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預防病原體感染,預防消化系統腫瘤

預防病原體感染,預防消化系統腫瘤

美國癌症協會發布了預防癌症的一級預防措施,共9條,其中一條是預防病原體感染。預防病原體感染,如何能預防腫瘤呢?今天就與大家聊聊與消化系統腫瘤相關的病原體,如何致癌?又如何來預防?

美國癌症協會在腫瘤學頂級期刊上發布了癌症一級預防計劃。主要癌症預防干預措施,大概可以歸類為9個方面:

? 控煙

? 限酒

? 控制肥胖

? 健康飲食

? 運動

? 預防病原體感染

? 防晒

? 減少不必要醫用放射

? 減少室內材料污染

預防病原體感染,如何能預防腫瘤呢?這點很多人不甚明白。目前,共有11種病原體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定有致癌性,包括:

? 1種細菌:幽門螺桿菌;

? 7種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頭狀瘤病毒(HPV)、EB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 三種寄生蟲:泰國肝吸蟲、華支睾吸蟲(肝吸蟲)、埃及血吸蟲。

要防癌就要遠離這11種病原體,結合國內情況,要預防消化系統腫瘤,主要預防:幽門螺桿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華支睾吸蟲的感染。

一、防止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止胃癌

日本學者12年隨訪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2.9%發生胃癌,而非感染者中無1例發生胃癌,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腸型胃癌(腸型胃癌占胃癌的絕大多數)發生的必要條件,也可以說沒有幽門螺桿菌胃癌的發病率就會極低!

大量事實也證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明顯降低胃癌發生率。

我國香港人群干預研究結果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約50%;國內大陸大樣本研究,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癌發生率總體降低39%;日本、韓國研究也得出類似結果。

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是目前預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險因素。

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宿主,經口傳播,可通過口腔唾液、糞便經手、食物接觸口來傳播。

預防:

? 餐前便後要洗手;

? 盡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餵養幼兒。

? 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經常消毒。

如果你出現口臭、泛酸、噯氣、上腹脹悶疼痛等不適癥狀,應做胃鏡和幽門螺桿菌檢查。若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應予以根除。

而且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全家都做檢查,陽性者都予根除,以防相互傳染。

二、防止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防止肝癌

肝癌患者中超過80%以上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背景。有研究發現HBsAg陽性者罹患肝癌的幾率相較於未感染人群升高25~37倍。丙肝病毒感染者相較於未感染人群的肝癌發生風險高15~20倍。據預測,在未接受治療的丙肝感染者中,14.4%將發展為肝癌。

肝臟長期活動性炎症是導致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

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慢性乙肝或丙肝也可直接發生肝癌。

乙肝或丙肝病毒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

預防:

? 接種乙肝疫苗。

? 嚴禁輸注黑市的血或血製品;嚴禁共用注射器和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針灸、針刺或其他侵襲性操作。要在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不要到非正規醫療機構就醫。

? 避免未經嚴格消毒的器具進行紋身、紋眉、穿耳環孔、修腳、修臉等皮膚黏膜創傷性操作。

? 乙肝、丙肝患者,當身體皮膚有小創口時,應及時用創口貼覆蓋,以防傳給家人。

? 性生活堅持使用避孕套。

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出現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尿黃、右肋區疼痛等癥狀,切不可輕視,要及時就醫!

三、防止肝吸蟲感染——防止肝癌

與癌症有關的寄生蟲,國內主要是華支睾吸蟲(肝吸蟲)。華支睾吸蟲寄生於人體肝內膽管,可阻塞肝內膽管,誘發慢性膽管炎、膽汁淤積,而發生膽汁淤積性肝硬化,由此可並發肝癌。

人類常因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睾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而被感染。

預防:

? 不吃生的或不熟的淡水魚蝦(如生魚片、生魚粥、醉蝦、醉蟹、醬蟹等);

? 分開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接觸生淡水魚蝦後要及時洗手;

? 不用生魚蝦喂貓、犬。

提醒:經常食用生的淡水魚蝦者,一旦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隱痛、腹瀉、精神不振、肝大、黃疸、發熱等表現時要及時就醫。

作者:王伯軍 來源: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消化界長期徵稿:原創稿件及特約作者招募!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胃病到胃癌的路很長,你有時間踩下剎車
一篇解惑甲胎蛋白與肝癌之間關係的認知誤區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