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蘇軍狙擊手的裝備和戰術,給敵方造成極大恐慌

二戰蘇軍狙擊手的裝備和戰術,給敵方造成極大恐慌

一戰後,狙擊成為了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狙擊手的訓練也自然而然地展開了。但是直到二十年代末,蘇聯才開始關注狙擊手的作用,然而不是來自軍隊高層,而是來自格伯烏〔國家政治保衛局〕和人民內務委員會。由於和德國魏瑪政府關係密切,蘇聯得以在該階段獲得一些新裝備和新的武器生產技術。蘇聯的第一個生產光學瞄準鏡的工廠也在當時建成。很明顯,蘇德早期的合作改善了莫辛納甘的性能,影響了一九二七~一九二八年產生的、基於一八九一型騎步槍的第一種狙擊步槍。

新狙擊步槍同老步槍的差別在於加上了四倍率DⅢ型光學瞄準鏡。作為該國第一款瞄準鏡的DⅢ,是仿照德國蔡司瞄準鏡設計的。目的是能夠準確射擊小型移動目標。這是一具配有射角調整器和彈著偏差記錄器的光學放大瞄準具。目鏡頂端有一個〔目鏡〕千分尺,分劃標度為1-10,單位為一百米,左邊配有水平彈著散布標度盤。瞄準標識由一根有尖銳端面〔瞄準尖鍥〕的垂直瞄準線和瞄準尖鍥右邊的水平瞄準線組成。水平瞄準線的上沿與瞄準尖鍥端點齊平,構成瞄準十字。當瞄準具同目標在同一焦平面上時,將十字準線和目標處於同一直線上,即可完成瞄準。

這種裝有瞄準具的狙擊步槍可在一百米~一千米上瞄準射擊,亦可在六百米距離上不依靠瞄準具射擊,〔無需取下瞄準鏡〕以獲得較好的視野。實驗證明,這種配合瞄準具使用的新武器很有效。十發子彈的彈著分布半徑分別為一百米3.5厘米,二百米7.5厘米,四百米18厘米,六百米35厘米。狙擊步槍很快成為了格伯烏和人民內務委員會的制式武器。

蘇聯在兩年後的一九三年又推出了另一種相似的武器。位於杜拉的設計局在細節上對普通莫辛步槍作了改進,推出了這種1891/30型專用狙擊步槍。狙擊步槍的彈道同普通量產步槍相似,但射擊更精準,它們是經過射擊檢驗而篩選出來的,增加了光學瞄準具,內鏜受過特意的加工,沒有槍刺,準星上調了一毫米,扳機壓力降至2~2.4千克。由於機閘尾部與槍托護木更加匹配,狙擊步槍的戰鬥穩定性要比量產型步槍好得多。槍托是由很好的胡桃木製成。因為瞄準具重疊地安裝在機匣蓋的後方,擋住了彈夾插口,狙擊步槍不能裝入普通的五發彈夾,只能一次裝一發子彈。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戰鬥效率。

最初,1891/30型狙擊步槍採納的是四倍率PT型瞄準具〔同DⅢ型、VP型一樣都由 A.A Smirsky設計〕,但鑒於它的種種缺陷,一九三一年蘇聯推出了它的改良型——VP型瞄準具。但蘇方在屈光學技術上的欠缺,新型號仍不是一種理想的瞄準具。由於被六顆螺釘牢牢地固定在機匣蓋的後方,裝彈十分不便。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VP型被PE型瞄準具取代。該型瞄準具重0.62千克,裝在可靠的「Seso」支架的一側。PE對提高命中率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它可對一千四百米距離上的目標進行射擊。一旦瞄準具在行動中受損,可依靠瞄準導軌進行射擊。

三十年代的弗洛希洛夫射手計劃為蘇聯做出了卓越貢獻。射擊訓練受到當局很大的重視。為此他們修建了大量的室內射擊場,年輕人學習了為數眾多的射擊課程。在冬季戰爭中,蘇聯狙擊手使用裝備著VP、PT和PE型瞄準具的狙擊步槍,第一次受到真正考驗。然而,在這次戰爭中,卻是芬蘭狙擊手大出風頭。芬蘭人在戰鬥中表現出的射擊技巧令蘇聯人記憶猶新。蘇聯軍隊高層意識到,狙擊手能夠破壞通信,擾亂戰鬥的順利進行,降低前線士兵的士氣。這次戰爭為蘇聯在隨後的衛國戰爭中的狙擊戰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最初的計劃是,每個排都裝備一支狙擊步槍,由排里最好的射手使用。但由於步兵總共才擁有五萬支狙擊步槍,使每個排都擁有狙擊手的計劃無法在全軍推廣。出於想大規模地為步兵裝備自動武器,軍方高層做出了一項錯誤決定,於一九三七年開展了一項計劃,用西蒙諾夫AVS自動狙擊步槍取代1891/30型莫辛狙擊步槍。但由於AVS的射擊精度實在太差,無法滿足狙擊的要求,最後只生產了少量的該型狙擊步槍。最終只好用Tokarev SVT半自動狙擊步槍替換1891/30型莫辛步槍。該槍同普通SVT-40型步槍的差別在於加裝了3.5倍率PU型瞄準具,內鏜也經過特意加工。

在隨後的蘇德戰爭中,該槍暴露了眾多不足。根據前線部隊的反映,在二百米距離以上,它的精度不如莫辛步槍,槍口的火焰也很容易暴露狙擊手的位置〔主要由於SVT的槍管要比莫辛的短一百毫米〕,SVT開火後還有一個時差,一旦首發沒有命中,狙擊手很可能錯過第二次射擊的機會。此外,該槍在嚴寒的天氣下並不可靠。

