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樂隊的夏天》熱潮背後,搖滾人終於走出了商業路

《樂隊的夏天》熱潮背後,搖滾人終於走出了商業路

文|麻辣娛投,作者|一婷

《樂隊的夏天》完美收官,假裝很「懂」音樂的我們又跟著乖乖的「燥了一夏」「high了一下」。

8月10日,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迎來最後一期「夏日音樂派對」。自開播以來,《樂隊的夏天》便掀起了一陣樂隊熱潮,將國內樂隊文化重新帶回大眾視野。比起線下的音樂節,大型互聯網綜藝,更有體量、更有話題、更容易接觸到大眾。

《樂隊的夏天》節目播出三個月,沒有刻意營銷氛圍,也沒有流於媚俗上趕著的造勢,豆瓣評分也是從開始7.2逐步攀升至8.7的。可以說這算是邁出了中國搖滾音樂、中國搖滾樂隊與互聯網共融的第一步。國內的搖滾樂者們和樂迷們為節目帶來了超高的流量與口碑,不僅給了樂隊文化與普通大眾接觸的機會,更是喚醒了人們記憶深處有關搖滾和搖滾精神的回憶,再次點燃了那些和搖滾黃金年代有關的青春、夢想與激情。

重回「大眾」

中國搖滾樂重新走向大眾,再次煥發新的青春、激情,讓這幾年充斥著「口水歌」的音樂市場和大眾都得到了全新的視聽享受。如果說「口水歌」大行其道是釋放了我們來自上個世紀的壓力,那好的音樂更應該重新點燃這個世紀的我們。

《樂隊的夏天》主創團隊從300隻樂隊中篩選出31支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中國樂隊,中選的31支樂隊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搖滾樂史的一個小縮影,既有堅守了30年的面孔樂隊、反光鏡樂隊,也有90後的盤尼西林這樣新鮮的血液,涵蓋了朋克、金屬、FUNK、民謠、雷鬼、搖滾、電子等不同的音樂風格。通過不同主題的設計和表演,展現原創音樂的魅力與創造力,共同爭奪 HOT 5 樂隊席位。

除了幾隻老牌樂隊外,盤尼西林樂隊讓業界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讓大眾看到了新一代搖滾樂人的樣子,也是這個夏天最大的收穫。

節目之外,中國搖滾30年的發展與領軍人物也在這個夏天再次為人們津津樂道。1986年,崔健和他的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首次唱響《一無所有》,被視為中國搖滾樂的初啼。1994年,魔岩三傑響徹兩岸三地,並由此打出了「新音樂的春天」,竇唯成為一個時代的標籤,還有很多,他們都是華語流行樂壇早中期搖滾音樂的實力與口碑擔當。根據百度指數,近30天,崔健和竇唯的搜索指數日均值不斷上升,其中指數峰值均在節目播出時間前後出現。

《樂隊的夏天》真的做到了讓一些不看綜藝的人開始看綜藝,讓一些不聽搖滾樂的人開始聽搖滾樂。

當白岩松出現在《樂隊的夏天》總決賽中時,被譽為和節目有著嚴重「違和感」的人,但是白岩松自己卻說:「歌迷是終身的」。張亞東、高曉松、老狼、大張偉這些人都是貫穿華語內地流行音樂舉足輕重的音樂人,他們也都是沐浴過搖滾音樂黃金年代光芒的人。樂隊的情懷勾起了很多人的表達欲,在口水歌當道流量明星霸麥的當下,認真做音樂的人還在還可以從小眾走向大眾,中國搖滾還可以煥發新的激情,這確實是太鼓舞人心了。

中國搖滾活下去火下去

雖然很多人都以為《樂隊的夏天》觀眾都是中年人,但從愛奇藝的用戶數據來看,18到35歲的用戶佔比在80%以上,仍然以年輕觀眾居多,在網上,樂隊的新粉絲也不在少數而且受到節目的影響還在持續增加。

節目雖然結束了,但樂隊們還要繼續往前走,以前在很多人眼中,「窮」是玩樂隊的人身上的一個標籤,鄭鈞也曾在採訪時直言:「搖滾歌手一個個兒都窮得跟孫子似的。」很多人都在為生計奔波,靠兼職維持夢想。而觀眾呢一邊希望他們出好作品,一邊又不希望他們太過商業化。

