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臨澤:七彩丹霞萬畝沙漠變綠洲 蒸餅子透亮柔韌棗樹飄香

臨澤:七彩丹霞萬畝沙漠變綠洲 蒸餅子透亮柔韌棗樹飄香

CCTV-10

2019.8.15 20:50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 臨澤篇

臨澤篇 預告片

發源於祁連山北麓的黑河,古稱弱水,清代楊守敬《水經注圖》中《弱水篇》有載。這是中國第二大內流河,它從東南向西北穿過臨澤縣境,為臨澤中部帶來了一片廣袤的綠洲。

就在黑河旁邊,有一個叫昭武的村莊,一直秘密守護著臨澤的前世。

公元前111年,西漢在此設置昭武縣,隸屬張掖郡。

公元265年,晉朝建立後,因「昭」字犯了晉文帝司馬昭的名諱,昭武縣需要改名。

居延海,乃黑河的終點湖,現在內蒙古境內,古稱居延澤。

由於鄰近居延澤,昭武遂取名臨澤

七彩丹霞:女媧補天撒落的七彩石

有人說,七彩丹霞是上帝遺落的調色板;有人說,它們是女媧補天撒落的七彩石。

七彩丹霞猶如彩練鋪在大地上的景觀,已經成為臨澤的一張地理名片,也是甘肅乃至中國西部的一道靚麗景觀。

丹霞是一種紅層地貌,最早由中國地質學家馮景蘭在考察廣東韶關的丹霞山時命名,因其「色若沃丹,燦若明霞」。

與馮景蘭發現的南方丹霞所不同的是,臨澤的七彩丹霞沒有植被,而且有舉世罕見的繽紛色彩。原來,這裡的岩層含有大量的鐵元素。這些暴露在地表的鐵離子,發生了氧化作用,形成了黃、紅、綠、紫等多種色彩。

如今,七彩丹霞景區修建了全長8.7千米的遊覽步道。為了不破壞七彩丹霞山體,大多數步道架空修建。此外,景區還建立了嚴密的視頻監控體系,並有專職的工作人員進行實時巡護。

中國棗鄉 棗樹飄香

曾經的臨澤,家家戶戶門前屋後都栽種著幾棵棗樹。如今的臨澤,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中國棗鄉」

棗樹原產於中國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大約在隋唐時期,開始逐漸在臨澤落地生根。

1995年,臨澤小棗被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產品。

近年,臨澤縣政府開始推動小棗產業升級。專註紅棗產品研製與開發的企業,在臨澤遍地開花。

蒸餅子透亮柔韌 青稞醋醇厚鮮香

蒸餅子,外形看起來像米粉一樣的食物,是臨澤的特產。

製作蒸餅子最關鍵的一步是綳面。

綳面極其考驗制餅手藝,把面綳到特製的撇子上,做到面不破只是基本要求,還得把面儘可能綳成紙那樣薄。

然後,把綳好的面一層層摞起來,放到鍋中蒸,「蒸餅子」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為了增加蒸餅子的口感,他們習慣了往裡面加一種調味劑——醋。

釀醋一般用小麥或高粱作原料,但在臨澤,人們選用的是青稞。

如果說蒸餅子是臨澤麵食文化的精髓,那純手工釀製的青稞醋更像是臨澤麵食的點睛之筆,它們一起詮釋了臨澤人對美食的樸素定義。

萬畝沙漠變綠洲

臨澤臨水,也臨沙。它的南部是祁連山,北部緊挨著巴丹吉林沙漠。

為了抵禦風沙的侵襲,人們在位於沙漠邊緣的平川鎮,建立了治沙林場和治沙試驗站。

幾十年來,通過防風固沙、植樹造林的方式,臨澤人把巴丹吉林沙漠向北逼退了12千米。

臨澤縣治沙林場成立於1976年,通過固沙壓沙、植樹造林的方式,擴大綠洲面積,實現人進沙退的目的。到目前為止,82萬畝的荒漠地帶受到了有效的保護,北部荒漠地區的天然植被覆蓋率增加了1到2個百分點。

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凹凸棒石資源儲量全球第一

臨澤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個農業大縣,如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2018年,張掖國家級玉米種子產業園落戶臨澤,吸引了數十家全國種業50強企業入駐。

目前,臨澤玉米制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0%,已成為全縣產業化程度最高、占農民收入比重最大的主導產業。

在臨澤縣城東北30千米處,有一片覆蓋著黃褐色砂礫的丘陵區,這是一片凹凸棒礦區,它是內陸湖陷海陷沉積而形成的,分布面積大約有300多平方千米。

這種被譽為「萬土之王」的凹凸棒石是一種稀有的非金屬礦產資源。

據甘肅省地礦局2003年12月發布的普查報告顯示,分布在臨澤縣的凹凸棒石黏土儲量高達9.02億噸,佔全世界已探明儲量的63%,居全球第一。

黑河養育綠洲,紅棗映紅了綠洲的秋;美麗的七彩丹霞橫空出世, 它們是時光沉澱下來的精華,在這裡傳承相續,持續不斷地為臨澤掀開新的一頁。

中國影像方誌

《臨澤篇》

播出時間:8月15日 20:5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胡悅 丁月(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變」出新生活
柳樹+蟬不代表夏天?這些詩詞意象你理解對了嗎?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