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應該如何鑒別?別擔心,都在這裡了

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應該如何鑒別?別擔心,都在這裡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發現個現象。

許多茶友只知道荒野白茶好,稀缺,難得,品質珍貴,卻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甚至還出現指鹿為馬的情況,分明是一款台地白茶,卻被安上荒野白茶的名號,堂而皇之售賣。

某日,看掌柜洋洋得意在文案中晒圖,並配字——荒野白茶。

只見那荒野白茶,連綿不絕,頗具規模,綠油油的茶園邊上,那幾根電線杆稍顯突兀。

這哪裡是荒野白茶,充其量算是拋荒喝茶。荒野白茶,那是藏在深山當中的精靈,左一叢,右一簇,基本沒有成群結隊出現的情況。

再看掌柜的其他文案,敢情這是將荒野白茶一路「黑」到底的節奏。另一文案里,掌柜在強烈推薦荒野壽眉。文案寫的極美——野性十足,花香高揚,山野靈氣。

這一端,看的茶友是心痒痒,躍躍欲試。

然,勸君別衝動!

所謂的荒野壽眉,披著荒野白茶外衣的台地茶,是假象,稍有不慎,容易落入台地茶的圈套中!

要購買到正宗的荒野白茶,需要明確三個概念,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

《2》

什麼是荒野白茶?

荒野白茶,從字面上理解,即生長在荒郊野外的白茶樹。

它的種植方式,簡單粗暴,靠天生養。

而荒野白茶的核心,在於荒與野二字。

在《說文》當中,荒,蕪也,一曰草荒地也。即這個地方是荒蕪的,荒廢的,被廢棄的。

野,有非家養的;野生的的意思,也可以指植物未經人工種植培養的,比如:野芳發而幽香。就是指非家養的花。

荒野白茶,指的就是沒有經過家養的,長在野外的白茶。

這是荒野白茶的核心,一個都不能少。

荒野白茶樹的生長地,遠離人煙,甚至是在一片荒山密林當中,四周雜草叢生,樹木交錯,白茶樹掩映其中。還有的白茶樹,與竹林為伍,芒萁為伴,野花點綴其中,是真正的山野精靈。

在幾十年的荒野生活當中,白茶與周圍的環境,早已融為一體,深受周遭植物的影響,這些香氣,也逐步融於茶葉當中。

喝荒野白茶,我們能感受到各類花香,說不出具體的名稱,但花香的野勁十足,這分明就是野花香氣。啜一口花香四溢的荒野白茶,腦子裡不自覺浮現出「待到山花爛漫時」的場景。一叢叢,一簇簇,色彩鮮艷的野花點綴在其中。再沖泡,待花香漸漸淡去後,竹葉香、嫩筍香、鮮筍香等更多元化的氣味出現。

這是荒野白茶的特色之一,香氣充滿野性!

《3》

什麼是拋荒白茶?

拋荒白茶,指的是之前有人為種植,而後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刻意荒廢的茶樹。

似之前家庭優渥的貴族,一葉落魄,成為平民。

它的特色,在於之前有人種植,而後被刻意荒廢。

但拋荒白茶的身上,仍舊保留人工種植的痕迹。這些茶樹,並不會過於高大,還能看出人為修剪留下的印記。

甚至於有的拋荒白茶,是種植在台地茶園附近,距離人類活動地比較近,方便採摘。

與荒野白茶的環境相比,拋荒白茶更加地有煙火氣。周邊的環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整潔,沒有荊棘叢生的艱辛。

拋荒白茶,雖然名字里有一個「荒」字,但與正宗的荒野白茶,還是有實質性的差距。

拋荒白茶身上的野勁,就不如荒野白茶來的明顯,身上就缺了幾分野勁。但它也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好處,可以成為荒野白茶的替身,在沒能買到正宗荒野白茶的時候,喝一喝拋荒白茶,也能代入想像人們常說的野勁,究竟是何風骨。

拋荒白茶,承載了部分我們對荒野白茶的念想。

《4》

什麼是台地白茶?

