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斷奶,媽媽一回家就撒嬌耍賴,網友:心都酥了,真是不忍心
斷奶對寶媽和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斷奶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大,但是這個事情總要解決,不如趁著合適的時機就給孩子把奶斷了。
同事因為自己的奶水不好,想給孩子早早的把奶斷了,讓孩子喝奶粉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要好,但是沒有想到孩子對斷奶這個事情很排斥,一直也適應不了,而且反應很激烈。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內容大概是這樣:媽媽中午回到家,門都沒完全開開,孩子就撲到媽媽懷裡,說媽媽我好想你,此時媽媽滿臉幸福,對此很欣慰,過了一會,孩子鑽在媽媽懷裡也不出來,聲音小小的哼著說「媽媽想喝奶奶」,此時媽媽才反應過來,孩子是想喝奶了。
其實孩子剛斷奶3天,媽媽想著讓孩子一次性斷個徹底,就想把孩子放下來,但是孩子就不下來,死死的抓住媽媽脖子,大聲哭鬧。
很多網友都看了這個視頻,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網友一:這個寶寶其實已經很好了,還算聽話,孩子過了這幾天奶癮就會好了,開始這幾天見到媽媽都會難受。
網友二:這位媽媽這幾天應該少見孩子,畢竟剛斷奶的這幾天對孩子來說很難熬,孩子不見媽媽還好。
孩子斷奶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個困難的事情,這是對父母和孩子雙方的考驗,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孩子斷奶初期為什麼會這樣?
一、孩子對媽媽的一種依賴
每個孩子對媽媽都會有依賴感,因為媽媽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孩子在吃奶的過程也是和媽媽的一種溝通。
斷奶期的孩子還小,認為媽媽不讓自己吃奶就會覺著媽媽要離開自己,會哭鬧很正常,孩子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吃媽媽的奶,一下子沒有了也不習慣,還不能接受這件事情。
二、媽媽沒有和孩子正確的溝通引導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太小,和孩子商量斷奶的事情,孩子聽不懂。事實未必如此,要前期和孩子慢慢溝通,孩子或許完全聽不懂,但是也需要了解,給孩子一個心理接受時間,這樣有助於孩子斷奶。
三、孩子平時飲食習慣
寶寶排斥斷奶,是因為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吃奶,孩子一天的食物來源主要就是媽媽的奶,就像人們餓了要吃飯一樣,大人餓了沒飯吃,心情都不好,更別說孩子沒奶吃,心情能好嗎?所以孩子在剛開始斷奶的時候都不習慣。
如此重要的一件事,父母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很好的斷奶呢?
一、給孩子一個適應期,不要太著急。孩子斷奶不是著急的事情,越急會越亂,給孩子更多的耐心,不然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對孩子腸胃消化功能都不好。
二、在孩子斷奶之前,平常給孩子補充少量奶粉,先讓孩子適應奶粉,斷奶之後,孩子也會更好的接受奶粉。
三、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斷奶。讓孩子和經常一塊玩耍的同齡小朋友一塊斷奶,這樣兩個人也可以做個伴,餓了一塊吃飯,帶他們一塊出去玩耍,減少對吃奶的想法,慢慢就適應了。
孩子斷奶只是鍛煉父母的一小步,未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父母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對以後更好的教育孩子有幫助。


※那些迫切想要二胎的高齡夫妻,不得不面對這幾個難題,很現實!
※二胎家庭,家長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嗎?老大和老二相差很大
TAG:兩口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