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聰明的父母不去 「激勵」 孩子,而是啟發孩子 「自我激勵」

聰明的父母不去 「激勵」 孩子,而是啟發孩子 「自我激勵」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姿勢

作者:Debbie Pincus, MS LMHC

我們窮盡腦汁,鬥智斗勇,文武齊上,可「熊孩子」們好像總有本事見招拆招,讓我們焦慮、瘋狂、無奈、妥協?

本文作者Ebbie Pincus, 是美國著名青少年心理學家,在他看來,家長很多的「用力」都是無用、甚至是反作用的,也許我們是時候放棄那些激勵孩子的動作,轉而去真正認識孩子,從而培養出「自我激勵」的孩子。

--

作為父母,我們經常會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想法:「可能除非我們擰斷孩子的胳膊,否則他們才不會在意」。事實卻是,你想去激勵孩子,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如果你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角度去想,並且想讓他關心你做了什麼,那麼你應該停下來並且問自己:「孩子在這件事里的職責是什麼?我的又是什麼?

你應該告訴孩子,他的選擇會導致怎樣的後果,但同時不能認為這樣就能讓他像你一樣關心他的數學作業。產生怎樣的後果並不是激勵孩子的動力,你這樣指導孩子是出於父母的責任,你的角色應該是啟發和影響孩子。

因為我們往往認為孩子的成功取決於我們,所以我們踏上了這條不屬於我們的道路,開始義無反顧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實際上,作為父母,你必須要明白的是:孩子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試著去激勵他,為什麼沒有效果?

也許你的孩子會忘了他還有作業,或者他根本不會去交作業;也許你的孩子將步入青春期,且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儘管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他還是停滯不前。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種動力不足的類型,這會帶來很大的焦慮和無奈,甚至絕望,這也正是麻煩的開始。問題的關鍵是你對於孩子這種動力不足的狀態如何回應。當你開始擔心你的孩子,你會用自己的焦慮來激勵他,而忘了這根本是徒勞無功的。

試著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你的擔心會使你嘮叨,逼迫,誘導,過度控制你的孩子嗎?

你的挫折感會使你大喊,尖叫,乞求,絕望嗎?

你的無助會使你與配偶發生爭執,僅僅因為他們沒有按照你所想的那樣激勵孩子嗎?

你對孩子不理想的恐懼會使你逼迫他不斷改變自己變得更有動力嗎?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意一條,你可能已經看到了孩子的反抗,叛逆。我要聲明一點,無論孩子在反抗你還是順從你,結果都是,他不會和從前一樣有動力了。你也許終於讓他做了順你心意的事,但是你距離激勵他的目標卻相去甚遠。

我的孩子只是沒有主動去做任何事

如果你已經排除了孩子患有學習障礙或行為障礙的可能,但是孩子仍然不做家務、不做功課...這種時候,你應該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如何去衡量一件事以及會產生怎樣的後果。與此同時,不要干涉孩子,站住他身後去觀察你的孩子的自控能力究竟怎樣。

如果他沒有準時起床,你可以觀察他睡覺的情況是怎樣的。如果有一個特定的功課他非常不喜歡,可以和他談一談。我並不是說我們要迎合每個人的意願。但我們應該去發現孩子更擅長更喜歡的事情。

也許你的孩子討厭洗碗、但是喜歡烹飪,因為他想成為一名大廚,你可以和孩子溝通,幫助他更好的規劃自己。不要干涉孩子,認真的觀察和了解孩子,同時,在基本的問題上保持他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怎樣啟發孩子的動力?

1、不要逼迫孩子

逼迫孩子前進,只會導致他們的叛逆和反抗。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導致他們更多去關注如何去應付你,而不是激勵自己。你的焦慮只會在你和孩子之間起到反作用。

2、經常啟發孩子

激勵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停止試圖激勵他們,轉而去啟發他們。

如何成為一個啟發者?先反思你的行為是在啟發孩子,還是在控制孩子。要知道,試圖控制孩子,孩子會與你背道而馳。想一想那些在你生活中令你深受啟發的人,向他們學習。

3、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讓你的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哪怕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要讓他對隨之而來的後果負責。

沒有做完功課的後果就是沒收電腦,讓他們自己彌補這個過錯,如果他們功課做完了,他可以在你的同意下獲得使用電腦的時間。這樣不需要告訴他該做什麼,該怎樣做,他也會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

作為父母,你真正該做的是問自己「我的價值觀和原則是什麼?」然後堅持下去。

4、聆聽孩子的心聲

先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是什麼在激勵著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幫助他們發現和拓展興趣我需要問什麼樣的問題?

他的目標和野心在哪裡?

用對待一個獨立的人的視角去看待你的孩子,和孩子談談上面的問題,並且聆聽孩子的反饋——去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即使你抱有異議,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5、選擇你要進哪一扇門?

想像你面前有兩扇門:一號門是給那些希望自己孩子被鼓勵做一切正確的事情的家長;二號門是給那些希望孩子自我激勵做出選擇的家長。

你想進入哪一扇門?

如果是一號門,那達成目標的方法就是步步緊逼、懲罰、祈求、嘮叨、賄賂等。如果選擇二號門,那麼就該與孩子進行溝通,不去質問「作業做完了嗎」,而是「我注意到你昨天在做幾何作業,而今天在做歷史作業,這樣的安排有什麼不同嗎?」

做一個觀察者,不斷去拓展和發掘,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內在的動力和著手點。

6、請記住:孩子缺乏動力不是你的錯

設想一下,如果你離鏡子太近,你反而看不清自己,但如果站得夠遠,你會看得十分清晰。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只是因為離得太近了,才會深陷其中,沒辦法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

相反,如果你離得夠遠,你會看到孩子的獨立人格,以及是什麼讓他成為這樣的人,當你退後並仔細觀察,你會知道是什麼使他們進步,什麼讓他們熱愛著迷。

作為家長,你想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他們而言很重要的,你想要幫助孩子定義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人。

我們的職責就是幫助和引導孩子做這些事,而不是替孩子做這些事。我們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他們能夠認清他們是誰,他們的想法和他們真正的興趣所在。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人都有下場的時候,又都有上場的時候
初級流瑜伽序列,重塑核心,能量爆棚!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