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李鴻章式權臣的過分寬容,是對國家民族的戕害

對李鴻章式權臣的過分寬容,是對國家民族的戕害

這就涉及到李鴻章的歷史貢獻問題了。對此,有不少人會回答一些貢獻,但問題是,許多人回答的並非是真的李鴻章在歷史上的貢獻,歷史貢獻是分實際的歷史貢獻和歷史理念的教訓與價值兩大類的。

(1)不能混淆實際的歷史貢獻與歷史理念的教訓與價值,而且要公正不能抬高個人

對於歷史貢獻也有許多屬於不是李鴻章的貢獻,而應該是清廷作為中國的政府遺留下來的貢獻。

例如洋務企業,李鴻章只是清政府出資者的代言人,是做清政府與洋務企業的管理者的中間人。他並不是洋務企業的創建人,這個功勞得是清廷。

批准建立是清政府、基礎投資人是清政府、企業是以清政府提供的「壟斷資源」才得以存活的、重大企業併購也是清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資(例如輪船招商局併購旗昌的資金是南洋提供的還不是北洋)等,洋務企業怎麼可能是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人創立呢?更準確的詞是「倡建者」。

相關問題詳見「你覺得李鴻章是一個偉人嗎?為什麼?」這一問題。

再比如北洋海軍就不是歷史貢獻,只是歷史理念教訓與價值。中國古代的「胡服騎射」、明朝、清朝前期向西方學習火器技術等,這在歷史並不顯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那麼,李鴻章有什麼實際的歷史價值呢?

(2)李鴻章對近代史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其一:在國防上,李鴻章作為向西方學習的引導者,雖然其核心方向是錯誤的,純粹的買買買。這裡面更隱秘的問題咱們不說了。但是,作為漢人中權力最大的人,對於清朝自衛能力、自強能力的提高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其二:在外交上,純粹的外交能力還是有的。比如李鴻章的淮系佔據清廷的外交官系統較多,在保護華僑方面攻擊是有的。例如簽訂了一些相關條約。李鴻章又懂得利用西方的法律謀取一些小利。儘管利用「國際法」在大事兒上沒用,但在外交談判中,利用「國際法」確實可以爭取小利。

其三:在洋務上,李鴻章作為諸多洋務企業的「倡建者」的歷史貢獻也應該承認。

綜上所述,李鴻章存在的歷史貢獻主要集中在這三點。至於民生方面,李鴻章對此不在行,早在剿滅太平天國後的「戰後重建問題」上,趙烈文就曾說過,從吏治、從民生恢復上講,左宗棠強李鴻章十倍。

李鴻章在主政直隸期間,因其兼任北洋大臣又因其不住在總督衙門而是在天津常駐。因此,對直隸問題的處理基本屬於象徵作用。主要依靠淮西人馬進行日常管理,自己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北洋事務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海瑞比張居正更能救大明?這種觀點是對的
明朝有東廠還要建西廠,用疊床架構保持穩定安全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