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滕王閣序》作者,寫了一篇愚蠢透頂的文章,把自己害死了

《滕王閣序》作者,寫了一篇愚蠢透頂的文章,把自己害死了

古代的時候,正妻生的兒子是嫡子,小妾生的兒子是庶子。按照「立嫡以長」的原則,嫡長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一般情況下是理所當然的接班人選。嫡次子是第二順位繼承人,也被父親重點培養。一旦嫡長子出了意外,嫡次子就要頂上去。

唐高宗李治有四個嫡子,分別是嫡長子李弘、嫡次子李賢、嫡三子李顯、嫡四子李旦。李弘是嫡長子,順理成章就當了太子。沛王李賢是嫡次子,被李治委以重任,擔任揚州大都督、右衛大將軍。英王李顯和幺兒李旦,則是在打醬油,當逍遙王爺過快活日子。

唐高宗李治對於嫡次子李賢的教育非常重視,《新唐書》記載,李治經常親自過問李賢的功課。李賢有句口頭禪,就是「賢賢易色」。「賢賢易色」出自孔聖人的《論語》,翻譯成白話就是說:「君子應該親近賢德的人,遠離美色的誘惑」。

李治知道李賢喜歡「賢賢易色」,心裡非常高興,就對宰相、凌煙閣功臣、太子太師李績說:「朕的嫡次子沛王,天生就很聰明。朕很看好他,希望愛 卿能好好教導他。」

呂雉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績是太子太師,負責太子和諸王的教育工作。李治這麼對李績說,足以看出他對李賢的重視。李治對李賢的教育很上心,找了一大批青年才俊,陪李賢讀書。著名的才子,《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就被李治派到沛王府陪讀。

《新唐書》記載,王勃六歲便能詩善文,九歲就寫出了著名的《指瑕》。王勃十幾歲就譽滿文壇,獲得地方官推薦,得以「對策高第」。李治對王勃讚不絕口,封他為朝散郎。李賢聽說王勃大名,請他進入王府任修撰之職。李治批准之後,王勃得以進入沛王府,陪沛王讀書。

陪王爺讀書,是非常有前途的職業。一旦王爺榮登大寶,陪王爺讀書的人,就是國家棟樑。就算王爺沒有當皇帝,陪王爺讀書也是非常榮耀的履歷,對仕途大有好處。王勃不到二十歲,就獲得朝廷恩賞,出任沛王府修撰,似乎有大好前途在等著他。

李賢在認真學習聖賢書的時候,英王李顯卻在當逍遙王爺。李顯是嫡三子,按照正常的情況,太子的位置輪不到他。李顯剛滿月,李治就讓他接受玄奘法師剃度,成為法師的寄名弟子,號曰「佛光王」。李治這樣的安排,明顯是沒把李顯當接班人培養。

李績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顯雖然號曰「佛光王」,但是不用出家。李顯的童年,過得非常愜意。李顯整天飛鷹走狗,還特別喜歡鬥雞。沛王李賢也喜歡鬥雞,經常和弟弟李顯一起鬥雞。鬥雞是玩物喪志的幹活,李治非常反對李賢鬥雞。在這種背景之下,王勃寫了一篇非常愚蠢的文章《檄英王雞文》,拉開了人生倒霉的序幕。

王勃作為李賢的陪讀修撰,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拍李賢的馬屁,給李賢助興。這篇文章寫得實在是太好了,成了當時士大夫們紛紛傳閱的傑作。《檄英王雞文》傳到了李治手裡,李治氣得是火冒三丈。

李治讓王勃去沛王府擔任修撰,本來是希望他能陪李賢好好讀書。李治希望王勃能勸李賢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希望王勃陪李賢玩物喪志。碰到李賢鬥雞這種事情,王勃正確的做法,是勸李賢不要玩物喪志,要認真讀書。就算是王勃不勸李賢,也不應該寫《檄英王雞文》給李賢助興。

李治希望王勃給李賢幫忙,王勃卻寫了《檄英王雞文》給李賢幫閑。李治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新舊兩唐書》記載,李治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把王勃罵了一頓。李賢見父皇震怒,只好把王勃趕出沛王府。(是時,諸王鬥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怒曰:「是且交構。」斥出府。)

李顯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大家要知道,古代的讀書人,一旦被皇帝點名批評了,仕途就基本上完蛋了。譽滿天下的孟浩然,因為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得罪了唐玄宗。唐玄宗嚴厲批評孟浩然,從那以後,孟浩然就仕途渺茫。

王勃被唐高宗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批評,還有哪個大臣敢用他啊?王勃被貶王四川,從此開啟了悲劇人生。王勃本來是大唐朝廷一顆冉冉升起的超新星,自從寫了愚蠢透頂的《檄英王雞文》之後,就成了大唐朝廷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過街老鼠,他的人生就這麼斷送了。

王勃苦苦等待好幾年,終於得到了虢州參軍的職位。王勃雖然得到了這麼一個八品小官,卻遭到同僚的排擠。王勃在參軍任上攤上了人命官司,被朝廷判了死刑。眼看著王勃要開刀問斬了,剛好碰到天子大赦,得以死裡逃生,撿回一條性命。

唐玄宗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王勃死罪被赦免之後,坐船去交趾投靠父親。王勃的船在海上遇到大風,王勃沒見過這種場面,被嚇死了。一代文豪,就這樣結束了29歲的人生。

在我看來,王勃之死,都是由於那篇愚蠢無比的《檄英王雞文》引起的。如果沒有那篇蠢文,王勃的仕途將順風順水,也就不會碰到海難了,

筆者發現,王勃、孟浩然、李白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文章寫得非常好,但是為人處世情商低。王維把孟浩然推薦給唐玄宗,他卻當著天子面,埋怨唐玄宗不給他機會。唐玄宗讓李白入仕,李白卻不給高力士面子。李治讓王勃給李賢幫忙,王勃卻給李賢幫賢。由此可見,書讀得好的人,情商未必就高啊。

本文史料來源:《新舊兩唐書》《檄英王雞》《唐摭言》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正史上的初唐三大虎將:尉遲恭第一,程咬金第二,秦瓊第三
唐婉被惡婆婆趕出家門,又被媽寶男前夫害死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