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誤解水鏡先生「得一者能的天下」的說法了,怎麼解讀都是對的

誤解水鏡先生「得一者能的天下」的說法了,怎麼解讀都是對的

「水鏡先生」在推算三國四大名士之後,除了卧龍、鳳雛之外,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大能——幼麟、冢虎,這四人分別對應的是孔明、龐統、姜維、司馬懿。要說四人中評價最高的兩位,還得是卧龍、鳳雛,水鏡先生甚至用「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來形容兩人。然而結果打臉?劉備兩者皆得卻依舊沒能得到天下?實則不然,因為這句話還有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整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擁有孔明和龐統就能使江山太平,但劉巴(子初)、法正(孝直)兩人失去任何一個,那麼漢室江山就再難興盛。這句話乍一看像是歪理,既然「江山平定」,那麼怎麼又會「漢室難興」?其實細讀之下,會發現水鏡先生說的其實是對的。

卧龍、鳳雛的確幫劉備「安天下」,要知道在得到卧龍之前,劉備只能算是「流匪」,連個根據地都沒有。後來劉備前往劉表領地,借了荊州不還,才算有了自己的領地。劉表沒安好心,讓劉備對抗孫權、曹操,不過劉備同樣有野心,垂涎劉表地盤。在劉備起家過程中,先有孔明加入操縱全局,後來入駐川蜀之前,龐統也盡心效力,讓劉備勢力鞏固。

入川蜀時本該是孔明守荊州,龐統跟隨劉備入川。但龐統意外身死,孔明不得不跟著劉備一同進入蜀地。後來孔明也的確做到「安天下」的功效,為劉備奪得蜀地,並建立「蜀國」。但孔明、龐統等人的能力局限於此,要想真正統一天下,其實最終的是劉巴、法正。

劉巴是個財政天才,原本想投靠曹操,因赤壁之戰不得不跟了劉備。雖然本意是魏,但跟了劉備之後,劉巴卻也做了不少事。僅用幾個月就從事蜀國府庫,並大幅度改革財政問題,諸葛都自愧不如。而法正同樣厲害,蜀國版圖達到鼎盛時期,其實真正推動者是法正,而不是諸葛。

蜀國差魏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物資二是地盤。物資包括錢財、軍備、人口等等方面,人口可以通過劫掠魏地獲得(北伐的目的就是這個),而錢財消耗方面就需要專業人才來實現。劉巴就有這個實力,可惜劉巴死太早,劉備稱帝後,隔年劉巴就去世了。要是劉巴在,蜀國也不用因為擔心財政發育不過魏國,有錢還怕人口上不去?但因為劉巴早逝,導致後來諸葛不得不在最難的時候發動北伐計劃。

另外要說「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通過另一種解讀,其實也是對的。卧龍、鳳雛、幼麟都在劉備名下,但劉備沒有得天下。可曹魏得到了冢虎卻成功得到天下,而司馬家後來也的確得到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哪個妖精這麼厲害,能在唐僧的通關文牒中蓋印?如來還默認了
隕石打造的「百年槍械瓶頸」,比希特勒自盡用的黃金槍貴10倍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