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窮養富養,都不如這條教養

窮養富養,都不如這條教養

前段時間幾乎被上海才女武亦姝刷屏了,印象中還是那個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的奇女子,飽讀詩書,出口成章,幾次答題都叫人拍案叫絕。

如今高考成績出來了,她以613分被清華大學錄取,距離滿分僅差47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再次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家長們紛紛感嘆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禁發問:「怎樣才能養出這樣的才女?」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多的孩子能自然流露出一種優雅的談吐,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而武亦姝從小最愛讀的,便是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

傳統文化經典里,包含了孩子成長的所有密碼,熟讀它們,可以讓孩子人生觀更正,視野更開闊,文化的基礎,也打得更牢。

可以說,讀傳統文化經典,是最棒的中國式教養。

另外啊,孩子的教材,和中考、高考考題中,也越來越多出現了傳統文化經典的內容。

2018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就有這麼一道題目:

如果不是熟讀《論語》,恐怕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吧!

但是呢,傳統文化經典往往晦澀難懂,如果沒有人講解,抱著原典硬啃,不僅很費時間,還通常會讓孩子讀得暈頭轉向,打擊孩子的讀書積極性。不開心!

該怎麼辦呢?

今天小七為大家推薦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這套《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啦!

它包含《論語》(上、下)《孟子》《莊子》《禪宗》《周易》6本書。

這6本書對應的5部經典作品,是讀傳統文化經典繞不開的神作,皆入選教育部指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推薦書目」。(越早讀越好的那一種!)

易中天老師把這些經典,講成通俗有趣的故事,原本深奧的道理,孩子一看就懂。

孔子和弟子們的故事

談《論語》之《述而》《先進》

趣味解讀《周易》六十四卦

正如易中天老師所說:「很多經典圖書讀起來有點難,這套書就是想解決這個難題……」

孩子每天堅持讀它十分鐘,跟著易中天老師,用讀故事的方式,走進傳統文化的世界裡;

最終,文化素養提升了,格局不一樣了,寫作文素材多得不要不要的......

這套書,據說舊版首發只花了45分鐘便售罄,累計40多萬的銷量,豆瓣評分高達8.8,真是超級棒的成績了。

這次新版呢,易中天老師親自修改了約20%的內容,讓它更易讀、好懂,還請來了他的老友,國寶級插畫大師胡永凱繪製插畫,以及知名書籍裝幀設計師重新設計封面。

內容更紮實,顏值up up提升了不止一點點哦。

易中天,是公認中國最好的「傳統文化領路人」之一。

他是當今中國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明星學者。

學術出身的他寫作非常嚴謹,評論歷史必須拿出原始史料作為依據。

比如,這本書中,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會告訴讀者故事參考的原典。

他,又是專業學者中最會講故事的人,多次擔任百家講壇主講者,其講解引發收視熱潮。

他最擅長把複雜深奧的經典,講得有趣生動,聽他講故事,要小心:小心自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個文化人~

這套書,孩子可以從小讀到大,受益終身;

想偷偷惡補傳統文化的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討論。

現在,小七還為大家帶來了這套書配套的獨特贈品:易中天老師手寫信(印刷版) 《國學學習拓展閱讀冊》。

在拓展閱讀冊中,收錄有國學經典原文,讓孩子對照書籍閱讀,古文學習不再愁。

孩子的成長,可真少不了國學經典的陪伴;

更何況,還有這麼有趣又有料的一套書,讓孩子快速入門國學經典的殿堂......

開學季就要到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點擊下圖,查看詳情

好了,其他話不多說,為大家介紹,這套書到底有多有趣,孩子的書架上,為何定要有它姓名吧~

每天堅持讀它10分鐘

文化素養升一個境界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把國學經典用有趣的語言講成故事;

這一次,終於看懂了國學經典里的道理。

孩子也好,大人也好,每天讀一讀,只需10分鐘,文化素養瞬升到另一個境界。

看了這套書才發現,原來孩子為人處世應該學習的真理,在國學經典里早就有了:

當孩子不知如何當一個好人,易中天老師借論語說:

「什麼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讓別人行得通。自己不願意的,決不強加於人。」(《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論語》)

當孩子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書中借子貢的故事說明,做好自己最重要:

「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更不要在批評別人的時候表揚自己,表揚自己的時候批評被人。」(《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論語》)

