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沿著上海古老海岸線「古岡身」,來盤東西兩側的上海民居發展脈絡

沿著上海古老海岸線「古岡身」,來盤東西兩側的上海民居發展脈絡

上海歷史博物館二樓「古代上海」館,展示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和廣富林文化等極為豐富的古代上海歷史遺存,用實物的形式向人們證實:上海並不是直到近代才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大都市,上海的古代有著燦爛的文化。

上海「古岡身」的貝殼砂標本

一個採集自上海古老海岸線——「古岡身」地帶的貝殼砂標本,給出了答案:早在六七千年前,因長江海水沉積的泥沙和貝殼,發育出一條上海的古海岸線,它是自常熟福山起,經太倉、嘉定婁塘、方泰、閔行七寶、上海馬橋直至金山漕涇一線的一條沙堤,西北—東南」走向,比海平面高出幾米,由此,古岡身以西區域得以免遭海水的侵擾,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古岡身是大自然的賜予,是上海灘逐漸成陸的有力佐證。

上海古岡身圖(陰影部分)

一條古岡身把古代的上海分成了東西兩大版塊,古岡身以西的地域,成陸較東部地域早了幾千年,現松江、青浦和金山地區座落在這個地域,而嘉定東部、寶山、閔行、浦東新區和上海市區等地區,則座落在岡身以東成陸晚得多的地域,這裡曾經是汪洋一片,後來逐漸成為沼澤地和灘涂,今日的上海是先民櫛風沐雨、寒耕暑耘、圍墾作業的豐功偉績。

此外,在古岡身的東側,上海還有兩條古海塘線,浦東的下沙、周浦、航頭和新場一帶,有一條距今1700年的唐海塘線,龔路、川沙、大團和奉城一帶,則有另一條距今1000年的宋海塘線,它們是上海先民與海爭地,變滄海為良田的傑作,見證了上海城市成陸的年輪。

上海這種特殊的地理地貌,導致了古岡身東、西兩側成陸年代和地耐力(地基承受能力)的巨大差異,從而帶來了民居形式的巨大差異和變化。那麼,上海的民居究竟發生過哪些變化呢?

鄉村民居:?廡殿頂到歇山頂

落戧屋

經調查,岡身西部成陸較早的松江、青浦和金山地區,鄉村中曾經普遍存在一種叫落戧屋的古民居,它具有獨特的大屋頂,冬暖夏涼,屋面由四個斜面組成,有六隻向上翹起的戧肩。或一字聯排,或圍合成三合院和四合院,這種屋頂的形式屬於漢民居五大屋頂中廡殿頂的範疇,它是我國古代最高級別的屋頂形式,當地土壤的地耐力完全能夠承受建造這種體量龐大的民居,目前留存的完整落戧屋,非常罕見。

歇山頂的農舍????????

航頭鎮傅雷故居四合院絞圈房

岡身以東的地域,成陸較晚,當年處處是沼澤地和灘涂,故有「上海灘」之稱,土壤的地耐力很低,僅能承受建造穿斗式(立帖式)木結構加填充磚牆的輕巧木結構農舍,這種體型比較矮小的民居,具有獨特的歇山頂屋頂形式,屋頂的埠呈現出一個三角形的山花。或一字展開(一埭),或圍合成為三合院和四合院,稱為絞圈房。這種絞圈房曾經在上海市區也非常普遍,一統天下。

在這條特殊的古岡身兩側,鄉村民居從廡殿頂的落戧屋演進為歇山頂的絞圈房,體現了不同地域不同地理地貌產生不同民居形制的道理。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氣候條件、地理地貌和民俗民風孕育出豐富多采、林林總總的民居形制,都是稀缺的遺存,彌足珍貴,值得精心呵護。

上海浦東新區航頭鎮王樓村西傅家宅的傅雷故居,原本是破敗的明清老宅,在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和古建築專業修繕施工人員的通力合作下,根據考古資料和現場地基的留痕,修舊如舊,僅僅花費半年的時間,就完全恢復了老宅的樣貌, 可喜可賀。據施工人員介紹,絞圈房的四個歇山屋頂修復難度相當高,修復每個歇山屋頂都花費了五天的時間,才能聚攏。在中國古建築的屋頂等級中,歇山頂僅次於廡殿頂,排名第二。我們應該為修繕這些古民居的能工巧匠們點贊,更希望他們的營建技藝後繼有人。

落戧屋和絞圈房繼承了中國古建築屋頂藝術的衣缽,光大了漢民居的精髓,是先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集鎮民居:從單坡頂到雙坡頂

上海古岡身東西兩側的鄉村民居有上述的變化,那麼,東西兩側的集鎮民居有什麼變化呢?

