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官告老還鄉,拉一車磚頭充門面,皇帝得知給他換成真金白銀

清官告老還鄉,拉一車磚頭充門面,皇帝得知給他換成真金白銀

歷朝歷代,都不缺乏清官和忠貞的大臣。他們的話雖然逆耳,但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皇帝雖然經常被他們氣得暴跳如雷,但還是對他們委以重用。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諫而出名的清朝大臣,此人就是孫嘉淦。

孫嘉淦,字錫公,號靜軒,山西興縣人。他早年家境貧寒,於康熙五十二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最初,他在翰林院擔任庶吉士、檢討這樣的小官。但在雍正皇帝上台後,他被委以重用。在雍正繼位之初,大臣們都知道雍正性格陰晴不定、喜怒無常,所以都不敢直言進諫。唯有孫嘉淦上疏雍正帝:「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

眾人皆知雍正為了帝位對親兄弟痛下殺手,所以孫嘉淦的奏疏不免有含沙射影之意。雍正看過奏摺後也是大發雷霆,將孫嘉淦的上級翰林院掌院學士叫過去痛罵一頓。當時輔臣朱軾恰好在旁邊,便委婉的勸諫雍正:「孫嘉淦雖然狂妄,但他的膽量我還是佩服的。」雍正沉思了半天,突然笑道:「朕也佩服」。於是雍正便提拔孫嘉淦做了國子監祭酒,雍正六年又命他擔任順天府尹一職。

雍正皇帝駕崩後,乾隆即位,孫嘉淦被任命為吏部侍郎一職。不久,又遷為督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侍郎。對於乾隆,孫嘉淦依舊不改往日直言相諫的脾氣,還專論君主「三習一弊」,告誡皇帝。乾隆對孫嘉淦很賞識,先是提拔他做了刑部尚書,之後又讓他做了吏部尚書。在他為官期間,但凡有不公之事,他必定一查到底。因此,也處理了很多冤假錯案。在擔任直隸總督期間,他還組織興修水利,主張朝廷解除對民間釀酒的禁令,極大的改善了民生問題。

乾隆十二年,孫嘉淦告老還鄉。在回老家興縣前,孫嘉淦因為沒有存款榮歸故里,而擔心遭到鄉紳土財的恥笑。為了充門面,他命人找了十幾個大木箱,然後在裡面裝滿了磚頭。第二天孫嘉淦出發後,曾與他交惡的官員立刻報告乾隆:「孫嘉淦這些年一直在演戲,回家時金銀珠寶裝了幾馬車。」乾隆大怒,立刻派人前去查看,結果發現裡面卻全是磚頭。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乾隆讓沿路官府把孫嘉淦馬車裡的磚頭全換成真金白銀,好讓他真正的榮歸故里。這應該就是好人有好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關羽在曹營沒有接受美女,沒有接受金銀,卻接受了這個東西
明神宗38年不上朝,竟是因為這個,換做是你也不會去上朝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