當孩子做錯了事,或自責,或拒不認賬,易中天老師借《孟子》告訴孩子:

「承認錯誤不丟人,反倒能贏得人們的尊重;

相反,拒不認賬,死不改悔,還振振有詞,就只能被人鄙視,因為那錯誤誰都看得見。

這就叫: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孟子》)

借莊子的齊物論,易中天告訴孩子,請真實而自由地活著:

「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誰也不比誰高貴,誰也不比誰高明;因此,誰都不要去強迫干涉別人。

如果說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那就是把人當人,把鳥當鳥,把鯤鵬當鯤鵬。需要辨別高低貴賤嗎?不需要。

那麼,最高境界到底有沒有標準呢?有,這個標準就是:真實而自由地活著。這也就叫逍遙遊。

他還通過《禪宗》,讓孩子明白:

「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無所求才有所得」。

通過《周易》,告訴孩子: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這些道理,都是孩子成長中特別珍貴的寶藏。

除了超精彩的原典解讀與故事,書中還有信手拈來的小知識,讓孩子增加文化常識。

比如,《莊子》中說到樗樹,馬上說到:

樗樹其實就是臭椿。臭椿和香椿一樣,都是無患子目植物。在中華文化中,香椿是父親的代名詞,叫椿庭;也是長壽的象徵物,叫椿齡。

文化素養的極致體現,就是活明白了,活通透了。

而有些道理,老祖宗早就說明白了,亘古通用。

國學經典里超級有趣的

故事書里超級有內涵的

要說,這套書真是國學經典里超級有趣的,故事書里超級有內涵的。

空口無憑,為大家舉些例子:

1.標題、開頭有趣。

在書中,有的故事是這樣開頭的:

有一次,莊子在橋上看風景。那天的天氣應該很好吧,也許春暖花開,也許秋高氣爽,風兒吹過臉頰就像親吻,莊子心情很不錯。(《莊子:魚的故事》)

有的故事,則有這樣貼切又逗趣的小標題:

我又不是葫蘆瓜(《論語》)

文明是個小美妞(《論語》)

打你沒商量(《禪宗》)

2.用打油詩進入章節,中國有嘻哈國學!

每個章節的開頭,附有rap詞......不對,是打油詩;

不僅貼合故事,交代主題,還琅琅上口,讓人一不小心就念出來了。

比如,《子路的故事》(《論語》)開頭的打油詩,一下子先表現出子路生猛有趣的性格:

雄赳赳,氣昂昂,背起書包上學堂。

老師教我謙恭讓,我跟老師死抬杠。

抬過去,抬過來,老師罵我不成材。

成不成材沒關係,行軍打仗帶誰去?

愛帶誰,就帶誰,反正不能帶顏回。

阿回學問是見長,哪如阿由是死黨!

《梁惠王的故事》(《孟子》)開頭的打油詩,則寫出了孟子對梁惠王怒其不爭的情感:

上課先吵架,看誰脾氣大。

不行王道要稱霸,眾叛親離你不怕?

哇哇哇,嚇他也白嚇,罵他也白罵,

眼睜睜看他不像話。罷罷罷!

天要下雨娘要嫁。

3.語言風趣幽默,讓人笑成個文化人。

寫聖人堯舜禹:堯舜禹,就是夏以前部落聯盟的CEO;

寫孟子其人:孟子這人脾氣不好。脾氣不好的結果,是他的培訓班辦不下去,因為那班上的學員是國王。國王不聽孟子的那一套,老先生也只好捲起鋪蓋走人,換個地方上課;

寫孔子和弟子的關係:他門下那幫弟子不好對付,卻是事實。有的跟老師頂嘴,有的跟同學吵架,發脾氣、鬧彆扭、犯糊塗,拿怪問題刁難老師的,都有......反正跟我們班上一樣,只是沒有談戀愛的。

這樣有趣的行文與文章中此起彼伏的小巧思,一下子就把「國學經典」從高高的神壇拉到我們面前;

無論孩子還是大人,終於從仰視國學經典,到可以讀懂它,和它並肩,成為好朋友了!(還是個好有趣、好會耍貧嘴的好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做什麼事,可以讓女人甩開同齡人10歲?
孩子站得多高,走得就有多遠

TAG:十點讀書 |