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他用精密測量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他用精密測量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白芝勇,中鐵一局五公司的精密工程測量高級技師。20年來,他先後參與了40多條國家重點鐵路和20多條公路、城市軌道等工程建設的線路複測、工程精測工作。

精密工程測量,是指以毫米級或更高精度進行的工程測量。工作中,白芝勇要用一組組數據,引導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將道路準確向前延伸。有人說,他們就是築路工程中的「千里眼」。

揪心900多天的過江隧道

坐車通過南京緯三路過江隧道,只需要短短三四分鐘的時間,但是當年修建這條隧道時,卻讓白芝勇揪心了900多天。

在長江下打通一條超大直徑的隧道,盾構機是最重要的設備。它就像一條巨龍在長江江底掘進,穿越軟土、硬岩、砂卵石等地層,而江面上通行的船隻卻一無所知。白芝勇的工作,就是要引導這個比五層樓還要高的盾構機,在江底的黑暗中隨地勢起伏曲線前行。由於是水下施工,而且盾構機的前進路線有多次曲線變化,每天的潮汐、水壓、流速等因素都會影響盾構機掘進的精度。為了盡量減小誤差,白芝勇在測量方案中做了三重保險。

2015年7月2日,盾構機在地下已經穿行了900多天。按計劃,這個龐然大物即將在這一天下午3點破土而出,精準貫通到預先在出口位置設定的鋼環中。然而,既定時間已過,盾構機出口位置的水面卻依然平靜如初。經過多方溝通,白芝勇才得知,原來是盾構機出了一點兒故障。又過了大約一個小時,這個大傢伙終於以誤差12毫米的精度,圓滿實現了隧道貫通。

毛遂自薦 一戰成名

2005年,白芝勇在精測隊已經打磨了4年,這一年,陝西省總工會聯合中鐵一局舉辦技能競賽。這類技術比賽是選拔優秀技術人才的平台,機會難得,名額有限。在精測隊,白芝勇一沒學歷,二非科班出身,要想參賽,只有毛遂自薦。比賽當天,有一項內容是要求選手在60分鐘內完成大地四邊形的測量和計算,數據計算量非常大。在白芝勇之前上場的20多名選手中,沒有一個人能達標。

白芝勇想:「我上去一下沒放出來的話,我以後就再沒機會了,我怎麼辦?要想不出錯,而且要快的話,只有用手上的計算器,要在計算器裡面編一個簡單的程序。」

之後,白芝勇上場了,測量、編程、計算、放樣,一氣呵成,總共用時僅僅42分鐘。

北天山隧道 一錘定音

2005年夏天,精伊霍鐵路北天山隧道正在挖掘中。白芝勇所在的中鐵一局負責從隧道出口向內掘進,另一家兄弟單位從隧道入口向內掘進。這樣多點同時開挖,可以大大縮短工期。但是,兄弟單位施工到了一半,忽然發現了問題。他們在多次測量後發現,兩條導線的數據始終不一致,但是又找不到原因所在。不得已,只能來請教白芝勇。

白芝勇去到現場後,很快就發現了幾處問題。白芝勇建議他們加強通風,使洞內的濕度和溫度保持均衡,而且把測量時間從白天改到晚上,保證洞內外的光線和溫度基本一致,同時還把導線往隧道中線的方向移動了一米,消除了折射的影響。再次測量時,兩條導線的數據完全一致。

2008年底,隧道貫通的時候,誤差只有50多毫米。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白芝勇希望將來可以走出國門,在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間鋪就一條條友好之路,架起一座座民心之橋。

人物

《築路工程千里眼 白芝勇》

播出時間:8月15日 15:1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蘇小萌 李牧宸(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翼裝俠
紫陽:漢水長流山歌傳唱 生態移民永續發展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