松江泗涇古鎮老街鳥瞰圖

恰好,岡身以西的松江泗涇古鎮有一座35.18米高的安方塔,登上塔樓可以鳥瞰泗涇老街的古建築風貌,好一番江南水鄉民居的景象,白牆黛瓦,一覽無餘。

無錫小婁巷風貌區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廂房與檐廊的單坡屋頂

江南水鄉民居中,有的是依水而建的吊腳樓,有的則是天井式院落合院,這種合院可以分為三面有房的三合院(又稱「三間兩廂」、「一正兩廂」)和四面有房的四合院(又稱「對合」),它們的共同特點不僅僅是白牆黛瓦、中軸對稱、居中儀門、落地長窗、木雕磚雕以及素麵朝天的天井,其實,它們最重要的是廂房或檐廊都是單坡屋頂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在松江泗涇古鎮老街和無錫小婁巷風貌區的鳥瞰照片中,看得一清二楚。

松江婁塘鎮人民街110號

金山楓涇古鎮的二層樓房

松江婁塘鎮人民街110號的二層樓房和金山楓涇古鎮的二層樓房,它們的立面何其相似?然而,它們卻分處上海南、北兩地,為何它們民居的形制完全相同,都是「三間兩廂」的三合院江南民居形制呢?這就是地域的特徵,它們同屬於古岡身以西的地域,民居形制同屬江南民居的範疇,所以,三合院東、西兩側廂房具有單坡屋頂的特徵。

古岡身以西的集鎮,目前仍然留存不少上海地區的江南合院民居,它們和江浙一帶的江南合院民居一脈相承,屬於同一血統,因為,它們都處於成陸年代久遠的同一地域範圍內。

古岡身以東集鎮的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例如臨海的高橋古鎮、高行古鎮和川沙古鎮等等,它們是上海著名的營建之鄉,曾經誕生過眾多的能工巧匠和建造了大量的絞圈房和上海石庫門民居。

浦東新區高行鎮咸寧弄「高(筶)圈房」

浦東新區高橋鎮黃文欽宅

上海石庫門研究專家婁承浩先生曾經在十幾年前進行過一次農村調查,拍下了一張高行鎮咸寧弄樓房的寶貴照片(此房已被拆除),當地人稱它為「高(筶)圈房」(其實是絞圈房的諧音),從立面上看和江南民居大相徑庭,區別就在於它兩側廂房的屋頂皆是人字型的雙坡屋頂,在無人機航拍下的絞圈房,其雙坡屋頂的特徵,一目了然,具有獨特性和排他性,也即上海附近的其他地區,罕見有這種屋頂樣式的古民居,而浦東新區的高橋古鎮上則普遍都是這種雙坡屋頂的二層三合院,例如黃文欽宅。

在古岡身以東地域,無論是平房還是樓房,中軸對稱的三面或四面絞接的雙坡屋頂是其具有的共同屬性,是有別於古岡身以西地域所有江南民居的第一特徵,這與其所處的瀕海地理位置、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聯性。這種形制的民居具備絞接的雙坡屋頂,有利於快速排泄雨水;壓低屋面的檐口標高,有利於減少外牆面的受風面積,對年復一年地遭受颱風和暴雨侵襲的地域,這樣的民居形製得以延續幾百年,說明這是該地域上海先民的正確選擇。

1948年徐家匯鎮的絞圈房聚落

開埠之前,上海市區曾經是溝、浜、河交織的水網地區,到處呈現出一派小農經濟農耕生活的景象,菜地、農田、絞圈房、小橋流水......,後來在租界和華界大量興建石庫門的時期,絞圈房的聚落遭遇了被大量征地和拆遷。不過,1948年的上海航拍圖中還可以看到,在老城廂、徐家匯鎮、龍華鎮、法華鎮、安福路、華山路、梵皇渡路、東諸安浜路、海寧路和通北路等地區,依然有許多絞圈房聚落,直至80年代以後,絞圈房大量消失並且被人們徹底遺忘。

從街巷制到里弄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形狀的坊,坊的四周設牆,稱為里坊制。中間設十字街市,開有店鋪,每坊四面各開一門,晚上關閉坊門,嚴重地影響了店鋪的營業。

