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上海迪士尼事件: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才會活得爽

上海迪士尼事件: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才會活得爽

最近幾天,

上海迪士尼樂園不斷刷屏。

事件的起因,

是一名華東政法大學的學生,

在年初時將迪士尼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

有一天,攻讀法學的大三學生小王,

到上海迪士尼遊玩,

在進入園區前卻遭到園方翻包檢查,

並被告知提前買的零食不能帶進園內。

不得已,小王就地吃掉了一部分,

扔掉了一部分。

事後,小王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了侵犯,

決定起訴上海迪士尼,

並提出了兩點訴求:

第一,

確認迪士尼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條款無效,

第二,

要求上海迪士尼樂園賠償原告損失,

包括在園外購買卻被迫丟棄的食品的費用,

共計 46.3 元。

這個事件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

自己也曾有過被強行翻包檢查、

被迫就地「解決」的經歷。

面對網友們的譴責,

上海迪士尼則給出這樣的回應:

「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

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

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

並在法庭上辯稱,

「消費者攜帶的食品,

可能會有特殊氣味或安全隱患,

還會造成隨意丟棄垃圾的現象。」

可當事件逐漸清晰,

大家發現,事實並非如迪士尼說的那樣,

類似不合理的事件,

在上海迪士尼依舊屢見不鮮。

前天,人民網發文四問上海迪士尼,

在有理有據、擲地有聲的質問下,

上海迪士尼的一切辯白與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

當你了解上海迪士尼發展歷程後,

就一定也會明白:

在上海迪士尼開園之初,

並沒有對自帶食物做嚴格規定,

直到2017年,

才新增禁止遊客自帶食品的規定。

但很快就有人發現,

只有亞洲地區的迪士尼會受到此項規定的限制,

而歐美地區的迪士尼卻完全可以攜帶食品入園。

更令人不解的是,

在上海迪士尼回應中,

「與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

這樣的解釋,

讓很多網友覺得自己受到了「雙標」對待。

而就在前幾天,

這樣類似的事件就已經被報道過。

在國泰航空的爆發前,

就有大量的乘客,吐槽自己被「區別對待」。

有一位網友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他從北京飛到香港時,選擇了國泰航空,

在發餐時,空姐卻默認用英語詢問他。

在他表示聽不懂後,

空姐依舊用英語重複了三遍,

並假裝聽不懂普通話,也不做任何應對措施,

令他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不僅如此,在溝通過程中空姐全程站立講話,

但在詢問歐美人時,卻馬上蹲下,面帶微笑。

網友身旁一名中國人按了服務燈後,

空姐很久都沒有過來,

而前排的外國人按服務燈後,

空姐便徑直過去熄滅服務燈提供服務。

國泰航空區別對待中外旅客的行為,

讓這位網友難以置信地寫下,

「我從沒想到有一天,

乘坐飛在中國上空的中國航班時,

被中國空姐用英文羞辱、『雙標』對待,

竟是因為我是中國人。

如今,民航局對其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告,

國泰航空股價大跌,創9年半新低。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

種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

對於上海迪士尼強制翻包的行為,

經過這幾天輿論的發酵,

上海迪士尼公司仍舊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目前,

上海迪士尼翻查遊客隨身物品的現象依舊存在。

在安檢台前仍有大量遊客排隊,

等候工作人員一個一個的「搜查」,

令很多遊客感到非常尷尬和憤怒。

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

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

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根據法律明文規定,

上海迪士尼是沒有權利私自搜查遊客包裹的,

可對此,上海迪士尼並沒有給出恰當的回應。

關於個人的隱私權,

是當前大家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前一段時間,

西安市民張先生在餐廳吃飯時,

發現服務員用手機拍攝顧客吃飯的樣子,

詢問後張先生才知道這是家網紅餐廳,

服務員正在將顧客們用餐的模樣進行直播。

原本只想安安靜靜地吃個飯,

卻在不知情下被餐廳直播到網上供人圍觀,

張先生感到個人隱私受到極大威脅,

便和餐廳爭論了起來。

然而,餐廳負責人卻認為進行拍攝沒有什麼不妥,

「不僅是吃飯的地方,

很多商家都在對店內的顧客進行直播。」

的確,打開各大視頻軟體平台,

很容易就能搜索到商家拍攝的消費者片段,

大多數都是未經當事人的同意,

就被無碼上傳網路用以宣傳商家店面,

但評論中卻鮮有人對隱私保護的提出質疑。

現實生活中,

還有不少商家擅自以透露消費者個人隱私,

以此賺取高額利潤。

可實際上,真正站出來保護自己隱私權的人,

實在少之又少。

因此,類似於上海迪士尼這樣翻包檢查的行為,

就變得習以為常,被大家默認。

對於禁止自帶食物,

上海迪士尼稱「維護園內公共衛生安全」。

可園區內販賣的食物同樣會散發相同的氣味,

產生相同的垃圾,這一點如何解釋?

