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9年全球十大基因編輯公司,CRISPR「三大先驅」都入選

2019年全球十大基因編輯公司,CRISPR「三大先驅」都入選

目前使用的基因編輯有三種主要類型:鋅指核酸酶(ZFN)、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核酸酶(TALEN)、定期聚集的短迴文重複序列(CRISPR)。所有這三種類型都針對特定的DNA序列,從基因中切除這些序列。ZFN是最古老的基因編輯方法,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這是基因編輯的唯一方法,直到2009年發現TALEN方法,提供更具體的DNA序列靶向。

基因編輯技術發展的元年可以說是在2012年,因為這一年發現了CRISPR。CRISPR被認為是最準確、最有效、最快速和最簡單的基因編輯工具,它使科學家能夠比以往更精確地編輯或修改幾乎任何生物體的基因組。過去幾年以來,「CRISPR」一詞不斷在各種科學和非科學界引起轟動。

近日,全球生物技術最權威的雜誌《GEN》發布了「2019年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該榜單包括了基因編輯領域的5家上市公司和5家非上市公司。其中,上市公司按照2018年的收入進行排名,包括來自產品或銷售服務以及合作和研發活動,非上市公司根據所披露的籌集到的總資本進行排名。

相較於2018年的榜單,我們依舊可以在 2019年榜單中看到與CRISPR「三大先驅」張鋒、Jennifer Doudna、Emmanuelle Charpentier相關的公司身影。有所變化的是,由Emmanuelle Charpentier聯合創立的CRISPR Therapeutics因收入表現跌出TOP5上市公司榜單,而由CRISPR Therapeutics與拜耳成立的合資企業Casebia則登上了TOP5非上市公司榜單。

以下是2019年全球十大基因編輯公司榜單:

TOP5上市公司

#1.Sangamo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1995年

2018年收入:8445.2萬美元

Sangamo Therapeutics是一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開展臨床階段藥物研發的公司,專註於鋅指蛋白技術(ZFP)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該公司是全球應用鋅指蛋白技術最廣泛的公司,開展了一系列臨床階段的人類疾病治療。基於基因治療的多平台方法,包括基因治療、基因組編輯、細胞療法、基因調控等,Sangamo在血友病、血紅蛋白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艾滋病等領域布局產品管線。

Sangamo2018年的收入比2017年的3656.7萬美元增加了一倍多,這歸功於與Kite(吉利德公司)和輝瑞公司的合作。最近,Sangamo的研究人員專註於使用鋅指核酸酶(ZFNs)增強基因組編輯。7月29日,Sangamo團隊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稱,設計ZFN結構內的兩個關鍵功能區,即調節識別DNA的鋅指陣列的結合親和力,並減慢Fok1切割結構域的催化速率。可以組合這兩種互補的方法,以實現接近100%的目標修飾而沒有可檢測的脫靶。今年3月,Sangamo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報道稱,通過一系列蛋白質改造工作,開發出新的ZFN結構。這些改造包括顛倒DNA結合結構域和核酸酶結構域的順序,以及運用新的接頭(linker)跳過相鄰鋅指之間的鹼基。通過這種結構多樣化的策略,他們試圖大幅度提高ZFN的靶向精確度。

#2. Horizon Discovery Group

成立時間:2005年

2018年收入:5870萬英鎊(7118.6萬美元)

Horizon Discovery總部位於英國劍橋,其技術核心是基因編輯技術,至今已經有超過十年的基因編輯經驗,從早期的rAAV技術到ZFN以及近幾年火熱的CRISPR技術,Horizon都有專利授權。

Horizon Discovery公司2018年收入比2017年增長了68%。這一增長也歸功於其最近的合作:Celyad正在開發第一個非基因編輯的同種異體CAR-T臨床項目,使用Horizon Discovery的SMARTvector短髮夾RNA(shRNA)技術平台。2018年,AstraZeneca採用了Horizon Discovery的Edit-R crRNA文庫作為其功能基因組學發現平台的一部分。而Biocartis的Idylla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分析得到了Horizon Discovery開發的細胞系衍生參考標準的支持。

#3. Editas Medicine

成立時間:2013年

2018年收入:3197.7萬美元

Editas Medicine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創始人之一是CRISPR領域的「大神級人物」張鋒。該公司正在開發基於CRISPR/Cas9技術專利的基因組編輯平台,致力於通過改變患者的致病基因來治療相應的疾病。目前,該公司已建成一個多樣化的管線,包括針對眼睛疾病、肌肉疾病、血液疾病、肺病、肝病和癌症的產品。

由於與Beam Therapeutics、Juno Therapeutics(去年被Celgene收購)、特別是Allergan的合作,Editas2018年在合作和其他研發的收入從2017年的1370萬美元翻了一倍多。Editas和Allergan於4月份宣布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對患者進行體內CRISPR的首次臨床試驗。這項工作也是Cynthia Collins的首要任務,她於今年3月份被任命為臨時首席執行官,8月6日被任命為常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4. Intelli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4年

2018年收入:3034.4萬美元

Intellia Therapeutics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專註於利用生物工具CRISPR/Cas9系統開發專有的、有潛力的治癒療法。作為Editas Medicine最強大的競爭對手,Intellia獲得了CRISPR先驅之一的女科學家Jennifer Doudna授權的相關知識產權。

Intellia與諾華和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的合作,使其公司收入增長從2017年的2611.7萬美元增加了16.5%。同時,Intellia和Regeneron(2016年啟動的一項合作)在Intellia-led NTLA-2001項目上進行合作。2018年12月,Intellia擴大了與諾華公司的細胞療法合作,包括眼部幹細胞 (諾華公司為此向Intellia支付了1000萬美元),並獲得了對諾華公司LNP庫的擴大使用權。

