化世界還有另一半。

後來,在實驗室同老先生們討論工作時,他們經常談到日本科學家培養、成長的情況:一大批日本名教授如:慶依福長、米田幸夫、管孝男、山中龍雄、掘內壽郎、斯忠波夾、多羅間公雄、深川.清(Mulikawa)……這些人都是日本催化界第一代的著名教授,培養了一批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如田丸謙二、田部浩三教授……他們又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更年輕的日本催化界的精英(科學是要傳承的)。

在「文化大革命」前,由於教育、科研的「不對稱性」再加上經濟上緊張、封閉落後,我們對外界了解甚少,同時外界對我們也知之甚少。但是,從圖書館不多的影印雜誌和三五本原版西方期刊中我發現尚有很大一個領域我們很少涉足。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科學的春天來臨,國家對科學的重視和支持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也就提到檯面上來了。為了解國際催化學術界和向國際催化學術界介紹中國,經過同中國科學院、高校和企業科研部門的協調,中國大陸派出閔恩澤、蔡啟瑞、郭燮賢、林勵吾等,首次參加了1980 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催化大會。郭燮賢應邀在第七屆國際催化大會的Post Symposium 做了《中國催化研究概況》的報告。報告介紹了中國催化研究歷史、現狀、隊伍、研究領域、實驗設備……

由此開啟了中國催化界同仁走向國際催化學術交流平台的新階段—了解和學習階段。為此,國家開始向美國、歐洲、日本派出大批訪問學者、留學生。邀請國外知名科學家訪問中國,我所前後派出上百名時間長短不等的不同層次的訪問學者、留學生。這些人中有些人留在國外,其中有的已成為知名教授或事業有成,大部分學成回國,很多人現已成長為棟樑之才和催化學術界的精英。

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乃至中國催化學術界如何儘快走向國際催化學術交流舞台,這是當時中國催化學術界正在考慮的問題。鑒於當時條件和形勢,郭燮賢先生等籌劃:先後開展同以美國加州大學的A. T. Bell 教授(加州大學化工系系主任,國際催化委員會主席)為代表;以日本東京大學田丸謙二教授(東京大學副校長,國際催化委員會主席)和北海道大學的田部浩三教授(北海道大學校長)為代表;以比利時新魯汶大學的B. Delmon 教授為代表的以及後來以法國巴黎第六大學M. Che 教授為代表的歐洲方面的國際學術合作。方式以舉辦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先後主辦了中日貴金屬學術會議、中日美催化會議、第四屆國際溢流會議(這是我國催化界組織的第一個十五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學術會議)、第五屆無機膜國際會議、中石化主辦的第三屆世界石油大會、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等主辦的中日C1 化學會……]和簽訂協議開展實質性國際學術合作(以這種方式實驗室派出了上百名學生和訪問學者)。

其中,中日美催化會議的組織、籌備,郭燮賢教授等煞費苦心,竭盡全力促成。第一屆在大連召開的中日美催化會議非常成功,三國的精英聚會開了個好頭,隨後在北海道(札幌)、廈門、芝加哥、札幌、北京,連續召開了六屆中日美催化會議,該會議成為系列國際學術會議,終於在2000 年西班牙格拉納達國際催化大會時拓展為亞太催化大會(Asia-Pacific Congress on Catalysis,APCAT),常設秘書處(大連),肖豐收教授任秘書長。後來,分別在韓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這些國家主辦APCAT 會議。這個系列會議已連續舉行了十三屆,它已經與北美催化會議、歐洲催化會議並列成為世界催化三大區域性系列會議。它僅次於四年一屆的ICC 的國際催化盛會,這些參會者來自世界各地知名科學家,這也說明中國催化學術界在世界催化界有了一定的影響。

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措施,帶來與國際催化學術界的這種頻繁緊密的人員往來與學術交流,不僅加強了我們與國際的聯繫,使我們完全融入了國際催化學術界,並且也逐漸在國內外贏得了學術聲望與地位以及學術交流的話語權。

第七屆以前的國際催化大會上幾乎見不到中國人的身影,第九屆會議以後參會的中國人逐漸多起來,從幾十人增加到上百人。記得我剛出國時,最初人們問起來,首先問你是日本人嗎,然後問你是從台灣來的嗎,最後才問你是從大陸來的嗎,現在全然沒有這樣問的了,可見我們的影響在增長、強化。

1984 年蔡啟瑞、郭燮賢教授被推舉為國際催化理事會理事(第二任是郭燮賢、陳懿,第三任是李燦、何鳴元,現在是包信和、王野),中國開始介入國際催化理事會了。

與此同時,郭燮賢等一些老先生開始考慮申辦國際會議,記得他曾讓我去北京找中國化學會辦公室的方智、邱郗白了解辦國際會議的手續、條件、要求……但了解到當時中國辦這樣的大會要由中國化學會出面主辦,當時各方面條件很差交通、食宿、會議設施,尤其是經濟實力等諸方面難度很大。所以我們在第九屆國際催化會議上只是口頭講有意願,但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中國正式提出申辦國際催化大會是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召開的十二屆國際催化大會上。但當時法國提出在巴黎舉辦(當時歐洲催化界的老人(一些名教授和理事們)面臨退休,雖然巴黎曾開過一次國際催化大會,但他們很想再圓一次催化夢),並得到絕大多數歐美國家的理事支持。中國得票很少,況且我們準備得也不充分。