並且,園區內的食物遠遠高於商品本身的價格,

僅僅一根烤腸賣到35元,

這樣的差價,實在太大。

不僅如此,今年2月,

上海迪士尼就因銷售過期食品被投訴,

並因設施和食品安全問題,

短短3年時間內曾獲7次行政處罰。

所以,上海迪士尼出自對食品安全的「顧慮」,

根本完全站不住腳。

假如有遊客自帶食品,

就會被要求必須當場吃掉、扔掉或者寄存,

寄存收費卻高達80元。

遊客們之所以自帶食物,

原因就是迪士尼園內飯菜貴到離譜,

一頓十分簡單的飯,隨隨便便動輒好幾百元。

有人因此感慨:

真當大家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嗎?

這樣的情況,

在不久前,也發生了一件同樣令人氣憤的事情。

8月9日時晚上,

因為颱風「利奇馬」的來襲,

上海迪士尼決定第二天暫停開放,

並通知購買了當天門票的遊客可改期但概不退票。

通知一出,立即激起了網友們怒火。

首先,因為通知過晚,

很多遊客的住宿和行程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其次,

很多外地遊客都不可能為此花費多餘時間和路費,

票錢也不得不打水漂。

天氣因素是不可抗的,

在颱風天暫停開放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上海迪士尼拒絕退票的行為,

無異於讓遊客強行承受了這樣的直接損失。

雖然隨著網路的發酵和網友鋪天蓋地的質問,

上海迪士尼最終不得已回應可以退票,

但就算在平時,

想要退改迪士尼的門票也相當艱難,

即使是買錯票面類型或遇到突發疾病,

退票和改期的要求無一不被駁回。

那迪士尼到底有沒有退票的義務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

除了定做、鮮活易腐、

在線下載或經拆封的數字化商品、

報紙期刊4種例外商品外,

其他網購商品均可七天無理由退貨。

迪士尼門票就屬於「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網購商品。

因此上海迪士尼在預定須知中提示的,

「一經預訂,不支持退票」的條款,

並不合乎相關法規。

近期這兩個事件,

讓很多人終於明白:

上海迪士尼美好夢幻的童話外衣下,

藏著令人並不愉快的現實。

但就像上海迪士尼回應的,

「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一致」的通告,

甚至成為了遊樂業界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但即便所有商家都這樣做,

這樣的行為難道就是合法的嗎?

為此,瑾一借用人民網的一句話,

送給那些正在做著錯誤示範的企業:

「一個全球知名企業,

不是追求更好地尊重消費者權益,

而是高舉比爛大旗,真是讓人遺憾。

錯誤的行為,

不會因為做的人多了就變得正確。

大學生小王在起訴上海迪士尼前,

曾對上海迪士尼的遊客做過調查,

對於禁止私帶食品和翻包檢查,

很多遊客雖然都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但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太麻煩」,

或是認為「花錢買票遊園,只能遵守對方規則」,

選擇不了了之,

甚至「進遊樂園別帶吃的」幾乎成為了默認的慣例。

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消費者投訴數據顯示,

2018年,

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收到消費者諮詢691.71萬件、

投訴372.56萬件、舉報60.69萬件,

而「訴轉案」僅有1.8萬件。

小王說:「希望通過這次訴訟,

能夠呼籲社會公眾更加關注自身權益,

向不合理的制度說不。 」

如今,在上海迪士尼被小王告上法庭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自我維權意識,

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

回想今年發生的「西安賓士女車主維權」事件,

面對銷售方鑽法律空子提出的無理條件,

女車主有理有據、不卑不亢的反駁,

終於讓商家的行為得到了合理合法的處理。

恰如這一次,

如果沒有大學生小王挺身而出,

大家或許就會覺得,一切都應該是這樣的。

雖然我們總是以「寬以待人」為美德,

但該「較真」的時候就該「較真」。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於風雪。

現實生活中,

我們會很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對於很多不合理的事情,

我們要提出質疑,不能簡單就這麼算了。

因為,當我們一味隱忍退讓的同時,

也已經成為了彼此的施暴者。

所以,如果有人對你說:「這事情從來都是如此。」

我們就應該堅定反問他:

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有時候,面對生活中「不合理」,要善於「較真」,

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不必委屈自己。

做一個不好惹的人,才會活得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義吶喊 的精彩文章:

看那霍頓輸不起的樣子……孫楊的回應真帥!
「既然不願意醒,那就打醒好了!」

TAG:正義吶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