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減肥新招 科學家嘗試將晶元植入胖子大腦 一想到食物就會被電擊

減肥新招 科學家嘗試將晶元植入胖子大腦 一想到食物就會被電擊

根據英國《鏡報》8月14日報道,六個病態肥胖的人同意參加一項大腦晶元的臨床試驗,當他們想到食物時,這種晶元就會對他們進行電擊。這種晶元被稱為反應性神經刺激系統(RNS),最初由醫療技術公司NeuroPace開發,用於治療癲癇患者。

一旦植入大腦,它就會持續記錄大腦活動,並在檢測到癲癇發作的特定活動模式時發出輕微的電擊。這種電擊的目的是在癲癇發作前阻止它。

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同樣的技術也可以用於抑制老鼠的暴飲暴食行為。

現在,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想知道這種方法是否也適用於患有「飲食失控」的人。

這項臨床試驗將在5年多的時間裡進行,將有6名參與者將RNS晶元植入他們的大腦,每次至少18個月。該晶元將在啟動刺激前對大腦活動進行為期6個月的監測,試圖識別出預示著暴飲暴食開始的活動模式。

科學家的目標是首先確定該手術是否可行和安全的。科學家們強調,這種手術並不適合那些為了更好身材想要減肥的普通人。有資格參加這項研究的人們身體質量指數(BMI)必須超過45。

斯坦福大學的凱西·哈爾彭博士在接受媒體健康頻道Elemental採訪時表示:「這些患者基本上都是死於肥胖。」其他的臨床試驗也使用了類似的方法,稱為深部腦刺激(DBS),試圖治療肥胖。

然而,最常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DBS會產生連續的電流,而RNS只有在檢測到目標活動模式時才會發出電擊。早期的試驗還集中在大腦中一個叫做下丘腦的區域,它控制著與飢餓感、飽腹感以及身體新陳代謝有關的激素水平。

但哈爾彭研究的重點是一個被稱為伏隔核的區域——大腦的快樂中樞,它與獎賞和成癮的感覺密切相關。「有很多證據表明伏隔核是一個重要的目標,」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教授達納斯莫爾(Dana Small)說。「有很多研究著眼於大腦對食物線索的反應,伏隔核經常被激活,並與各種與暴飲暴食或肥胖風險相關的因素有關。」

科學家們表示,挑戰在於將大腦對高脂肪食物的反應與對健康食物的反應以及對其他獎勵的感覺區分開來。還有人擔心,這種刺激可能會導致抑鬱或快感缺失——對事物失去興趣,無法體驗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國際 的精彩文章:

絕美如科幻場景 美國宇航局拍到黃道帶的光
俄羅斯女孩天生只有半張臉遭歧視 父母被迫帶她離開家鄉

TAG:麻辣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