在十三屆國際催化大會前,石化總公司舉辦過第三屆世界石油大會。催化委員會部分委員專門在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召開會議,會上閔恩澤、李大東院士詳細介紹了他們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的經驗,閔先生出了很多主意和注意事情。

在籌備申請報告時,陳懿老師、高滋老師幾次來到大連逐字逐句的修改,雖然那時陳老師是南大代校長,高滋老師是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其精神真像小學生做作業!定下來陳老師主講,儘管陳老師英語水平十分好,但他還是認真預講,讓大家提修改意見。關於會標如何選才能體現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宏大,最後選定長城,又從許多長城的造型選出體現博大精深(第十六屆國際催化大會仍然選用長城作為中國文化主元素)。這些雖然己成歷史但確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

到了第十三屆巴黎國際催化大會,中國的催化實力大增,參會代表超過百人,催化研究的水平明顯提升,我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做出了勢在必得的姿態。這次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韓國。我送陳懿老師(陳老師主講)、李燦去催化理事會場時只有我們三人,而韓國人則有一個大團隊列成一排,每人手拿一束鮮花送給開會的理事。這種場面使我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是我們怎麼沒有這樣的團隊?會議結束後的表決結果是韓國勝出。我久久不得其解,或許是中國精英的團隊精神不夠,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原因!

雖然申辦未成功,但李燦獲得國際催化大會獎並被選舉為理事會副主席也使我們得到了一些慰藉(按國際催化理事會章程,當選的副主席下一屆自動進升為主席,這說明中國人已進入催化界國際學術交流的核心層次)。在大會閉幕式後,大會主席團還同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合影。我參加多次國際催化大會,這種場面我從未見過。

這也說明國際催化大會的中國元素增大,給未來申辦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直到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催化大會上,包信和、李燦、張濤、王野、申文傑組成中國申辦小組,在催化理事會上包信和研究員主講、張濤研究員補充發言後,中國沒有任何懸念地申辦成功。由此看來,多年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使這已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在中國催化界成功舉辦第十六屆國際催化大會,並頗有成就地走上國際學術交流舞台時,往事縈懷國際友人的全力支持。這些人當中美國的A. T. Bell 教授,日本的田丸謙二教授、田部浩三教授;比利時的B. Delmon教授;法國的M. Che 教授;匈牙利的P. A. Petlov 教授等對我國的催化事業發展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B. Delmon 教授是國際催化學術界的知名科學家,比利時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他曾同時兼任歐洲近十個國家催化協會主席。由於他對中國催化科學走向世界舞台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博士、博後、訪問學者;積極推介中國催化成就,推薦中國主辦國際學術會議;推薦中國科學家任國際學術雜誌編委;Delmon 教授先後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廈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合作,是中國催化界十分熟悉的合作者和老朋友。同時也基於他本人在國際催化界的學術貢獻和地位,(如由B. Delmon 教授和美國的J.T.Yates 教授策劃主編的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催化叢書已出版了177 卷,其中四卷由中國催化科學家主編(170、165、147、112 卷),是目前全世界最全的一套催化叢書)。

A. T. Bell 教授是美國加利福尼業大學化工系主任、國際上催化協會主席。早在1982 年籌備第一屆中日美催化會議並作為美國代表團長率十餘位知名教授參會。他曾幾十次造訪中國大陸並為中國催化界培養了一批高級人才。

Michel Che 教授早在20 世紀70 年代就同法國分子篩研究方面的元老C.Naccache 教授訪問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技界的情誼源遠流長。他同J.Vedrine、M. Breysse 等教授一起組建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在推動中法科技合作和推薦中國科學家走上國際交流平台做了大量工作。為此,他於2009 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從1982 年第一屆中日美催化會議以日本東京大學田丸謙二教授(東京大學副校長,國際催化委員會主席)和北海道大學的田部浩三教授(北海道大學校長)為代表團團長參會以來互訪、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合作研究來往密切,田丸教授、田部教授以及他們的弟子們,多次訪問SKLC,是我們十分熟悉的老朋友。

本文摘編自辛勤著《催化人生——辛勤回憶錄》文前及第一章,內容有刪減。

催化人生——辛勤回憶錄

辛 勤 著

責任編輯:李明楠

北京:科學出版社

由於作者多年擔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並負責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工作,本回憶錄的內容從一個側面反映了20世紀中國催化學術界的歷史。它可以讓青年學子了解20世紀催化界同仁的學習、工作、生活、教書育人情況和嚴謹治學的精神,以及他們是如何為中國催化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嘔心瀝血,做出重大貢獻的。

關注《催化人生——辛勤回憶錄》,您還將關注「催化與材料化學研究生教學叢書」系列:

(本期編輯:安 靜)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來稿

傳播科學,歡迎分享「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人類也能做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單半球睡眠嗎?
十所中國最美大學,你想去哪個?

TAG:科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