鑒於對SVT的大量抱怨,該型狙擊步槍於一九四一年末撤下了生產線。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戰士都對該槍不滿。蘇聯英雄Lyudmila Pavlichenko中尉使用SVT狙擊步槍在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成功地進行了三百零九次射殺〔蘇方數據〕。而莫辛步槍也並非無懈可擊。前線戰士發覺當對步槍進行調整歸零時,垂直視角的標度經常無法和實際的距離相吻合。而且頻繁的調節垂直視角會導致水平偏差。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瞄準鏡距離射手的眼睛有一段距離,也就是說,狙擊手就位瞄準時,必須使自己的臉頰與槍托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三厘米以上,同時伸展自己的頸部〔這樣可以方便的觀察整個視界而不會由於暈的效果在視界邊緣產生新月型陰影〕。射手的頭如果處於不正確的瞄準位置,將會使射手的眼睛偏離瞄準鏡光學軸線而造成瞄準偏差。另外,每分鐘十發~十二發的射速也過低了,難以對付快速移動目標。扣動扳機所需力量太大,影響射擊精度。而且為了便於大量生產,一九四二年起槍托改用樺樹木作為材料。結果長期使用後槍托很容易變形,在使用胡桃木作材料時,該情況從未發生過。

儘管如此,一九四二年初,Izhevsk工廠恢復了1891/30型狙擊步槍的生產。隨著越來越多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狙擊戰術得以在實戰中得到檢驗。在蘇聯的體系下,狙擊手被分為若干組,每組兩人。一名狙擊手,一名觀察員。所有的組員都是合格的射手。每次射殺後,雙方互換角色。狙擊手除了擔負偵察的任務外,還應迂迴射擊敵軍,以擾亂其正常的行動和通訊。觀察員除了應協助狙擊手搜索重要目標外,還應擔任警戒的任務,並記錄和確認每次射擊的結果。每個狙擊手都隨身攜帶著一個射殺記錄本。上面記載著每次射擊的日期、時間、地點和結果。該記錄本同樣記錄德軍的數量和行動情況。前面已經提到過,每個排都安排著一名狙擊手,直接歸排長指揮。而大部分狙擊組獨立行動,一般在軍隊前方進行偵察。

隨著蘇德戰爭的進行,狙擊手的行動也相應作了一定的調整。由於德軍機動很快,進攻方向常令蘇軍摸不著頭腦,往往從側翼將正在撤退或固守原地的蘇軍包圍分割,蘇軍的指揮官就把狙擊手部署在部隊側翼,阻礙德軍在側翼順利行動。這往往需要眾多排和狙擊組的參與,以向指揮官提供德軍的行動方向,必要時則可集中火力。同一般的想法不同,蘇聯狙擊手並不在遠距離上進行射擊。在鄉村射擊距離在四百米以內,在城區更縮短到了一百米以內。狙擊手常在夜幕的掩護下進入分割兩方的真空地帶,建立巧妙偽裝過的隱蔽點或觀察點。如果需要,它們會悄悄地混入難民中,擾亂德軍行動,記錄德軍的數量和位置。在晚上他們則偷偷地抵近德軍陣地,進行擾亂性射擊,然後迅速撤出該地區。

當德軍在一九四一年的攻勢受阻時,蘇聯軍隊的編製已經混亂不堪。每個排都擁有狙擊手的制度大多不復存在。軍隊重整後,狙擊組由營指揮,在特殊情況下甚至歸師或軍指揮,比如在斯大林格勒。

在隨後的戰鬥中,如何在城區作戰成為蘇聯狙擊手的一大考驗。狙擊戰術要做一定的調整。以前的掩護和隱蔽戰術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適用,但在城區則行不通。在鄉村這些行動大多依賴灌木和矮樹,而在城區,狙擊手則要學會如何使用廢墟和陰影。

根據戰鬥經驗,蘇軍的狙擊手除了使用光學瞄準具外,還裝備6~8倍率野戰望遠鏡以及TR型單桶望遠鏡。另外,他們還需要裝備近戰武器。許多狙擊手在進入戰場時會攜帶兩~三枚手榴彈、手槍、芬蘭狩獵刀和一九四型偵察兵佩刀。如果結伴而行,他們還會攜帶衝鋒槍。由於狙擊手經常越過前線,一旦遇上德國的偵察兵,這些武器會很有用。

以下這些彈藥是蘇聯狙擊手經常使用的:7.62毫米輕、重彈,B-30型穿甲彈,B-32型穿甲燃燒彈以及T-46型曳光彈。輕、重彈用來對付士兵;穿甲彈和穿甲燃燒彈用來對付機槍組、火炮、土質或木質的碉堡以及建築物後的敵軍;曳光彈用來指明方向。蘇聯狙擊手一般攜帶一百二十發子彈,其中60%是輕、重彈。

不論在城區還是在鄉村作戰,狙擊手都被軍方給予足夠重視。狙擊手在行動中獲得的自主權,在蘇軍歷史上是空前的。這是一支集打擊、偵查和心理震撼作用於一體的部隊。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狙擊手,他或她必須熟練掌握普通步槍射擊方法、小型部隊的戰術;既能對付路上目標又能對付空中目標;還要學會使用手榴彈和工兵爆破武器,並擁有領導才能。狙擊手無愧是軍隊中的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絡西 的精彩文章:

二戰華沙起義波蘭人憑藉自製武器和德軍殊死戰鬥,結局慘烈
死火山活地獄,太平洋戰場慘烈登陸戰,美軍第一天就陣亡兩千多人

TAG:絡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