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科學家放著銀河系中心黑洞不理,而選擇拍攝更遙遠的黑洞?

為什麼科學家放著銀河系中心黑洞不理,而選擇拍攝更遙遠的黑洞?

引言:在人類拍攝到黑洞照片之前,我們對於黑洞的模樣都基於豐富的想像力和科學家模擬出來的模型。今年四月份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被公開了,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橙黃色的環狀物,而中心區域是一片漆黑,這就是黑洞。

在今年的四月份,一個國際天文機構在全球六大城市同步直播了一場發布會,會議上研究人員公布了人類歷史上首張拍攝到的黑洞照片。在那一天美國華盛頓、日本東京、中國台北、中國上海、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智利的聖地亞哥都同步開展了這場發布會,再加上各個國家主流媒體的宣傳,一時間幾乎人人都看到了首張黑洞照片。我國的網友素來以風趣幽默著稱,在黑洞照片公布之後各種各樣「惡搞」的圖就出現了。

很多人表示通過這次公布黑洞照片的消息他們才開始認識黑洞,之前只知道宇宙中有這麼一種天體存在。早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就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這麼一種天體的存在,在他看來這種天體所擁有的超強引力能夠讓光線都無法逃脫。直到1968年,美國天文學家惠勒正式提出了「黑洞」這一概念,實際上在他之前就有不少科學家通過公式的推到預測黑洞的存在。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長期研究,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黑洞是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它幾乎無法用人類現有的物理理論來解釋,以至於許多科學家為它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例如霍金的黑洞理論。科學家表示,雖然人類無法用肉眼直接觀測到黑洞,但是他們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到黑洞的內部可能蘊藏著人類一直以來尋求的答案,或許就是揭開很多宇宙謎題的答案。

為了更好地研究黑洞,天文學家將黑洞分為三種,分別恆星級質量黑洞、超大質量黑洞和中等質量黑洞。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分類的依據是黑洞的質量,據了解,恆星級質量黑洞是質量最小的黑洞,但它們的質量也至少比太陽要重幾十倍到上百倍左右。而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比太陽要大幾百萬倍,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心就存在這麼一個黑洞。這裡也引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科學家要大費周章去拍攝一個距離人類那麼遙遠的黑洞,而不選擇拍攝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呢?

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照片的主角是距離地球5400光年的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它的質量至少比太陽大60億倍以上,它在黑洞家族裡應該是質量比較大的一類,因此即使人類和它有著5400光年的距離,科學家還是能夠清晰地拍攝到它的照片,這就是科學家們選擇它的其中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馬座A的活動情況要比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還要活躍,這就導致了人馬座A發射出來的光更多。超大質量在吞噬周圍的恆星時,這些恆星會對外釋放出大量的光線,而且吞噬的程度越劇烈發出的光就越多。因此從觀察到的情況來看,人馬座A的發光吸積盤要比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要大得多,這就是科學家選擇它的第二個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洞使者 的精彩文章:

人類被科學家矇騙多年,我們的地球不是圓的,一天不是24小時
多久後人類才可以實現星際旅行?讓科學家告訴你要求有多苛刻

TAG:黑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