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夏侯淵死於黃忠刀下,本該竊喜,為何張飛自願為他處理後事?

夏侯淵死於黃忠刀下,本該竊喜,為何張飛自願為他處理後事?

說起秦漢時期之後,中原大地進入一段漫長的分裂時期。魏、蜀、吳三國政權逐漸確立,三足鼎立、群雄逐鹿。這段混亂卻壯麗的風雲史以各種形式記載了下來,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抑或是後來衍生出的其他藝術作品,都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國歷史中出現的英雄歷史人物和傳奇史話。

三國時期時值亂世,造就了不少英雄豪傑。各種各樣的人才相互聚首、形成勢力,為了匡扶漢室的不變初衷而互相爭鬥。在魏、蜀、吳三國勢力當中,自然也存在濟濟人才,不少有志有能之士出於際遇巧合之故、出於志向理想之故,投奔不同的勢力和政權,並且為了不同的政權效力。

按理說,不同勢力之間的人員應該互不通氣的,畢竟三國時期按理說的確是一段相互分裂和對抗的時期,如果身為敵對方的兩人之間互相通氣和交流,很有可能被扣上謀反背叛的帽子。但是了解三國歷史的人們可能也會發現,其實三國時期,所屬不同政權的人之間還是會有聯繫的。

三國之間不同勢力的人員互相交流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後來東吳的孫權曾和費禕談及手下的魏延、楊儀兩位小人不可用;再比如說其實曹操也給諸葛亮寄過東西,而除了寄那五斤雞舌香的曹操,司馬懿也曾給諸葛亮寫過信。

張飛其實也曾給曹魏手下的名將收過屍並操辦喪事,這個曹魏手下的名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夏侯淵,被斬於張飛的同僚黃忠刀下,人頭落地,這對曹魏來說是件好事,本該竊喜,沒想到最後被張飛收拾屍首、操辦喪事。雖說不同勢力之間的人員互相有聯繫,這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究其動機,其實無論張飛還是夏侯淵,兩個人對敵對勢力的理念都沒有太多嚮往的地方,為何張飛自願為他處理後事?

且說張飛從劉備發跡前就一直跟隨,與劉備為結拜兄弟、對蜀國忠心耿耿。而夏侯淵更是曹操的連襟,與曹操之間互相交心,無論曹操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儘力幫助解決。這兩個人看上去本來沒有交情和聯繫,就算是武道意義上的敬重,也不至於張飛自發為夏侯淵收屍的地步。

但其實,並非是從理念上的追隨和敬重,而是夏侯淵與張飛之間存在一層「親屬」關係——夏侯淵可以算是張飛的岳父。根據《魏略》史料記載,張飛身為草寇,曾在家鄉遇到出門樵採的夏侯娟,最後兩人陰差陽錯結為了夫妻,而張飛的這名妻子的堂兄夏侯霸正是夏侯淵的兒子。

這麼一通算下來,夏侯淵也能算得上是張飛的岳父了。即便兩個人之間沒有什麼私交,但如果是出於妻子的不情之請,張飛也會答應妻子的請求,自願為夏侯淵處理後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曹操以一代梟雄著稱,為何背負千古罵名?
草根皇帝朱元璋成功上位,對待日本的羞辱,為何只是忍氣吞聲?

TAG: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