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真的是註定的嗎?根據設定點理論,它是這樣解釋人類胖瘦的
人類脂肪的累積,在最早的時候是為了更好生存下去,但是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發展,這一優勢基因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的負擔了,難道哪些生存能力更強的人,就註定要因為脂肪的累積而一直煩惱嗎?
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絕望的結論,難道生存基因更強的人只能認命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設定點理論是如何解釋人類肥胖的。
1970年,隨著人們對激素認識的加深,學術界提出了肥胖和體重設定點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的體溫、心跳、血壓和體重都是由身體在一定範圍內自動控制的,例如身體的恆溫機制。研究人員認為,當受到外界刺激時,人體會試圖保持目前的水平,因為追求穩定狀態是我們身體傾向的一種模式。
此外,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根據研究,人體體重設定值的範圍只能上升(當然也有特殊的個體),而不能下降。
換句話說,當一個瘦子吃胖後,他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的體重。因為她/他不久就進入新的體重狀態,大腦仍然能記得他/她是一個瘦子,但是如果一個胖子想減肥,那需要更長的時間。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你的體重持續增長了很長一段時間,你的大腦就會開始重新思考,並將你當前的體重作為新的設定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開始減肥,就會變得比以前困難得多。因此,重量設定點的增加幾乎是永久性的。
熱量消耗的持續減少將會對我們的體重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單靠節食減肥只會造成惡性循環:靜息代謝越來越低,我們只能不斷減少熱量攝入,這是一種難以長期堅持的體重控制法。
在理解了上述兩個假設之後,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人類的本性是一個易於積累脂肪的有機體,脂肪在出生時就被編程為基因,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適合在自然環境中生活。


※想要練好腹外斜肌,掌握這個訓練動作,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健身別犯這4種錯誤,容易影響訓練效果,產生放棄訓練的念頭
TAG:肌肉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