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十二時辰觀劇指南:徐賓是用什麼辦法,引張小敬、蕭規入局?

長安十二時辰觀劇指南:徐賓是用什麼辦法,引張小敬、蕭規入局?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要從第八團的悲劇說起,這件事發生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六月,當時安西節度使正是張小敬所吐槽的蓋嘉運。

1、開端

蓋嘉運是玄宗朝的名將,一人兼領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手下有14.8萬兵馬,主要負責防備吐蕃軍隊的入侵。他早年戰功彪炳,受到了唐玄宗的恩賜。

不過自從大權在握後,蓋嘉運就開始沉迷享樂,整天不思軍務,偏偏想著奉承唐玄宗來獲得權力。

當時長安的勾欄瓦肆還流唱著,蓋嘉運為了討好唐玄宗,送上的《甘州大麴》。

但這一切都還不算什麼,問題的關鍵在於蓋嘉運的身份是守國門的將,他卻顛倒了主次,成了官場的老油條。

政怕貪財,將怕貪功,這句話很老,卻很實用於蓋嘉運身上。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六月,吐蕃出動40萬大軍,向安西守軍發起了進攻,因為蓋嘉運長期疏於防備,石堡城也落入了吐蕃的手裡。

《舊唐書》本紀第九:(開元二十九年)十二月丁酉,吐蕃入寇,陷廓州達化縣及振武軍石堡城,節度使蓋嘉運不能守。

這件事之後,蓋嘉運的故事算是翻篇了,可我們的騎士張小敬的故事卻才剛剛開始。

這是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也是第八團的故事。

2、長安

天保年間的長安,是大唐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萬國來朝的國際大都市。

張小敬、蕭規、聞無忌,他們這些第八團的倖存者,本應過著各自渴望的生活。

但長安從來不是一座天堂,這裡有賣官賣爵得利的宰相、欺善怕惡的永王殿下,也有全村人蓄養一頭豬來作為孩童學費的村民……

老聞死了,死在了張小敬守護了九年的長安,這件事也成為了蕭規、張小敬命運的轉折點。

與此同時,幕後黑手徐賓通過將拆遷大使館的地盤選在老聞家,導致老聞死去後,他找到了消失多年的蕭規和擔任不良帥的張小敬。

他使用的方法,便是他引以為豪的大案牘術,一種本能造福天下的技術,第一次出場卻是用這樣一種血腥的手段。

更可怕地是當事人的心中,還覺得這是為了拯救大唐。

大概意思便是:我殺你,是為了給你更美好地未來。

3、長安的腐朽是導致一切動亂的根源

蕭規找上狼衛,是借了民族大義的噱頭,而他找上毛順、守捉郎,卻是因為他們內心對大唐日漸腐朽的不滿,渴望通過這種方式,喚醒大唐的統治者。

毛順的話很讓人心酸:一文錢可以買兩個胡餅。

長安城外有餓殍,而城內卻在修建耗資數百萬的燈樓,皇帝賞賜嚴太真的消息甚至成了街頭巷尾的花邊新聞。

這便是徐賓的第二步棋,通過激發蕭規等人內心的不滿,讓他們出來組織這次活動。

精通大案牘術的徐賓,還通過文獻,找到了何監、右相和太子的軟肋。一方面藉助何孚將何監拉入了漩渦,另一方面徐賓藉助何孚對右相的仇恨,利用他提供的錢財去刺殺右相實施疑兵之計,轉移大家的視線,實則他的目標是當今天子唐玄宗。

在這條主線中,徐賓最鮮明地特點就是將每個人的性格算計到內,藉助自己大案牘術強大的術算能力,擺了一套很大的棋局。

但徐賓啊,他實在是個人才,只是走錯了路。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李林甫打壓太子李亨的套路有多狠?兩位重臣被殺,肅宗被迫休妻
他六歲才進宮,十七歲繼位,當了十八年皇帝,被評明朝完美好皇帝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