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書展,「走失」白岩松,只因剛剛傍上葉永烈……
那是2005年。在一所農民工子弟小學當老師的我,雙休日最愛去的地方是鎮上的圖書館,去的次數多了,也就和圖書管理員阿姨混了個面熟。一次進門時,當班阿姨笑說:「你是我們館的老讀者了,送你一張上海書展門票。」她叮囑我票子只能第二天用。端詳手中的門票,覺得愛看書、喜買書的我應該去書展,還要叫上我正在追求的女孩。
女孩是我在新上海人讀書會裡認識的,在另外一所農民工小學任教。這可是最佳表現機會,可我就一張門票。我忍不住掃了一眼管理員阿姨桌上剩餘的一沓門票,真想過去再要一張,可沒好意思開口。一想大不了自己再買一張門票,就給女孩發了一條手機簡訊,女孩回了個OK。心定的我讀書閱報,不知不覺到了圖書館下班時間,正欲離去,管理員阿姨又遞給我一張門票,說是多餘的票子,過了明天就是廢紙。雪中送炭,自是千恩萬謝接過。趕緊又發簡訊,告訴女孩我拿到了兩張免費票,女孩回簡訊誇我人脈廣。
然而天公不作美,書展開館首日,「麥莎」颱風挾風裹雨「蒞臨」申城。去上海展覽中心的路上,我和女孩的傘幾度被吹歪,一路磕磕絆絆,衣服很快就被打濕。一開始還在隱忍堅持的女孩終於抱怨:你發什麼神經呀,這麼大的颱風看什麼書展,小氣鬼!兩張免費門票,作廢就作廢唄!書展上肯定沒什麼人。
說完轉身離去,任我怎麼追,怎麼喊也沒回頭……我只得一個人趕往展覽中心,出乎意料的是,映入眼帘的是無數被吹得歪歪斜斜的雨傘和一張張著著的面孔。
我省了買票的麻煩,加入秩序井然的讀者隊伍,依次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防止雨傘滴水的塑料袋步入展廳。主辦方考慮和服務真是無微不至。
走進書展大廳,就踏入了書的海洋,讓我一時不知道該參觀哪家館,該先打開哪本書。隨著人流往前瀏覽、聆聽。作家余華攜新作《兄弟》現身那年書展,我和許多「余華迷」聽到了他關於「文學和人生」的演講,被他獨到而睿智的人生見解深深折服。近在咫尺一覽文化名家風采,讓我精神大振,風雨中那點疲憊早化為烏有。踏著夜色滿載而歸的我,深深覺得不虛此行。當然我心裡一直惦記著那女孩,發過幾次簡訊問她是否安全到家,她都沒回。直到第二天,她才回了一句成語:「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算是宣布我對她追求的不可能嗎?從此彼此成了陌路。
雖然我和女孩沒能牽手成功,卻和上海書展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在一年一度的夏季之約里,我留下很多難忘記憶。2013年是上海舉辦書展第十個年頭,我把兩張免費門票的故事寫成文章參加《我與書展十年》徵文活動,拿了個二等獎。一言難盡的兩張免費門票!
2018年書展前夕,我又拿到兩張免費門票,誠邀一位90後——我的一位忘年交,特選周日白岩松簽名售書那天去逛書展。一大早,在白岩松即將簽名售書的樓下,等候的隊伍排了個九曲迴腸。同來的小友卻一心要一睹央視大主持人的風範,我拗不過他,各買一本《白說》,排在長長的隊伍里。白大主持人非常謙和,認真為每一位持書者簽名。拿著由《白說》簽名本,我們高高興興融入書展現場的讀者洪流中,準備再購買其他好書。
偏又逢葉永烈講座和簽名售書,而且葉老師已經提前到場了。小友悄聲問我這位葉作家如何?我答,厲害著呢,人家北大畢業,早年寫的《十萬個為什麼》你肯定看過,那可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小友一聽立刻將手裡的書袋交給我,效仿其他人拉上葉永烈老師合影。他拍完示意我上,我向他揚了揚裝著書和飲料的兩個馬夾袋,表示算了。小友說你放在一邊的地上,拍起來還不快嗎?我一看現場人還不多,便忙照辦,站到葉老師身邊,擺好造型……這時擁到現場的人突然多了起來,一下把現場圍得水泄不通。我聽到一位中年女士在大聲問:「地上格裝書的袋袋是啥人的?被踩壞脫了!」忙亂中我招手示意說:「書和袋子是我們的。」然而,人聲嘈雜,對方估計沒聽見。中年女士的聲音也漸漸聽不見了……
我心裡著急,可也不好意思丟下葉老師跑開,直到小友喊了「OK」後,我才去找書。可哪裡還有?我問剩下的人可有看到裝著新書和飲料的袋子,都說沒有。我和小友又去問旁邊的保安,保安也搖頭說剛才人太多又非常擁擠,沒看見。我們問能否調取攝像頭查看,保安表示很為難,建議我們到諮詢台向工作人員求助。
諮詢台工作人員讓我們做了個登記,留下聯繫方式,說是如果有人撿到了,他們會打電話讓我們過來認領。千恩萬謝,只希望能有奇蹟出現。我年紀較長,很快也就看淡了得失。小朋友則非常懊喪,當最終搜尋無果,又沒接到認領電話後,他憤憤然道:白岩松的書叫《白說》,我倆今天人白來、書白買。
我們再也沒心思逛書展,而是早早打道回府。是不是還是應該怪這兩張免費門票?!
為了試著找回白岩松親筆簽名的書,我當晚把白天發生的「丟書」事件寫成了一首押韻的敘事詩,配上白岩松簽名時的照片和寫有他大名的書本扉頁照片,加上與葉永烈老師的合影,編髮推送了一期微信公眾號《悲催啊!走失「白岩松」,只因剛剛傍上葉永烈……》。文章點擊率一路飆升,我們卻沒能找回丟失的書。
一同在2013年「我與上海書展十年」徵文中獲二等獎的侯寶良老師看到了我的公眾號推文,笑說你這個小朋友「好白相」,明年如果上海書展還舉行「我與書展」徵文,寫出來一定能夠得獎。侯老師說,你要不寫,我來寫,這題材太鮮活了。我當時對找回書本還抱有一絲渺茫的希望,就半開玩笑地說:「書如果找回來了,你寫;書如果沒找回來,我寫!既然您確定能獲獎,咱也挽回一點經濟損失。」侯老師回說一言為定。
書到底沒能夠找回來。不知道2019年是否還舉辦「我與書展」徵文,我好再寫一篇關於「兩張免費門票」的故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後提醒!投資科創板請一定注意這些變化
※優化出境審批,簡化採購流程,經費實行包干制……很多科研人員有了一種「鬆綁」的感覺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