台地白茶,是茶農買了茶苗,親手培植在茶園裡,有專人看管,專人打理,並且成規模化種植的茶。

通常我們在網路圖片上搜索到的,那連綿不絕,可作為教科書式的茶園,就叫做台地白茶。

台地白茶最大的優勢,它生在茶園裡,周邊有人居住,方便打理茶園。台地茶周邊,少見雜草、灌木。是所有白茶生長環境中,最優質的一種。

荒野、拋荒、台地,三種種植方式,台地白茶的人為干預因素最大,它是最有人類活動痕迹的種植方式。荒野白茶和拋荒白茶,生活條件稍顯局促,甚至是不修邊幅的做派。

台地白茶,需要定期修剪,定期除草,有了這些人為因素的干預,台地白茶的產量穩定。並且台地白茶的產量,是三種種植方式之首。

目前我們買到的白茶,若是沒有特殊說明,通常指的是台地白茶。

可以說台地白茶是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茶。

《5》

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該如何鑒別?

一看外觀。

因種植方式的不同,三類白茶的茶樹,就有外形的差別。

荒野白茶,最放誕不羈,茶樹高大,枝葉交錯。要採摘荒野白茶,還要將樹枝扳下來,才能順利地採摘嫩芽。

拋荒白茶,比荒野白茶稍微整齊些,還能依稀看得到人為種植的痕迹,但因為拋荒多年,枝丫橫斜,枝條長。

台地白茶,是最整齊的,定期修剪,台地白茶一般不會太高,通常到成年男性的膝蓋處。

這是我們買茶,看不到茶樹,通過干茶該如何辨別呢?

看馬蹄結,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馬蹄節,是荒野白茶的標誌,荒野白茶中擁有大量且明顯的馬蹄節。拋荒白茶,也有少量的馬蹄節,只是不如荒野白茶明顯,至於台地白茶,基本看不到馬蹄節的存在。

二聞香氣。

同樣是白茶,因為種植方式的差異,毫香濃郁程度是最大的差別。

以白毫銀針等級為例:

荒野白茶中的毫香最為濃郁,其次是拋荒銀針,最後是台地銀針。(備註,在海拔、加工工藝一致的前提下討論)

荒野白茶的香氣,帶有一股難以馴服的野勁,好似脫韁的野馬,在一片廣袤的草原上馳騁。並且在毫香之後,還帶著山野間花朵的氣味。

拋荒白茶的花香,花香中庸,極有路邊野花的勁道,又有野花的爛漫。只有台地白茶的花香,多了幾分中規中矩,少了野性,更有大家閨秀的做派。

三品滋味。

荒野白茶的茶湯,野勁十足,茶湯清潤、稠滑、潤澤,還帶有野生蕨類的氣韻,喝到荒野白茶,就覺得自己回歸大自然,無拘無束。

拋荒白茶的湯水特點,依舊是中庸。它既有荒野白茶的野勁,又有台地白茶的溫和,入口後的茶湯滋味綜合。

而台地白茶,順滑柔和是它的最大特色。溫柔、細膩、甜潤、淳和,是台地白茶最好的註腳。

《6》

荒野白茶、拋荒白茶、台地白茶,是三種截然不同種植方式下的產物。

荒野白茶,似閑雲野鶴的世外高人,雲深不知處,藏著山野間的精靈,而後機緣巧合被發現,被茶農的雙手製作成茶,憑藉其獨特的野勁,以及綠色自然健康的本質,成為如今白茶界的當紅辣子雞。走向千家萬戶,成為茶案上的寵兒。

拋荒白茶,說它是無心插柳也行,有心栽花也可。原本是養尊處優的家生子,而後遭遇「變故」,不得不學會自力更生的技能,被迫接受殘酷的生活環境。

物競天擇,順利存活下來的拋荒白茶,成為繼荒野白茶後,第二矚目的茶,甚至是荒野白茶的替代品。

台地白茶,是被茶農捧在手心上的茶,一直是市場的主力,其產量穩定,品質穩定,價格親民,是許多茶客入門的第一選擇。

台地白茶,可作為入門首選。拋荒白茶,中庸之道,極有台地白茶特色又有荒野白茶品格,喝一泡拋荒白茶,算得上是一石二鳥,互不耽誤。荒野白茶,則是老茶餮的追求,為的就是味蕾上的饜足。

三種白茶,各有千秋。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紅茶,是不是也像武夷岩茶一樣,有煙火味?
口糧肉桂,比水好喝就行?你對武夷岩茶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