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精地圖的浪潮里,誰能上岸?

高精地圖的浪潮里,誰能上岸?

近期,華為、美團、京東等行業巨頭公司,都陸續曝出進軍地圖領域。看來高精地圖這塊蛋糕實在誘人。

8月14日,美團點評開始了地圖服務的開發工作,稱作「美團地圖」。就在不久前的8月11日,華為在2019開發者大會上也發布了Cyberverse數字平台,並表示將於10月之前發布地圖服務「Map Kit」,進軍高精地圖服務領域。

實際上,華為已經於今年7月華為向國家測繪總局提交了申請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的申請。在該消息被曝出不久,有傳聞稱京東和美團均已申請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但申請未獲自然資源部審核通過。

雖然京東和美團申請甲級地圖資質的傳聞被否,但高精地圖的火爆程度已可見一斑。

目前,全國僅有19家公司申請到了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這19家公司中包含了大家熟悉的四維圖新、高德、百度、滴滴等,也包括Momenta、寬凳科技、晶眾地圖等初創企業。

兩家巨頭企業的相繼加入,無疑給當下的高精地圖市場格局帶來衝擊。在華為宣布申請甲級地圖資質後,四維圖新的股價連續兩天出現大跌,說明投資者認為華為會成為四維圖新在高精地圖等領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當下,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進入了商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而高精地圖在該技術的落地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高精地圖幫助自動駕駛汽車對所處的駕駛環境進行更加精準的感知,有效地確保駕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當然,除了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還可以用於智慧城市、智慧旅遊、交通運輸、房地產、新零售等眾多領域,市場容量巨大。

根據高盛集團的估算,全球高精地圖市場規模將會很快擴大至201億美元。而據中信證券預測,高精地圖僅在中國潛在的市場規模就會達到300億元。

在高精地圖市場發展前景大好的當下,巨頭企業們必然不會錯過登上這條賽道的機會。

根據華為的規劃,該公司的地圖服務,將覆蓋6大類產品以及25種API介面,地圖資源也將覆蓋15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40多種語言,還有高精度導航系統,並且具備定位精確到厘米級的能力。

早在2018年10月,美團就已經露出了進軍地圖領域的苗頭。先是成立了LBS平台,包括LBS服務、網約車和大交通等部門,地圖業務當然也包含在內。之後,美團又挖來了出身百度地圖的張紹文,來負責該公司的地圖體系的技術負責人。

百度早已在2013年就啟動高精地圖的研發之路;阿里巴巴2014年收購高德地圖之後,還曾投資易圖通;同年騰訊收購了四維圖新11.28%股份。

由於高精地圖對精度的要求極為嚴苛,加之地理信息涉及國家安全,只有拿到「甲級資質」,才具備採集和製作厘米級精度車道高精地圖、地下停車高精地圖的資質。因此,甲級地圖資質證書,也就成為了初創企業能否走進高精地圖「賽道」最重要的入場券。

目前,寬凳科技、Momenta和晶眾等行業新星也先後獲得了甲級地圖資質,雖然這些企業入行時間較短,規模有限,但並未影響其與巨頭公司爭搶市場的速度與信心。

寬凳公司戰略聚焦產品落地快,其高精地圖策略是憑藉技術創新,通過規模化自動組網技術基本上實現零人工干預生成全國高精地圖網,據悉2019年初就已經基本完成了中國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採集。寬凳科技創始人劉駿曾對外表示:「小公司小的是規模,不是創新能力。」

晶眾地圖於今年5月才剛剛拿到了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國內第18家獲得該資質的公司,也是最晚獲得該資質的企業。晶眾地圖的特色之一是實現真實與虛擬場景的結合,結合動態數據更新,實現自動駕駛車輛在虛擬場景中各種自動駕駛功能。

與上述兩家企業不同,Momenta不僅是地圖技術的提供方,同時也是地圖的使用者。一方面,該公司一方面通過將自產的高精度地圖應用於自研的L3及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其也在與主機廠、供應商探索合作,依據下遊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完善高精度地圖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在智能出行的趨勢下,高精地圖或將成為標配。《金融時報》在2018年對其進入深入報道後,也得出「高精3D地圖是自動駕駛技術不可或缺的基石」。而如果在2020年後將不能再申請甲級資質,不知是否又會再掀起一波併購潮。

這場洶湧的高精地圖之爭中,究竟誰能成為加速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幕後推手」,我們還需要再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絲漣「美夢工廠」新品發布會,新生活館系列全面升級
Costco,下一個敗走的亞馬遜?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