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建築可閱讀?上海衡復區百年老建築被整理成書

建築可閱讀?上海衡復區百年老建築被整理成書

上海衡復區老建築,是海派文脈的發源地和承載體,亦是上海百年來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見證。8月14日在上海書展上,描寫上海「衡復區」歷史的域市匯本《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面市,區內老建築被印刷成一張張圖片,寫進一段段文字里,百年「衡復區」變得可閱讀。

早在2017年,徐匯區對區域內歷史建築進行分輯整理,後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中華書局先後出版包括《武康路》《衡山路》《復興路》在內的《海上遺珍》系列叢書。2019年,徐匯區再度牽頭推出《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一書,該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鄭時齡院士作序、陳海汶拍攝、袁銀昌設計,上海一批著名學者、歷史學家、作家撰文,收錄了衡復風貌區內138幢優秀建築,不僅為「萬國居住建築博覽群」留影建檔,更深度解析這些老建築的「前世今生」,為公眾提供了一把打開徐匯區人文歷史和城市記憶的鑰匙。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一書不還引入數字閱讀手段,將「建築可閱讀」做到「時時更新」「隨身而行」——書中每幢建築都附有二維碼,通過掃碼,讀者可從書頁上的圖文躍入多媒體場景中,「建築可閱讀」的體驗變得更豐富立體。

近年來,上海徐匯區不斷推進與落實名人故居開放,把更多老洋房資源用於公共服務,推動歷史建築的有機更新和活化利用,繼張樂平故居、柯靈故居向公眾開放後,2019年夏衍舊居、草嬰書房也相繼打開大門,經過修繕布展後的修道院公寓被命名為「衡復風貌館」,也向社會免費開放。徐匯區區長方世忠透露,徐匯區已與世紀出版集團簽約,將在上海徐家匯核心區域建設一座建築總面積1.8萬平方米的閱讀文化空間。該建築取名「上海之光-徐家匯書院」,將於2021年4月23日開業。建成後,該建築將是上海規模最大的閱讀文化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雅培二季度銷售額80億美元增長7.5%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