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Science系列期刊將倡導生物領域作者在OA平台公開實驗方法

Science系列期刊將倡導生物領域作者在OA平台公開實驗方法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研究可重複性

旨在提高研究可重複性,Science系列期刊將倡導生物領域作者可在 OA 平台發表實驗方法

8 月 13 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與生物實驗方法共享平台及開放獲取期刊 Bio-protocol 宣布開展為期 4 年的合作,AAAS 旗下出版的《科學》系列期刊上的論文作者,可以在 Bio-protocol 平台上同步發表相關的實驗方案,並且在對應文章的材料和方法部分提供鏈接,引導讀者直接訪問 Bio-protocol 網站查看相關的實驗方案。

Bio-protocol是一個免費發表、開放獲取的在線生物實驗方法期刊,它鼓勵作者在 Bio-protocol 上發表詳實、高重複性的實驗方案,以期能提高生命科學的研究效率,同時改善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問題,此前,Bio-protocol 已經與eLife、JCB,JNeuroSci等多家期刊開展合作。

Bio-protocol 上發表的實驗方法須經過同行評審,每份實驗方案都必須先經過已發表的科研論文的驗證;此外,平台有還有獨立的同行評審委員對方法進行評審。Bio-protocol 也為研究者提供一個在線的研討平台,用戶可以與實驗方法的發布者在網站上溝通。

《科學》系列期刊出版人比爾·莫蘭(Bill Moran)評價說:「提供同行評審的平台是支持可重複性的關鍵舉措,同時也為作者和同行提供一個閱讀、更新和參與有關實驗材料和方法的詳細交流的機會,AAAS 和《科學》一直認為實驗方案是實現可重複性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與 Bio-protocol 合作,進一步鼓勵科學家之間的交流。」(AAAS,Bio-protocol,科學網)

· 科學知識挖掘

印度啟動人體細胞圖譜項目,將創建統一的人體器官分子網路資料庫

據印度媒體消息,印度生物技術署與持久系統生物技術公司計劃共同資助啟動一個「人類分子圖譜研究項目」,將創建統一的人體器官分子網路資料庫。

目前,人體組織及器官的分子信息散見或隱藏在大量研究論文中。項目將利用印度生物學領域的學生和專家,從學術文章中提取上述信息,建立資料庫。項目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人體各器官病態與正常態的分子因素差異,有利於今後開展醫療診斷和疾病生物學研究。

項目總投資 2 億盧比(約合 2000 萬元人民幣),其中印度生物技術署出資 1.3 億,持久系統公司出資 7000 萬。印度科學教育與研究所(IISER)和國家細胞科學中心 (NCCS)負責實施。(科技部)

· 技術監管

加州立法:請基因編輯工具包使用者「不要編輯自己的基因」

「生物黑客」Josiah Zayner | 圖片來源:Flicker

加州擁有多家基因編輯領域領先的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但知名生物黑客Josiah Zayner在接受MIT Tech Review採訪時稱:「這主要是針對我。」 2017 年,Zayner 曾經在視頻中展示對自己肌肉注射基因編輯工具,因而名聲大噪。他開設的公司 The Odin 也確實在出售一種針對人類基因的 CRISPR 產品。

· 抗生素耐葯

抗生素和抗藥性的出現與演化呈現同步,這也許將幫助新抗生素的發現

圖片來源:麥克馬斯特大學

8月12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生物化學與生物醫學科學系 Gerry Wright 教授的研究小組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了一項最新成果,他們首次在演化的背景下考慮了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與抗藥性問題,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指導未來新型抗生素或抗生素替代品的發現。

通過確定編碼所有必需的遺傳程序的基因組序列,研究小組在放線菌(Actinobacteria)中實現了糖肽類抗生素(萬古黴素和替考拉寧)的合成,並記錄了遺傳程序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過程,他們發現,製造抗生素的基因的前體可追溯至 10 億年前,而抗藥性與萬古黴素類藥物的「祖先「的合成出現在同一時期,可追溯至 350 到 500 萬年前。

「我們的研究結果為考慮現今的抗生素危機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路,」論文作者 Nicholas Waglechner 說。「這些化合物甚至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已經對地球上的細菌起作用,細菌的抗藥性隨著合成過程一起演化,以此作為它們自我保護的手段。」

· 技術競爭

韓國總統提名首爾大學教授、半導體專家崔起榮任韓科學信息通信部部長

日本自今年 7 月以來對韓國半導體和電子行業的重要原材料(包括刻蝕半導體電路的光刻膠和氟化氫,以及用於製造智能手機顯示屏的含氟聚醯亞胺)實施了出口限制,使得韓國公司爭相尋找替代品。8 月,兩國先後將對方從首選貿易夥伴名單中除名。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來和我們一起,做最前沿的科學報道
科學家雙管齊下拯救脫髮,變強的同時不用再變禿了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