確實,中國的搖滾明星的經濟收入沒法和歐美搖滾明星去媲美,80、90年代的中國整個社會物質都不是非常富足,但是對搖滾的熱愛和付出中國搖滾樂人並不比他們少。

現在很多人對樂隊的明天似乎已經沒有那麼多擔憂了。一是現在的樂隊有粉絲基礎,可以靠線下演出賺錢。二是經歷過30年的發展,見識過大起大落後,很多人的心態也趨向平穩,沒有那麼多「妄念」,反而更關注音樂本身,更認真對待作品了,有好的作品又有曝光的機會,自然不用再擔心樂隊收入問題。

騰訊音樂相關人士也認為,如果通過一個節目,讓大家能夠認識並關注到這個群體這些作品,讓這些作品在互聯網上獲得更多流量,有流量就有分成,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具體到現實層面,就是有更多人聽到他們的歌,邀請他們演出,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讓樂隊成員的生活有所改善。他還透露,從2012年到現在,(騰訊音樂)平台的版權費支出已經漲了100倍,其中,很多都給了獨立音樂人。

搖滾樂與商業化的平衡點

《樂隊的夏天》自開播以來,豆瓣評分從7.2分飆升到8.7分,微博熱搜閱讀量單條最高超過2.2億,百度指數搜索峰值一度高達845825,成為2019上半年上新綜藝中百度搜索指數最高綜藝節目。微博話題#樂隊的夏天#閱讀量高達37.1億,討論量達449.3萬。

根據百度指數人群畫像,關注《樂隊的夏天》的人群中,30-39歲的80後群體佔56%, 40-49歲這群被主流綜藝拋棄的70後佔比達18%,與20-29歲的90後基本持平,可見,《樂隊的夏天》成功實現年齡破壁,無論是「70後」老牌文青,還是「90後」的搖滾樂迷,都是樂隊音樂的受眾。

節目收官之際,知乎發起「制躁一個夏天」主題圓桌。「看完節目,樂隊的夏天會來嗎?」「《樂隊的夏天》節目有劇本嗎?」「如何評價《樂隊的夏天》中提到的音樂圈鄙視鏈?」等問題引髮網友的熱烈討論。節目主創馬東、牟頔,以及新褲子、刺蝟、旅行團、盤尼西林、九連真人、痛仰、斯斯與帆這些備受觀眾喜愛的樂隊也現身知乎,解密這檔爆款綜藝的台前幕後,為樂隊們持續著節目帶來的熱度。

在節目的助推下,更多搖滾音樂人以及年輕樂隊們,從地下走到地上,從小眾走向大眾,商業價值也得到巨大提升。

據了解,已經有多家品牌與參加節目的樂隊達成合作,同時線下演出及音樂節邀約不斷,樂隊演出門票價格和專輯銷量同步增長,盤尼西林演出費漲了20倍 ,Click#15演出費增長3倍,全國巡演北京站門票2分鐘之內售罄,旺福、刺蝟、皇后皮箱等專輯斷貨。參賽樂隊均實現了人氣熱度和商業價值的提升,節目短期內帶來的改變真的是肉眼可見,網路效應對小眾音樂市場的提振不言而喻。

數據來源:2015年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

《樂隊的夏天》火爆,充分證明了獨立搖滾與商業化並不相悖,而如何找到搖滾樂與商業化之間的平衡點才是關鍵,形成良性循環打造完整的產業鏈也是這個夏天之後對樂隊、製作人、行業來說至關重要的事情。儘管從體量上看,獨立搖滾樂相對主流商業音樂仍屬小眾,但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聽眾選擇更加多樣化,音樂口味更加分眾化、個性化,小眾音樂這些年突圍成績良好;以民謠、電音乃至二次元為例,過去它們被貼上小眾、非主流標籤,如今由於聽眾群體增量變大,已經有一部分從小眾走向大眾。

《南山南》、《董小姐》這些民謠作品火遍大江南北,李志、陳粒的數字專輯在網易雲音樂上銷售額破百萬,大小音樂節在全國遍地開花。獨立音樂也已經在崛起中迅速成長起來,獨立民謠已經證明過自己,獨立搖滾也是時候該跟上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起亞Habaniro概念車中國首秀,並亮相了一套情感識別系統
中國支付行業發展簡史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