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MD新U曝光,高端?低端?我全都要!

AMD新U曝光,高端?低端?我全都要!

新聞1:疑似AMD新線程撕裂者CPU跑分數據現身Geekbench

隨著AMD推出採用Zen 2架構的桌面級、伺服器級處理器之後,很多高端玩家都在盼著AMD推出新的採用Zen 2架構的線程撕裂者。雖然AMD之前在公布第一季度財報時將第三代線程撕裂者從路線圖中移除了,但是蘇媽承諾將繼續推出HEDT平台的處理器。而最近這新的線程撕裂者也有了不少泄露的跑分,比如今天就有人從Geekbench跑分庫裡面找到了昨天晚些時候才上傳進去的疑似新線程撕裂者的跑分數據。

與之前在UserBenchmark資料庫中記錄的相同,這次的成績中CPU代號為Sharkstooth,而晶元組代號為WhiteHavenOC-CP,使用了高達128GB的內存,平台運行的是Linux。

從記錄的CPU特徵來看,代號為Sharkstooth的CPU為32核64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為3.6GHz,低於3900x的3.8GHz,但還是同樣是32核64線程的幾款第二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來的要高一些的。

就總體分數而言,單核性能得分為5932分,與相同架構的3700x和3900x都比較接近,而多核分數則確實能夠反應Zen 2架構的強項,9萬多的得分已經是很多中高端伺服器級別CPU的得分了。

從Geekbench的資料庫中可以發現,Intel相同多核性能水平的處理器的單核性能沒有它強,相同單核性能水平的處理器多核水平比它弱,三代線程撕裂者可能正好是瞄準了一個市場空缺,可以滿足注重多核性能但對於單核也有較高性能要求的用戶,大膽的說,新一代線程撕裂者會比較適合於創作型應用。

狂喜!失蹤多時的線程撕裂者終於又有新的消息,我們都知道,線程撕裂者其實就是EPYC下放到民用級的馬甲產品,隨著新EPYC發布,線程撕裂者應該也不遠了。而現在,新的跑分信息又被曝光,32核3.6Ghz的規格看起來似乎比前代差一些,但這只是基礎頻率,並沒有考慮睿頻和解鎖倍頻後的超頻性能。而且考慮到Zen2的ipc性能提升,以及可能的64核規格,新線程撕裂者的性能恐怕只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新聞2:AMD 7nm APU曝光:代號「雷諾瓦」,仍用Vega核顯

根據TPU的報道,AMD已經為AMD GPU驅動程序部署了一堆補丁,以支持其下一代代號為「雷諾瓦」的APU。

據報道,「雷諾瓦」將是AMD目前「畢加索」APU的繼任者。「畢加索」系列APU採用了12nm製造工藝,Zen核心 Vega核顯。

據傳雷諾瓦將過渡到7nm工藝節點,並採用最新的Zen 2微架構。之前有消息稱,新款APU將採用Navi圖形解決方案。然而,AMD的開源AMD GPU顯示驅動程序最近的更新似乎已經消除了這個謠言。

其中一行代碼特別提到了GFX9,而它是Vega的ID,Navi是用GFX10 ID標識的。

根據之前的報道,AMD 7nm APU將於明年發布。

除了最頂級家用平台的線程撕裂者外,針對中低端的APU也有新消息曝光。與此前模糊的消息不同,這次的消息幾乎石錘了新APU將繼續應用Vega集顯,而來自AMD驅動的代碼應該也不存在錯誤的可能。除此之外,7nm和Zen2的應用都沒有令人失望,可能是Navi小核心還不太成熟,不過想必Zen2架構APU的表現也不會令人失望才對~

新聞3:AMD官方博客解釋RX 5700系列的溫度管理系統

最高110度在預期之內

公版RX 5700系列特別燙,這在各家的測試中都有所體現,不僅是因為7nm工藝的熱密度上升了,而且也跟AMD自己的溫度——風扇轉速控制做的比較保守有一定的關係。不過AMD官方在昨天一篇社區博文中對RX 5700系列的溫度控制系統進行了解釋。

RX 5700系列的核心上做了一組溫度感測器,分別位於不同的物理位置。當某個感測器所在位置的溫度高於其他感測器的區域時,這個感測器所在的位置便成為整個GPU的「熱點」,而GPU的此時的溫度便成了該「熱點」的溫度,其實就是該區域的結溫(半導體的實際工作溫度)。而在過去AMD GPU的溫度的回報位置是固定的,從Polaris和Vega開始,AMD將獲取溫度的方式改到了與現在相同。

針對「熱點」,AMD在博文中解釋大意為:配合這組溫度感測器陣列他們可以輕鬆識別出整塊GPU上最高的溫度,因此他們可以把GPU的最大溫度上限提高,使核心頻率積極性地自動超頻,直到某一熱點的溫度到達110度。而在典型的遊戲負載下,110攝氏度的節溫是在預期之內的,並且寫在規格中。比往常更高的溫度空間可以使RX 5700系列的顯卡核心跑在更高的頻率下,提供更強勁的性能,並且仍然保持高可靠性。

在博文的其他部分中,AMD還針對RX 5700系列的電壓—頻率控制系統進行了說明,在Navi中,這一控制系統更為細粒度化,相比之前的Vega,在WattMan中,Navi的電壓頻率曲線更為光滑,AMD官方宣稱在最高與最低的頻率之間擁有數百個的Vf對應關係,這種新的、更精細、響應更快的GPU電壓頻率管理方式還與RX 5700系列上加入的AVFS(自適應電壓頻率調節)架構相匹配。

我們都知道對於電腦來說,高溫是恐怖的硬體殺手,很多人在70℃、80℃的時候就開始恐慌,似乎對AMD 110℃的設定有些不解。但這個高溫,是針對半導體晶元來說,而不是針對你自己。之前腦吧就有寫過「我不是人,請把我當機器看待」的文章來抨擊溫度敏感,事實上,半導體晶元對溫度的耐受度是很高的,硬體廠商設定的溫控方案都是能夠保證性能釋放和運行穩定的,所以請大家能夠理性看待溫度,將PC真的當成機器,而不是老婆。

小問題後台問

大問題

電腦吧個人二手交易群:776842190.

關注B站@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引用鏈接:

https://www.expreview.com/69940.html

https://www.ithome.com/0/438/937.htm

https://www.expreview.com/69929.html

備註

文章轉載自網路(鏈接如上)。文章出現的任何圖片,標誌均屬於其合法持有人;本文僅作傳遞信息之用。如有侵權可在本文內留言。

引用文章內容與觀點不代表電腦吧評測室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當土豆愛上404,谷歌育碧聯手推行雲遊戲+會員制
【哇偶】YOU 問,I 答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