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出土千年古墓,墓主口含金印,身旁放著給閻王的「信」

湖北出土千年古墓,墓主口含金印,身旁放著給閻王的「信」

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古墓出現在世人眼前。這些古墓的保護性發掘,不僅讓我們見識了許多失傳已久的文物,而且還讓我們了解了很多古代的文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古墓,不僅出土了500多件文物,而且其墓主身邊還放著一封奇怪的「信」,而收信人則是「閻王」。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1975年的某一天,湖北省荊州市故江陵縣城北十二里處的鳳凰山腳下,當地農民正在進行土地整改運動。當他們把附近土丘上的土取走,用來填平附近的農田時,意外的挖出了古墓。聽到當地村委會彙報的消息,湖北省博物館和荊州市博物館等單位對古墓進行了保護性發掘。令專家們沒想到的是,這個地方竟隱藏著一個龐大的墓葬群,先後挖出了180多座古墓。而最令他們感到激動的是編號為168號的西漢墓。

長沙馬王堆漢墓因辛追夫人的不腐女屍而名揚世界,而在168號的西漢墓中,同樣有一具不腐男屍。而且據專家研究,這具男屍下葬的時間比辛追夫人還要早。根據出土文物顯示,此墓為西漢楚國貴族墓,墓主名為「遂」,是江陵西鄉市陽里人,生前爵位為「五大夫」。當時西漢的爵位共有20級,「五大夫」為第九級,由此可見這個「遂」也是上流社會的人。

「遂」身長1.66米,體重52.5公斤,死亡年齡大致在60歲,下葬時間約漢文帝十三年,距出土時已經過了2142年。而當古屍出土時,不僅外形基本完整,而且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均有彈性,關節也可活動,32顆牙齒齊全且牢固,內臟組織完好,甚至連皮下膠原纖維都保存完好,不得不令人佩服古人在醫藥和屍體防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而除了墓中出土的筆、墨、天平衡桿,以及漆器、銅器、絲麻織物等500餘件珍貴文物外,另外兩件文物也引起了考古專家的興趣。一件是墓主嘴中的金印章,另一件是墓主身邊的「告地書」。金印章是工作人員在清理古屍屍身時意外發現,當時藏在墓主嘴中的舌頭下。這枚金印長約4厘米,寬也約4厘米,印型為立方形體台座,上面雕著一隻金龜。

而「告地書」則寫著:「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陽五夫隧,自言與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軺車二乘、牛車一輛、駟馬四匹、騮馬二匹、騎馬四匹。可令吏以從事,敢告主。」這裡江陵丞就是指墓主自己,地下丞則是指閻王。他通過這封告地書先跟閻王打個招呼:他帶著多少車馬奴婢去地府報道了,一定要給他留個好職位。由此可見,古代的喪葬文化確實與現代有所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唐朝文成公主結婚後過得咋樣?在吐蕃待了40年,守寡30年
史無前例的越獄!行刑前武將奪刀砍死劊子手,成功逃走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