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阿拉伯傳到中國,再傳入日本的「人面樹」

從阿拉伯傳到中國,再傳入日本的「人面樹」

今夜現身:人面樹

「人面樹」/『今昔百鬼拾遺』鳥山石燕

⊙妖物

「人面樹」(にんめんじゅ)

⊙能力

果實可延年益壽

⊙習性

生長於山谷之間

⊙外觀

「人面樹」是一種花朵看上去像人頭的怪樹。這些人頭雖然不會說話,但卻會微笑,甚至可以哈哈大笑。每到秋天,這種樹就會結出帶有人臉形狀的果實,味道酸甜可口。

⊙原形

無論時間還是空間,「人面樹」的淵源都非常之廣。

在日本,「人面樹」首先出現於江戶時代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圖會》中,這本書記錄了各種日本國內外的動物、植物以及妖怪。

而該書對這種妖怪的描述,則是針對1609年出版的中國百科全書《三才圖會》的複述。

《三才圖會》將「人面樹」描述為源自於大食國的異國生物。大食國是古代中國對阿拉伯帝國的音譯,起源於一個在阿拔斯王朝的統治下的阿拉伯部落名稱。

而在阿拉伯帝國民俗中,有一種「Waq Waq樹」與「人面樹」非常相似。「Waq Waq樹」所結果實不但形狀類似於人類和動物,而且還可以說話,但在被採摘後幾天內就會死亡。

「Waq Waq樹」生長在神秘的「Waq Waq島」上(現今桑給巴爾附近)。在傳說中,其中一棵樹甚至還預言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死亡。

⊙威脅

人畜無害。如果一個人對著「人面樹」笑,樹上的人頭花就會對著那個人回笑。如果人頭花笑得太厲害,就會凋謝並從樹上掉落。

⊙傳說

明·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記載:「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明·王圻在《三才圖會》中記載:「大食國在海西南一千里,居山谷間,有樹,枝上花生,如人首,不解語,人借問,唯笑而已。頻笑則凋落。」

江戶·鳥山石燕在《今昔畫圖續百鬼》中亦有如上記載。

⊙同門

【赤手児】(あかてこ)

【古椿の霊】(ふるつばきのれ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語金句 的精彩文章:

「喫茶店」與「咖啡店」有什麼區別?
日式冷吐槽:我不同意這門婚事!

TAG:日語金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