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七米長矛,專家說:這種兵器是這樣用的

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七米長矛,專家說:這種兵器是這樣用的

提到冷兵器,不知道讀者們會想到什麼?是匕首短劍?還是弓箭大刀?小編可以保證,您再怎麼想,都不會想到一種長達7米的長矛,是一個成年人身高的3倍還多。在秦兵馬俑中,考古專家們就曾發現這種長矛,究竟當時的秦軍是怎麼用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自1974年發現秦兵馬俑以來,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長達30多年發掘,直至今日還有大片未清理的地方。在秦兵馬俑坑中,除了發現數以萬計的秦俑之外,還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如秦劍,秦弩和戈戟等,對研究當時兵器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但最令專家們感到驚奇的,則是清理出了一件青銅矛頭,並且在矛頭後面,還發現了一條清晰可辯的腐物痕迹。專家們經過鑒定,確定是長矛的矛柄,經過一番測量,腐爛的矛柄痕迹竟然有6.3米長,然後再加上矛頭,則完整的長矛就將近有7米。

專家們都不敢想像,用7米長矛上場殺敵,說給誰聽誰都不信,因為正常的長矛通常在2-3米。為了驗證7米長矛的實用性,專家們特意找來細竹竿,又打造一件重量和長度一樣的矛頭,最後將矛頭和竹竿固定在一起,結果發現雖然拿起來不費勁,但要是耍起大招,揮舞巨矛,再和敵軍鬥上幾個回合就困難了。

一來因為巨矛太長,耍起來很不靈活,就像一個人扛著它走,在小巷子里一樣,幾乎處處受限。二來因為重量較大,如果手勁不夠的話,不一會手腕就酸脹了。因此專家們就納悶了,秦兵當時究竟是怎麼用的呢?專家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最後終於發現7米長矛的奧秘所在……

在西方國家的歷史上,亞歷山大在公元前4世紀時,成為了馬其頓的國王,而亞歷山大軍團之所以能所向無敵,就是因為有長矛方陣的加持。據古希臘文獻記載,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時,就帶了一支長矛方陣,而長矛的長度達到了驚人7.2米,如果再加上士兵手臂的長度,就將近8米。

如此長的兵器,在戰場上嚴格地說,是不具備優勢的,但如果換一種方式使用,就能將這種超長長矛的優勢體現出來,即方陣。簡單的說,就是士兵手持長矛,站成固定的隊列,然後向敵軍衝鋒。專家們由此得到啟發,或許當時的秦兵也是用的長矛方陣。

試想一下,兩軍對壘之時,秦兵早早就準備了長矛方陣,整齊劃一的隊形,然後士兵們都舉著7米長的長矛。待將軍一聲令下,士兵放下長矛靠在腰間,然後整個方陣便「坦克」一樣向敵軍衝去。長矛不是靠揮舞殺敵,而是靠強大的衝擊力殺敵,更是靠方陣的氣勢殺敵,長矛方陣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可以說在7米之內,敵軍根本無法靠近。

如果要是遇到敵軍的「敢死隊」,硬沖秦兵的長矛方陣,那結果也是十死九傷。更主要的是,長矛方陣並不是一排,因此即便第一排長矛兵倒下了,後面還有第二排,第二排後面還有第三排……所以在有限的戰爭時間裡,秦兵的長矛方陣可以說是消耗不完的。

如果說文物是凝固的歷史,那兵器就是凝固的戰爭,秦兵馬俑7米長矛的發現,讓我們對秦兵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同時也在我們的腦海中,還原了千年以前的戰爭場景,也彷彿讓歷史一幕幕的精彩瞬間,都重現在我們的眼前。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康王陵墓能讓當地百姓坐吃100年,裡面三件寶貝,據說珍貴無比
唐代馬球有危險,可是人們卻不謹慎,為何到了清代就滅絕了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