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實例反駁ToF鏡頭無用論,不是誰都能拍出這樣的表現力

實例反駁ToF鏡頭無用論,不是誰都能拍出這樣的表現力

在手機攝影不斷演變的進程中,相對於長焦鏡頭、廣角鏡頭、或是大尺寸感測器等配置,ToF鏡頭必要性還是頗有一些爭議,那麼ToF鏡頭到底是否雞肋呢?我剛好手頭有一台華為P30 Pro,我們就從它入手來看一下。

ToF鏡頭的工作原理

如果用比較簡單的語言描述,ToF就是一個為圖片增加景深信息的鏡頭。通過攝像頭向遠處發射紅外線,當遇到物體後會反射回來,從而獲得較為精確的物體距離。

與ToF鏡頭相對應的,目前市場上還有3D結構光,其被廣泛熟知是iPhone X及以後機型上使用的Face ID。3D結構光也可以測量較為準確的物體立體距離,但是測量距離很短,以至於基本無法應用在基本背部直接作為景深鏡頭。而ToF鏡頭的測量距離更長,更加適合應用在機身背部應對更加複雜的拍照環境。

漸進式虛化髮絲級摳圖

那麼ToF這樣的方案在實際拍照體驗中有什麼意義呢?透過華為P30 Pro的鏡頭,我們直接上圖說話吧。

從右側的圖像上看到,搭載了ToF鏡頭的華為P30 Pro在使用後置攝像頭拍攝人像時,照片背景虛化到位,人像和背景之間有著極為明顯的距離差,且呈漸進式虛化,而非直接糊成一片,同時被攝主體輪廓十分清晰,得到了有效突出。顯示出了自然且極具表現力的圖像。

而且相對於以往完全依託於演算法的摳圖虛化來說,左側圖像中上衣與背景色彩相近的情況,很容易出現不能精準識別被攝主體邊緣的情況,因而摳圖參差不齊。而華為P30 Pro所搭載的ToF鏡頭基於景深信息感知,與背景同色也完全不會成為干擾。這也是ToF鏡頭與摳圖演算法最核心的區別之一。

上面兩張人像照片樣張則更為淋漓盡致地展現了ToF鏡頭對畫面主體最精細的識別。我們將照片樣張放大,可以看到不僅人像整體輪廓十分清晰,而且即使單獨飄起的頭髮絲也依然非常清晰,這就是ToF鏡頭所帶來的效果,

回到ToF無用論的輿論,許多小夥伴認定ToF鏡頭本質上並不直接成像,因而覺得ToF鏡頭無用。不過事實上,ToF鏡頭帶來了極為有益的幫助,極大的豐富了照片的縱深感,尤其為人像等主體突出的拍照帶來了更加震撼的表現力,上面的照片樣張就是非常好的說明。

小結:TOF有用且是趨勢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隨著人們手機攝影邁向專業化領域,人們對於手機攝影成像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而ToF鏡頭所能帶來的景深信息能夠成像帶來極大提升,華為P30系列手機現在的拍照效果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不用提ToF在未來的各種發散開來的應用。ToF不僅有用,而且還會是廠商不斷跟進的趨勢,但是華為P30系列已經先行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豎鋸評測 的精彩文章:

四攝設計,30倍數字變焦,榮耀20 PRO拍照評測
小米70邁新品體驗,能夠給汽車「使用」的應急移動電源

TAG:豎鋸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