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太空站:人類走出地球的第一站

太空站:人類走出地球的第一站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被束縛在搖籃里。」

早在一百多年前,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就給人類發展指明了方向。

而空間站(太空站)——對於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有人說,空間站是人類離開搖籃生活,掙脫地球臍帶的起始點。

有人說,空間站是未來太空移民的實驗場。有人說,空間站是人類成為跨星際物種的第一站。也有人說,空間站是美蘇太空競賽的副產物。不管怎樣,每當我們仰望太空,空間站都是巨大的存在符號,不容忽視……

先驅者們的幻想與夢想

最早有根有據的文字提到「空間站」,可以追溯到150年前。1869年《大西洋月刊》刊發愛德華·黑爾(Edward Hale)的一篇小說《磚砌的月亮》,描述了一個直徑200英尺、用磚壘成的人造球體,從建造到進入軌道的全過程。

這種描述只能算是一種幻想,算不上硬科幻。而第一個科學闡釋空間站的人,正是齊奧爾科夫斯基。

這位航天之父在《天地夢想》《人與自然》文中,首次從科學技術角度解釋了建造空間站的可行性。後來又在《飛向宇宙的火箭》具體勾繪出空間站的未來模樣:使用太陽能,利用自轉產生模擬重力,自建封閉生態系統等。如今看起來,如此真實又如此科幻。

另一位航天先驅赫爾曼·奧伯特(Hermann Oberth),則在空間站應用方面,看得更清更遠。空間站不僅是太空生活的棲息地,更大用處在於科研價值,可以當作天文台、地球觀測站、微重力科研平台。甚至他把空間站的種種配套都想到了,比如往返空間站的太空飛船、艙外宇航服、太空望遠鏡……如今,這些設想都已實現。

除了科學設想,當然不乏科學狂想。與奧伯特同時代的赫爾曼·波托奇尼克,在1929年出版的《太空旅行問題-火箭發動機》中,詳細設計並繪製出第一個輪狀空間站,影響了幾代人。

從1951年馮·布勞恩發布的旋轉輪空間站概念,到1968年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里的V空間站,一直到2014年諾蘭《星際穿越》里的永恆號空間站……

美國:驚世駭俗的太空基地

如果說20世紀上半葉人類還停留在空間站的夢想階段,那麼下半葉就成了現實階段。

最直接的催生婆就是美蘇太空爭霸賽。在此背景下催生的NASA,第一要務當然就是載人航天,搶先要把人送上天,第二梯隊計劃才是留在太空,建造空間站。結果蘇聯贏得了首輪比賽,加加林的微笑攪亂了NASA的部署,刺激了肯尼迪的神經。

於是就有了跨越式發展——跨過空間站計劃,直接登月。直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年,1969年NASA才騰出工夫和精力,正式提出一項更加驚世駭俗的計劃:建造一個可容納100人的空間站,命名為太空基地Space Base。

太空基地,既是一個超級科研平台、地球觀測平台,又是往返地月之間的中轉站、登月宇航員的換乘站,甚至是核動力宇宙飛船的母港。

不過,設想很快就被現實拉拽墜地。光是發射費用的預算,就會超過建造太空基地本身。

蘇聯:搶佔近地軌道先機

與此並行的是,蘇聯在贏得頭兩輪(首發人造衛星、首先載人航天)之後,卻輸在太空爭霸最高潮(登月競賽)。眼睜睜看著美國一次次登月插旗揚威,自家登月火箭卻屢屢爆炸,只得切換賽道,搶佔近地軌道空間站的先機。從1971年到1982年11年間,接連發射7個單體空間站——這就是著名的禮炮計劃。

(待續,謹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阿波羅11登月日,一起來擁抱月球
打出第80發,快運美軍最尖端通訊衛星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