#5. Precision BioSciences

成立時間:2006年

2018年收入:1088.3萬美元

Precision BioSciences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致力於開發新一代基因組編輯技術平台ARCUS在癌症免疫療法、遺傳疾病和食品領域的應用。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基因組編輯技術,在CAR-T或TCR細胞療法中切除導致患者免疫系統攻擊供體T細胞和導致供體T細胞攻擊患者健康組織的基因,讓癌症患者可以使用健康供體生成的T細胞療法,不再局限於依靠患者本身的T細胞。

Precision BioSciences自今年4月1日完成首次公開IPO以來,已開始在PBCAR0191的 I / IIa期試驗(NCT03666000)中進行患者給葯。PBCAR0191是該公司與Servier一起開發的首個基因編輯的同種異體抗CD19 CAR T-細胞產品。7月,Precision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建立了高級治療製造中心(MCAT)。該公司稱這是目前美國第一家符合cGMP標準的內部製造工廠,專門用於基因組編輯的現成CAR-T細胞療法。在完成調試、鑒定和驗證後,MCAT將在第四季度開始cGMP生產。

TOP5非上市公司

#1. Casebia

成立時間:2016年

募集資金總額:3億美元

Casebia是CRISPR Therapeutics與拜耳成立的一家對半持股的合資企業,旨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代謝和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Casebia成立之時,拜耳同意在未來五年內向CRISPR Therapeutics支付至少3億美元的研發投資,另外還有3500萬美元現金用於購買CRISPR Therapeutics的少數股權。上個月在2019年國際血栓形成和止血學會大會上,Casebia首席科學家Alan Brooks博士報告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的研究,該方法通過使用CRISPR-Cas9在小鼠中顯示穩定的、可滴定的因子VIII表達,來管理治療血友病a的因子VIII的產生。

#2.Poseida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4年

募集資金總額:2.265億美元

Poseida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旨在將一流的非病毒基因工程技術轉化為能拯救生命的治療手段,從而用於治療各種疑難疾病。公司正在獨立研發一種自體和同種異體CAR-T(候選產品,該產品可以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瘤以及一些罕見遺傳病)。

今年4月,Poseida宣布完成1.42億美元C輪融資,由諾華出資7500萬美元領投。Poseida表示,利用這筆資金全面推進目前進行的CAR-T計劃,包括罕見遺傳病的基因療法。今年5月,Poseida獲得了FDA對其CAR-T候選藥物的孤兒葯指定,該藥物名為P-BCMA-101,用於複發和/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

#3. Beam Therapeutics

成立時間:2018年

募集資金總額:2.22億美元

Beam Therapeutics是首個利用CRISPR單鹼基編輯技術開發全新療法的公司,由張鋒、David Liu以及J. Keith Joung三位CRISPR領域的「大神級人物」共同創立。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宣布完成8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今年3月,公司又宣布完成1.35億美元B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下一代CRISPR技術的開發,擴大在鹼基編輯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並將產品管線推向臨床開發。

5月,Beam和日本生物技術公司Bio Palette宣布了一項關於各自基礎編輯知識產權(IP)的獨家交叉許可協議。同時,Beam還通過多個平台為哈佛大學、Broad Institute、MIT和Editas Medicine提供技術授權。

#4.Synthego

成立時間:2012年

募集資金總額:1.58億美元

Synthego總部在加州矽谷,是一家為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基因工程細胞的公司。該公司由 Paul Dabrowski 和 Michael Dabrowski 兄弟二人創立,在正式進入生物科學領域之前,他們曾就職於埃隆?馬斯克創立的 SpaceX公司。

在登上福布斯2019年估值10億美元創業公司排行榜前一個月,Synthego宣布了爆炸性消息——推出了Gene Knockout Kit v2。該試劑盒旨在通過利用新的生物信息學驅動的多指導策略來確保基因敲除,該策略使用多達三個針對同一基因的修飾的sgRNA。Synthego表示,這套設備將使科學家在優化CRISPR實驗時避免多次反覆試驗,從而加快研究速度。2018年10月,Synthego完成了由Founders Fund牽頭的1.1億美元C系列融資,籌集了總資本的三分之二以上。

#5.Inscripta

成立時間:2015年

募集資金總額:1.345億美元

Inscripta是一家基因編輯技術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致力於創造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和工具,為人類的食品、燃料和醫療等帶來變革。

在2019年的合成生物學:工程、進化與設計(SEED)會議上,Inscripta首次公開展示了其基於CRISPR的最新技術,該技術旨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實現多路可跟蹤的細胞編輯。該公司基於前沿的CRISPR基因編輯原理,開發一類CRISPR酶類家族(稱為MADzymes),可為研究人員和商業合作夥伴專門定製所需的核酸酶,以及全套基因編輯配套工具(軟體、儀器和試劑等),這些工具將大大提高基因編輯的速度和效率。今年4月,Inscripta宣布,在2018年的8550萬美元C輪融資的基礎上,又新增了2000萬美元融資,使本輪融資總額達到1.055億美元。

End

[1] Top 10 Companies Leveraging Gene Editing in 2019

[2] Top 10 Companies Leveraging Gene Editing in 2018

[3] 5 Top Gene-Editing Stocks for 2019

[4] 全球十大基因編輯公司,最年輕的才成立1年

[5] GEN盤點:全球十大基因編輯企業,CRISPR「三大先驅」均在列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治療三陰性乳腺癌,Merck公司Keytruda組合療法3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
本周全球生物醫藥融資一覽,聚焦新葯研發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