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的「財政大臣」宇文融究竟是賢相還是奸相?

唐玄宗的「財政大臣」宇文融究竟是賢相還是奸相?

唐玄宗在位前期勤於政務,任用賢能。在他的治理下,大唐王朝一掃之前的各種積弊,國力穩步向上,百姓安家樂業,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隨著國家的日漸強大,唐玄宗不再滿足於國內取得的成就,他開始有了更高的目標,那就是:開疆拓土,成為一個集文治武功於一身的千古一帝。

不過,唐朝歷來執行藏富於民的粗放式財政政策。因此,國家的總體實力雖然已經很強了,但國庫中卻並沒有多少盈餘。而唐玄宗想要實現開疆拓土的擴張野心,那就必定需要雄厚的財力作為支持。於是,唐朝的財政政策在這一時期開始轉型,一群善於理財的大臣得到唐玄宗的重用,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他的「財政大臣」宇文融。

唐朝從開國到唐玄宗執政時期歷經了一百年時間,但在戶籍登記卻一直被嚴重忽視。忽視的部分原因是朝廷沒有嚴格執行登記工作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但最主要原因是從隋末開始出現的大規模逃亡戶問題。這些人當初為了躲避戰亂和逃避納稅、勞役而選擇背井離鄉,之後在其他地方定居卻沒有去登記戶口,因此祖輩幾代人都過著「黑戶」生活,自然也不需要納稅。武則天執政後期,苛捐雜稅繁重又導致了更多農民逃亡,出現了「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的局面。

公元721年,時任御史的宇文融提出應全面落實戶籍登記,將那些將隱漏不報和逃亡戶搜括出來,遣送還鄉或就地入籍,如此一來,朝廷就可以從這些「黑戶」身上收取到稅金。宇文融的這個方案剛被提出就遭到了朝廷中許多大臣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樣會導致百姓生活陷入困苦,並會鼓勵地方官為了政績和取悅朝廷而多報未登記的人數。當然,道理誰都懂,不過此時的唐玄宗急需開闢新財源,本著最大利益原則,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宇文融的方案。

宇文融的戶籍登記方案在剛開始實施階段並不順利。主要原因是「黑戶」人數眾多,所以認為法不責眾,寧願冒著被流放邊境的風險,也不願去做落戶登記。宇文融很快就看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於是他又推出了一個改良版方案,規定主動向官府投案的「黑戶」可以享受為期六年的免稅期。如此一來,那些原來的非法佔地者就能以很有利的條件取得正式地位,因此當政令一經宣布,「老幼欣躍,惟令是從」。最終,不少於八十萬個「黑戶」以及相應的未登記土地被正式列入簿冊,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筆非常可觀且穩定的新增財源。

宇文融的精明能幹讓唐玄宗非常高興,短短几年時間裡,他就相繼被提拔為御史中丞、魏州刺史、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官銜)。當時朝廷中共有三位宰相,宇文融是其中最具權勢的,因為唐玄宗非常需要他的理財能力。

宇文融推行的財政政策雖然對唐朝大有裨益,但並不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因此受到許多將儒家信條奉為圭臬的大臣反對。不過由於唐玄宗站在宇文融這一邊,因此群臣的反對並不會影響到他的地位,宇文融也因此變得妄自尊大,卻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公元729年,宇文融授意手下的御史李寅去彈劾與自己持不同政見的信安郡王李禕(唐太宗曾孫)。然而,李寅卻投靠了信安郡王這一邊,並將此事提前告知了信安郡王。於是,信安郡王上奏唐玄宗,並附上了宇文融親手起草的彈劾狀,其中有不少內容都是誇大事實或憑空捏造。唐玄宗看過彈劾狀後勃然大怒,立即將宇文融貶為汝州刺史。

在失去了自己的首席「財政大臣」後,唐玄宗很快就意識到沒人能擁有宇文融那麼高超的財技,於是就對宰相裴光庭等人說道:「你們都說宇文融為非作歹,如今朕已將他貶去,現在國庫空虛,你們說怎麼辦?」(卿等皆言融之惡,朕既貶之矣,今國用不足,將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無言以對。不過,宇文融的眾多政敵們都擔心他會再次被皇帝起用,於是就網羅罪名,指責宇文融結黨營私,收受賄賂。結果,宇文融又先後被貶至嶺南、廣西,並於途中病逝。

唐朝許多歷史資料上都指責宇文融搜刮民脂民膏,是一個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酷吏。然而,好聽的話容易說,漂亮的事不容易做。唐朝的那些賢相們一味要求遵循聖人之道,但無法幫唐玄宗開闢他所急需的財源。宇文融雖然備受儒家士大夫們的譴責,可他卻幫唐玄宗解決了最迫切的問題。誰是賢相,誰是奸相,恐怕用不同尺子去衡量,會出現不同的答案。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誰是三國時代最聰明的謀士?陳壽:此人之才堪比張良
《長安十二時辰》出場了哪些歷史人物?張小敬人物原型是誰?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