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老漢醉酒失言,透露有一祖傳珍寶,被勸捐後獲獎一面錦旗

山東老漢醉酒失言,透露有一祖傳珍寶,被勸捐後獲獎一面錦旗

眾所周知,從隋朝首創科舉制度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下詔廢除科舉,在這一千三百餘年裡,中國總共也不過產生了800餘名文狀元,而他們在金殿問策時留下的墨寶試卷更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存世。目前,台北故宮藏有幾份清代狀元試卷,而大陸公開展出的僅有青州市博物館保留的明代狀元趙秉忠殿試試卷。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份珍貴狀元試卷能夠進入博物館,還要感謝一位名為趙渙彬的山東老漢。

趙秉忠,山東青州府人,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進士及第,高中榜首狀元,青州博物館所藏試卷是他金殿問策(殿試)時的答卷。萬曆皇帝朱翊鈞見其博聞強記、口才了得,又擅長書法,親自在此考試試卷上寫下「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還破例將這份試卷賞賜給他,好讓他懸掛家中以流傳後世。在此之前,殿試試卷均會由專人封存保管,從不對外展示。

經過長期發展完善,古代科舉制度有著一套極為完備嚴謹的管理體系,每次舉行會試和殿試這種國家層面的考試,監考官在將會試考生試卷糊名後,就會交由專人進行謄抄,然後送至閱卷官面前進行評定,以防弄虛作假及舞弊等事件發生。考生試卷評定過後,由禮部下屬部門進行保存,狀元、榜眼、探花等殿試排名靠前者的優秀試卷,更是要進入皇家密檔封存。如若發生外泄,相關人員會被嚴厲問罪,嚴重者更會被殺頭問斬。

得到萬曆皇帝青睞的趙秉忠官運亨通,最終做到禮部尚書的高位,不過由於其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為政期間樹敵不少,再加上得罪了內廷閹黨,最後他還是被罷官回家。這份珍貴的狀元試卷由於見證了先祖當年的光輝經歷,也就成為趙家的傳家之寶。值得一提的是,趙家的這張試卷是目前唯一由皇帝賞賜給試卷作者本人的狀元試卷,也是千年科舉史唯一保存下來的明代狀元試卷,可謂全中國獨一份,其所蘊含的文化與研究價值不可限量。

試卷傳到趙家第13代傳人趙渙彬手上時,在一次飯局上,他不慎說漏了嘴,同席的一位朋友恰好在博物館工作。得知趙家有如此珍貴的文物,這位博物館工作的朋友可謂費盡苦心,軟磨硬泡硬是要說服趙渙彬將試卷無償捐獻給國家。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趙渙彬與家人經過一番商談後,最終答應了朋友的請求,將試卷無償捐贈給青州博物館。為表彰與感謝趙渙彬老人,當地文物管理部門特地製作了一面大紅錦旗,當錦旗送至趙煥彬老漢家中時,全村人都來看熱鬧,村長還帶頭誇讚老人有覺悟。

這件珍寶自無償捐獻之日起,就受到青州博物館方面的嚴密保護,還從省里請來專家進行了為期數月的精心修復。趙秉忠狀元試卷被黃綾裝裱,共21折冊頁,長47.6厘米、寬14.1厘米,共計2460字,卷首有萬曆帝朱紅筆題寫的「第一甲第一名」六字,卷尾頁則是九位閱卷官朱紅簽名。該試卷的出現,彌補了明朝宮廷檔案和中國封建科舉制度狀元卷的空白,具有無法估量的文物研究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青州博物館嚴加看護,這份無價之寶還是險些被保安監守自盜轉賣給日本國際文物販子,好在警方及時將其抓獲收繳,不然如此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實在令人惋惜。

參考資料:

《明史》《帶你走進博物館:青州市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林肯曾犯違憲重罪,為解決此事採取不光彩手段,反倒成就他的偉大
左宗棠曾設立一哨所,民國時仍有人駐守,見我軍將士:換軍裝了?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