到了唐代後期,如揚州等商業城市中,傳統的里坊制遭到破壞,坊市結合,不再設坊牆,由封閉式向開放式演變,夜市興盛,城市逐漸從里坊制演變為街巷制。

福州市的「三坊七巷」鳥瞰圖

無論是里坊制還是街巷制,對近代和現代城市功能的分區,有著深厚的推動作用,形成了以方格網為基本單位的城市交通格局的基本形式,現代城市小區也經常以街坊為單位來建立居住小區。福州市至今保留有「三坊七巷」的遺存,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這裡基本保留了唐宋的街坊制格局。

浦東新區三林古鎮街巷制(天地圖網站1948年歷史影像)

上海地區的集鎮,包括老上海的市區集鎮,留下了許多街巷制的痕迹。與江南水鄉周庄、南潯一樣,這些集鎮曾經都有一條或幾條大街組成,大街兩側有一層或二層店鋪沿街縱向聯排,不斷延伸,每個店鋪的後面都有一進或幾進合院,稱為前店後宅或前店後作坊,沿著和大街垂直的方向,橫向延伸,稱為「巷」,由此形成魚骨狀的網狀集鎮布局,這就是上海近代的街巷制,直至1948年的航拍圖中,三林古鎮和其他上海市鎮,仍能看到一些街巷制的樣貌,它們是小農經濟市場化的載體。

1853年至1855年小刀會在上海起事以及1860年太平軍開始東征蘇常滬,導致江浙一帶的大批富豪鄉紳逃進上海租界,住進以「里」命名的兵營式的聯排木板房,其實可視作上海石庫門裡弄的雛形。由於木板房頻發火災,在租界工部局的干預下,以聯排石庫門取代木板房,石庫門裡弄應運而生。

石庫門裡弄的主弄和支弄

石庫門裡弄順應上海的氣候條件和江南地區的民俗民風,戶戶坐北朝南,聯排布局的合院組成魚骨狀的主弄和支弄,支弄通往主弄,主弄通往大街,晚上關閉大門,非常安全。有的支弄通往相鄰的里弄或直接通往大街,四通八達,十分便利。近代里弄實際上沿襲了古代街巷制的基本格局,從平面和空間上保持著可人的親和力,以致曾經居住在內的上海市民,依舊流連忘返。

我國北方地區把橫向聯排的合院稱為跨院,而南方則稱為路(或「落」),中國傳統合院民居的聯排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舉,嘉定和浦東地區常見多路聯排的絞圈房,石庫門裡弄遵循合院聯排的布局,其實就是一種街巷制和聯排合院的綜合體。

從「何陋軒」聯想到研究民居演進的現實意義

何陋軒的廡殿頂造型

何陋軒的歇山頂造型

「何陋軒」座落在上海松江方塔園東南角的竹林深處、古河道畔的小島上,是著名的建築學家、同濟大學著名教授馮紀忠先生的傑作,曾在南斯拉夫召開的世界五十名知名建築師作品展覽會上展出並作重點介紹, 1999 年榮獲上海市建國五十周年經典建築銅獎。被稱作「全中國沒有第二個能超得過的偉大建築」,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竟然給予了這個建築極高的評價。

「何陋軒」高 7 米,長 16.8 米,寬 14.55 米,總面積 510 平方米。其建築造形仿松江地區的古民居「落戧屋」,四坡頂大彎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頂,茅草屋,方磚地坪,四面環水,弧形圍坪,竹椅藤幾,古樸自然,與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而別具一格。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有歇山頂絞圈房民居的樣貌,露出了標誌性的三角形。

這一園林小品的建築設計,完全擺脫了傳統江南園林小品的設計風格,另闢蹊徑,四面透空,忽略建築牆體,注重屋頂的造型設計,獲得了國際和國內建築界的大加讚譽。馮紀忠教授借用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命名此軒為「何陋軒」。在這個充滿哲理的作品中,融合和囊括了上海地區兩種主要民居的屋頂特徵,既有落戧屋的廡殿頂,又有絞圈房的歇山頂,實乃大師之作,妙不可言。

任何一種民居建築都是歷史文化的載體,記錄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歷史隨著時間的流逝,被人們逐漸忘卻,但民居建築能夠跨越時空而留存,「何陋軒」代表了地域的特色文化,從傳統的民居建築中發掘和解析出地域文化的精髓,並與現代文明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是當今研究民居演進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優化出境審批,簡化採購流程,經費實行包干制……很多科研人員有了一種「鬆綁」的感覺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