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謠言:立秋就要「貼秋膘」

謠言:立秋就要「貼秋膘」

立秋日這天,我國民間有「貼秋膘」「咬秋」的習俗。很多人覺得,秋天容易消瘦,應該進補,多吃肉是正確的飲食之道。

立秋之後確應進補,但在今天,進補已不是補脂肪之類了。經過一個夏天的消耗,現代人最虧虛的是陰,應該用能補陰的「秋膏」代替「秋膘」。

立秋進補,因盛夏炎熱,是一年中消耗最大的季節。在夏天,人體氣血都轉到體表,導致吸收營養的能力減弱。一個夏天下來,任何人的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虧虛。

從立秋開始,人體氣血從體錶轉移到內里,消化功能漸強,人的胃口大開。立秋後進補,一是因為身體急需,二是因為身體已具備消化補品、補藥的能力。

古代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懸秤稱人,將人的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候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若是瘦了當然需要「補」,而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那時,平時吃肉少,抓住立秋這個時間點多吃肉,補充脂肪,相當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如今則不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能量攝入已超標,很多人因能量過剩還出了問題,出現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尿酸等。在此前提下,再「貼秋膘」,反而有害。

立秋進補的講究是對的,關鍵是「貼補」的內容要換換了。

立秋補「秋膏」,指的是補陰養血葯,因為人體消耗時,耗傷最大的是人體之陰。這就好像蠟燭,火苗挑得太旺了,蠟燭就會消耗很快,補陰就是補蠟燭。人活著,就像一根不停燃燒的蠟燭,火苗燃燒時間越長,生命也就越長。

所以,任何時候進補,都要以補陰為基礎。古往今來,立秋之後進補都離不開阿膠、黃精、枸杞、桑葚等補陰之品,它們性平和,可以潤物無聲地將人體的虧空補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氨基酸針千萬別亂打,會加重肝腎負擔甚至引發糖尿病
凍齡——高圓圓PK秦嵐的保養之道!大家趕緊學起來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